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宫大掌门荣宝斋老经理侯恺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237613300
本馆由[ 孝行天下]创建于2023年03月16日

荣宝斋为什么能如此快速地发展?

发布时间:2015-02-16 08:10:56      发布人: 孝行天下
那么,荣宝斋为什么能如此快速地发展?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吸收人才;二是原材料的供应。当时四出发现,招聘人才,前后招聘到具有相当绘画能力和有一定鉴定水平的二十多人,如当代著名书画家董寿平就是于一九五二年在西城区劳动局招聘来的。同时还经劳动局和教育局,陆续推荐介绍来初、高中学生,皆培训成勾、刻、印、裱的技术人才二百余人,共同肩负这一事业不断提高和发展的重任;再一点就是原材料的充分供应,诸如宣纸、绢帛、锦缎、各种颜料、印泥等,这些原材料都是特制的。为此于五十年代初,即请安徽省委宣传部、省委轻工局扶持恢复宣纸生产。国家拨给专门培植高秆稻的土地,发动群众大力培杆檀树,修缮扩建厂房等等。请求轻工业部派遣专家多次长期驻厂研究改进宣纸生产;全国总工会有一名经溥心畲、张大千培养起来的织造仿宋、元画绢的专家,调来荣宝斋专门织绢;组织苏州宋锦厂专门供应装帧所用的宋锦及各种装潢锦缎,请沈从文先生提供样品图案;组织苏州姜思序堂专门研究制造各种绘画颜料等等。这些原材料除供应复制印刷使用外,并充分供应各地书画家们使用。
提到社会上的书画家们,欲把他们团结在荣宝斋的周围,这又是一项重要的业务。首先要为他们提供上好的书画用品。故经常组织书画家们与制做书画用品的厂家见面座谈,当面提出要求和意见,随时测试他们的产品,力争满足书画家创作所需的用品要求。这么做的目的在于调动书画家们的积极因素、繁荣创作,以满足人民大众日益发展的文化生活需求。为此,一般两三个月即邀请在京书画家们座谈交流;如遇外埠进京参加会议的书画家们即邀集大型的交流座谈,此外还经常向收藏家借阅他们的藏品,和荣宝斋自藏的古代名家作品一道举办观摩展览,以供研究、借鉴、参考。如黄胄就承认自己受益匪浅。再则组织笔会,亦即以文会友。在笔会中经常同时邀请一部分酷爱书画艺术的老首长参观,使他们有机会在荣宝斋和书画家们相遇,促膝谈心。经常被邀请的书画家很多,如李苦禅、王雪涛、胡佩衡及外埠的金陵、岭南、海派、浙派、关东、关西等地多方面的书画家;收藏家如张伯驹、张效彬及外埠收藏家;经常来参观的领导,如郭老、沈老(钧儒)、齐燕铭、夏衍、邓拓、朱老总、陈老总、萧劲光、傅钟、肖华及很多上将、中将等,以及民主人士李济深、陈叔通、张奚若、何香凝(廖公陪她来)、邓宝珊等许多人,真是一处以文会友的好场合。大家聚在一起,谈笑风生,好不热闹。再一项就是张挂、介绍、推荐、销售书画家的原作,并经常将当代书画家的原作和木版水印复制品,除在国内各大城市展售外,更多的是在国外展销。"文革"前已行销四十八个国家和地区。通过这些活动,荣宝斋和书画家们的关系融洽了,互相支持共同努力来发展这一事业。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