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家桥战斗(1)战前部署
谭家桥战斗
(1)战前部署
红十军团汤口会师后,
经古竹溪、乌泥关进至黄山东麓谭家桥地区。
面对红十军团的汤口会师,坐在南昌行营的蒋介石终于坐不住了。江浙素为中国之财赋
重地,卧榻之畔,岂容他人酣睡?发出命令,严令担任对赣东北苏区及对北上抗日先遣队的作
战部队,迅速消灭方部。蒋介石电令的主要内容如下:(一)匪军主力被我军击溃,已放弃瑞金
等地向湖南边境逃窜,我军正在痛击,全歼在即。(二)对赣东北的匪区及在赣浙闽皖边区流窜
的匪部作战的部队,须协力合作,再接再厉,迅速消灭匪部以竟全功。(三)遵照指示奋勇作战
而获战绩者赏;行动迟缓,畏缩不前者,以贻误戎机论罪。
顿时,各路“剿匪”的总指挥、司令顾祝同、陈调元、赵观涛、俞济时、刘镇华等,急忙
调集20万兵力对付闽浙赣苏区和红十军团,按“驻剿、堵截、追剿的部署”展开。堵截、“追剿”
部队的任务,重点是对付红十军团。光堵截部队在皖南就一个军,另加两个保安纵队;而“追
剿”部队则为5个师外加2个独立旅和4个保安团,分左、中、右三路自北而南向红十军团扑来。
中路是一个师和王耀武补充旅与一个保安团,以俞济时率一个保安团加强营和王耀武补充旅
为前卫。
面对如此重兵的围追堵截,红十军团当时总共兵力还只有一万余人,远不及敌一个师的
兵力,而且武器装备低劣,弹药缺乏,又脱离根据地,不占地利人和,要迎击敌人非常困难,
连刘畴西也不敢提他分路抵御的硬拼战术,但又不能不给敌人以重大打击。
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军团部进行了认真地研究,决定以皖南独
立师和游击队迷惑、牵制敌之左右两翼,红十军团全力攻击最突出的中路前卫部队,然后乘机
突破敌之中路,继之寻机打击敌之左右两翼,摆脱被动局面。
这一仗,是红十军团会合后的第一仗,事关红十军团能否在皖南立足和红十军团的存亡,
只许胜,不能败。问题是各路敌人相距不远,最突出的王耀武旅离其它敌军也不过七八个小时
的路程。要击溃或消灭这股敌人。只有选择有利地形。实施伏击手段。出其不意,速战速决。
而位于乌泥关至谭家桥段公路,是旌(德)、太(平)、歙(县)三县的交叉点,南有乌泥关
隘口和石门岗制高点,一条公路自南向北通过,路东侧有一个高地,靠北侧是一溜小山坡,公
路南端有一道悬崖,公路两侧又是森林山地,地形十分险要,是打伏击的好地方。寻淮洲认
为,将主力放在路北侧山坡上,路东高地上则设置机枪火力,待敌军进入包围圈后突然出击,将敌分割切断。另将一支部队埋伏在路西侧,战斗打响后断敌归路,可以说十拿九稳。而王耀武旅
已达汤口。次日必经乌泥关、谭家桥向太平追击,它虽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装备较好,但新
兵多,且不久被寻淮洲率领的红19师打得溃不成军,如今红十军团集3个师之众,又实施伏击
手段,在短时间内不说将其全部歼灭,歼灭其大部还是有把握的。
14日凌晨,刘畴西指挥部队进入乌泥关至谭家桥段公路两侧设下埋伏,其具体部署是:
军团指挥部设于钟鼓山后坳山上,部队按第19、20、21师的顺序沿乌泥关至谭家桥公路两侧
自南而北设伏。红20、21师在右侧,担任正面攻击;红19师在左侧,除以一个连的兵力控制
乌泥关制高点外,该师主力部署在乌泥关以南,与红20、21师阵地依次衔接,待正面打响后,
或截敌归路,或防敌向太平方向溃逃;红21师以一个营构筑工事坚守谭家桥正面,待敌补充
第一旅通过乌泥关,进入军团设伏地域后,即封锁乌泥关口,断敌退路,阻击可能增援之敌;
同时,红20、21师会同红19师部分兵力对敌拦腰出击,并排打下去,将其大部歼灭于乌泥关至
谭家桥公路上。
按照这个部署,红19师没有放在主攻的位置上。对此,方志敏、粟裕、刘英等持有异议,
认为红19师善长运动战,野战经验丰富,战斗作风顽强;而20、21师组建才一年多,虽然在反
“围剿”战争中浴血奋战,英勇顽强,但都是在苏区内作战,缺乏野战经验,军团主攻任务应由
19师担任。可是军团长刘畴西却认为红20、21师战斗力比19师强,他相当自信,以为他的老部
队没什么问题。他的自信是很有资本的。其本人的经历就极具传奇色彩:1922年入党;参加
过五四运动;担任过孙中山先生的警卫;黄埔一期,在第一次东征的棉湖之役------奠定黄埔党
军赫赫威名的关键一战中,奋不顾身失掉左臂;照样日后参加南昌起义,又到苏联伏龙芝军事
学院学习。此等经历国共阵营中几人能及。他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敌人,坚持按他的部署实
施。
对于如此部署,寻淮洲极为反对。还在13日,淮洲就向军团部建议:在谭家桥一带伏
击突出孤立的手下败军王耀武补充旅,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摆脱被动地位,并请求由他率领
红19师担任主攻任务。可是,刘畴西下达的作战命令却将红19师主力配置于乌泥关以南兵力
无法展开的陡峭山峡里。为了确保战斗的胜利,淮洲在接到作战命令后,便不顾个人的荣辱,
一面指挥部队尽可能地展开占领有利地形,一面再三恳求方志敏、刘畴西和乐少华等将红19师
摆在正面,担任主攻任务。然而,刘畴西、乐少华却固执己见,一意孤行,方志敏等亦无可奈
何。
寻淮洲痛心、气愤极了,但有什么用呢?自己只是一个师长,而刘畴西身居军团长、乐
少华身为军团政治委员,大权在握。加之战斗又迫在眉睫,淮洲只得忍气吞声,并亲自到各阵
地检查,叮嘱部队注意隐蔽,冷静沉着。果敢地投入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