中国人民志愿军参谋长解方---彭德怀所说的“诸葛亮”
近日,为了寻访这位“难得奇才”、“称职的参谋长”走过的革命足迹,记者来到了位于吉林省东丰县小四平镇站前的解方将军纪念馆,曾任小四平乡乡长的李殿元告诉我们,解方将军从少年时就离开家乡投身革命,但他始终没有忘记故里,他曾用自己积攒多年的5000元工资为家乡建了一栋可容纳600人的俱乐部。
走入展厅,大量的历史旧物和史实图片向我们展示了解方将军传奇的一生。
解方原名解如川,1908年出生于东丰县小四平镇小四平村的一户旧官僚地主家庭。1922年他考入奉天(今沈阳)第三中学,1927年被少帅张学良保送到日本士官学校留学,1930年毕业后回国,加入东北军。1936年4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解方经过周密细致的部署,当晚发动了“兰州事变”,为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1941年,解方到达延安,先后担任中央情报部三局局长、三五八旅参谋长等职。光复后,解方回到东北,历任辽宁省军区副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副参谋长兼参谋处长,辽北军区、第七纵队副司令员,第三纵队参谋长,辽东军区参谋长等职,先后参加四保临江、辽沈、平津、衡宝、广西和海南岛战役。
解放海南岛战役是解方将军军事生涯中为数不多的亲自带兵战斗的一场战役。1950年2月1日广州会议之后,解方与军长韩先楚认为应该利用木帆船发起战役总攻,遭到了兵团领导的反对,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主张,最终完成了解放海南岛的作战任务,创造了木帆船打败炮舰的奇迹。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打响,解方将军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参谋长,组织指挥25万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两个夜晚迅速跨过鸭绿江,而敌人丝毫没有察觉,这不能不说是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也充分显示了解方将军非凡的组织指挥才能。
1951年7月10日朝鲜停战谈判开始,解方将军被委派为中方谈判的首席代表。当美军的无理要求被解方驳斥后,他们狂妄地叫喊道:“那就让我们的炸弹、大炮和机关枪去跟你们在战场上辩论吧!你们今天不给,将来我们也自然会有。”面对此情此景,解方毫不畏惧地回击说:“炸弹、大炮、机关枪有什么可怕,在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你们在战场上也休想得到。”
解方的表现足以看出他不但才学出众、作战有方,更是胆识过人,成为中朝谈判桌上美军的主要对手,1953年7月朝鲜停战谈判取得了胜利,解方也因此成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见证人之一。1955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1984年4月9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