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出塞》里的“龙城飞将”是卫青
一、龙城
后世认为这首诗是写的李广,但是李广从未到过龙城,而卫青扬名的第一战,正是以闪电战奇袭匈奴圣地龙城。这是汉匈战争中汉朝首次取得胜利,打破了匈奴不可战胜的神话,意义之重大,自不待言。
二、阴山
李广当年守城的地方在今天山西的南部和辽西(右北平),离阴山较远,李广在守城时根本无暇拒“欲度阴山之胡马”。 阴山以南的河套平原,就是朔方城一带,对汉匈双方来言,都是一个典型的战略性进攻基地,而汉武帝之所以能建立朔方城,正是因为有卫青收复河朔之地(即河套平原)并且“全甲兵而还”这一奇迹般的胜利。 ”其明年,卫青复出云中以西至陇西,击胡之楼烦、白羊王於河南,得胡首虏数千,牛羊百馀万。於是汉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为固。西汉关于阴山和朔方城的地图由图可见,阴山的位置是出于朔方郡最上方,只有卫青收复河套建立朔方郡后才会有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效果,收复了阴山南的河套平原之后,汉武帝将这处秦时故地设立为朔方郡,并且修复秦长城和防御攻势,匈奴自然就很难越过阴山侵扰了所以,卫青去世后,汉武帝才会下令“起冢象卢山(即阴山)”
三、结合历史事件解读
王昌龄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很有有军事常识。其本人对卫青十分推崇,有诗为证:《从军行》 ‘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 讲的正是决战漠北,大将军卫青以武钢车合围匈奴单于,从使漠南无王庭的一战 结合史记的一段记载:“而适值大将军军出塞千余里,见单于兵陈而待,于是大将军令武刚车自环为营,而纵五千骑往当匈奴。匈奴亦纵可万骑。会日且入,大风起,沙砾击面,两军不相见,汉益纵左右翼绕单于。单于视汉兵多,而士马尚强,战而匈奴不利,薄莫,单于遂乘壮骑可数百,直冒汉围西北驰去。”(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 这段确切的描写了大将军卫青穿过沙漠后和匈奴相遇。用武刚车包围匈奴,风起之时反击,打得单于落荒而逃的情景 无论从称谓及事件“大将军出战”(大将军军出塞千余里),环境“白日暗榆关”(会日且入,大风起,沙砾击面,两军不相见),战争打法“三面黄金甲”(大将军令武刚车自环为营),事件“单于破胆还”(单于遂乘壮骑可数百,直冒汉围西北驰去),全部是紧紧围绕卫青与单于的一战。 但这样明显的一首诗,有时也逃不过有些后世误读,带入其他;而无视汉武朝任‘大将军’的只有卫青,李广更从来没正面对过单于,也没有这样的打法,更没有这样胜利的史实。 针对性如此强的一首诗,后人也能误读,移花接木,何况“龙城飞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