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宫大掌门荣宝斋老经理侯恺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237613300
本馆由[ 孝行天下]创建于2023年03月16日

侯恺喜欢把自己的出生年份说成“民国十一年”

发布时间:2015-02-16 08:09:14      发布人: 孝行天下
山里少年的担忧:“没有山?天掉下来怎么办?”

    侯恺喜欢把自己的出生年份说成“民国十一年”,那是1922年。那年农历四月初六,他出生在山西河北交际处的太行山辽县。虽然家庭贫困,但深爱着他的父亲,让他入了冬学,他“念滑嘴”背会了《百家姓》、《三字经》、《上论语》等蒙学读物,但是并不认识文字。因为在山里成长,所以,一次父亲和他说,到了太谷阳邑,就没有山了。“没有山了?天掉下来怎么办?”少年侯恺想:“老天爷有大山给撑着,多放心啊!”

    1936年,年仅14岁的侯恺进了县城,好在县城也有山。他在华丰蛋厂打杂。第二年7月,因日本入侵,蛋厂倒闭,他只得返乡继续为地主干农活。

    侯恺第一次出门远行,一口气两天走了三个省四个县,从太行山到了河北大平原。

    1938年5月,辽县召开抗日总动员大会,检阅各抗日组织、团体,儿童团也是其中之一。于是各自然村胆子大一点的小孩就被集中到县城参加大会。会后,他被留在县里集训。到了年底,上级决定派人到冀西开辟我们党的报纸、书刊发行工作,但派谁去呢?

    单位共有十几个人,负责人是外地来的知识分子,年岁比较大。除了一个炊事员和一个通讯员,大家都是县城上过高小的年轻人,虽都比侯恺大,但也大不了多少。他们说:“东乡的大山里常有狼群虎豹出没,到冀西必经那里,危险难免。小侯是东山里长大的,对地形熟,又有与虎狼周旋的经验,他去比较合适。”当他们征求侯恺意见时,侯恺毫不含糊欣然应允。

    事情定下来后,侯恺便带上通讯员和129师政治部的介绍信出发了。离开辽县县城往东,山愈来愈深,路愈来愈险,翻越一座座高山峻岭,攀十八盘,登摩天岭,从山西经河南入河北,穿越大半个辽县,掠过涉县边界,到达武安办完事,转赴邢台地区,住在浆水川抗日县政府所在地。在这里,侯恺第一次看到没有高山支撑,天也高高地浮在上边,人们并不害怕它倾塌。这时候,他才不由地想,少年时的担心,是怎样的多余。

    在河北,侯恺第一次在他乡过年,不过从此也再没有机会回家乡过春节了。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