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蚌埠检察官吴群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250406982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1年08月06日

吴群生命注解法律的公正

发布时间:2012-05-28 18:53:48      发布人: 孝在天地间
自去年4月被查出患有绝症,经历了15次化疗,却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直到今年7月13日去世。他就是安徽省蚌埠市检察院民行处副处长、被称为“中国好人检察官”的吴群。

  人们用不同方式向吴群表示敬意和哀悼:同事们挥之不去的不舍、市民论坛里的网上祭奠、书记市长的哀悼……吴群用他坚守的公平正义让“好人”的称谓更加光彩夺目。

  1999年8月,吴群转业到蚌埠市人民检察院,从事民行检察工作。胸前的军功章换成检徽,那一刻,吴群把保家卫国的责任变成了维护公平正义的神圣使命。

  民行检察工作既没有公诉人在法庭上的慷慨激昂,也没有反贪干警所经历的惊心动魄,却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对吴群来说,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是他贴近群众、为群众服务的平台。

  “多办案、办好案”,这是吴群给自己订立的工作原则。自2006年以来,他共接待申诉600余起,办理抗诉案件109件,提起再审建议36件,经再审的82件;通过耐心疏导,妥善办理息诉罢访案件150余件。工作中,吴群还总结出“五段论审查法”,从证据提供、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判决结果、办案程序这五个方面进行严格审查,使办案质量明显提高。

  “不能给当事人一个满意,也要给当事人一个明白。”吴群常说,案值有大小,但法律的公平正义无大小!法律得罪不得!老百姓更得罪不得!

  朱君祥,一个靠蹬三轮车为生的普通百姓。2006年他用辛苦积攒的血汗钱购买了某单位所属的门面房。谁知道才住了两年,该单位却因房价上涨,想要收回房屋。法院最终以没有签订买卖合同,且未实际履行合同为由,判决朱君祥让出房屋。经过吴群多方努力,通过抗诉,朱君祥最终分得了属于自己的一间门面房。如今,这间门面房被用来经营一家小餐馆,朱君祥一家的生活状况也有了明显改善。得知吴群生病的消息,朱君祥特意赶到检察院看望他,聊天时,这个魁梧的汉子数次哽咽。

  为吴群祈祷的不止有朱君祥,还有一群在他帮助下解决了劳动纠纷的下岗工人们。2008年8月,一起劳动纠纷案在经过仲裁、诉讼败诉后,当事人找到检察机关申诉,吴群敏锐地发现,该案表面上只有胡某等几位当事人,但实际却涉及到一个企业全部100多位下岗工人的安置补偿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引发群体性上访事件。对于这些涉及人数众多、群体性案件,吴群往往会主动领办。最终在他的努力下,该企业主动解决了这100多名下岗工人的养老保险问题。

  唯法不唯情,唯实不唯上,唯公不唯利,这正是吴群的真实写照。在办案中,他坚持自己就是法律公正的监督者、是群众合法利益的维护者,为每一项权益据理力争,给群众带来胜诉的消息,也送来生活的希望。

  2009年,吴群出现了胃痛、便血的症状,由于工作紧张,他也没当回事。直到2010年3月底,经诊断,吴群患上了癌症,并且已经扩散,出现肝癌、骨癌、淋巴癌并发。医生给出了残酷定论:最多还能撑半年。

  吴群不愿放任自己只做一名病人,他对亲人和同事说:“病来了就治,想办法给治好,真要治不好了,能多干一点就多干一点。”仅仅结束了第一个疗程,吴群又回到检察院正常上班了。

  重回工作岗位后,只要有接访任务,吴群不论身体状况如何,一定在第一时间将相关材料审核清楚,应当立案的迅速转交办案干警;不符合抗诉条件的就根据事实和法律,详细说明原因,认真做好申诉人的疏导工作。

  确诊癌症后的将近500个日日夜夜,经历了15次化疗,吴群一直在跟死神进行拉锯战。同事们说,他以钢铁般意志对抗病魔,支撑他的,是检察官的责任。

  无奈,无情的病魔吞噬着他的身体,吴群的病情急剧恶化,2011年7月13日零时17分,吴群走了,48岁的他带着未尽的理想和追求走了。吴群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忠诚、公正、清廉、文明”的检察精神,诠释了一名检察官对人民的无限情怀!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