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马世晓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308523594
本馆由[ 孝行天下]创建于2023年03月30日

书法艺术——马世晓

发布时间:2013-01-30 11:38:17      发布人: 一米阳光

  马世晓出生在山东滕县一个重武、崇文兼务农的殷实之家,他的先辈考取过武科功名,在家乡兴办了义学,并靠着祖上传下来的田产维持家计。他自幼在父亲办的学校读书,开始通过“写仿”接触书法,通过背诵《三字经》、《百家姓》接受传统文化。幼年时代的这些学习也许并未在他后来的艺术风格中有直接体现,然而却在他的心灵中孕育了热爱文化艺术的种子,隐约地为他的人生指示了方向。尽管他的前半生经历坎坷,命运多舛,但他始终保持着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在最困难的日子里,他依靠书法技能立足社会,养家糊口,而一旦生存环境得到改善 ,他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书法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追求,并且很快进入了高层次的实践、探索之中。

  马世晓在青年时最钟情的艺术形式是音乐。他拉得一手好二胡,曾立志要考入音乐学院,在音乐上施展才华。但命运的捉弄使他错失了这样的机会,又阴差阳错地进入了浙江农业大学学习茶专业。然而发自内心的对艺术的痴迷,使他在困苦的生活条件下选择了书法。我们仍然能从其连贯流动的点画和虚实交替的字形及墨色中,感受到与音乐相通的旋律和节奏变化。可以说,音乐给予他的艺术感觉和灵感,不是通过乐器演奏,而是通过笔墨的形式得到了表达和发挥。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马世晓又回到浙江农业大学,从此进入了稳定的书法生涯。在此后的十几年间,他如饥似渴地研习古人经典之作,寻访当地名宿大家,结交同代俊彦同道,完全沉浸在奇妙多彩的书法世界里。一步步崭露头角并进入名家行列,最终以变化奇崛、个性鲜明的狂草风格赢得了书坛的广泛赞誉,成为当代草书领域公认的大家和代表人物。

  凡是对马世晓人生经历和书法历程有过了解的人都会承认,他的书法风格及成就,不仅是苦练技巧的结果,同时也是其人生领悟的表达,凝聚着他对社会、自然、生活的感受和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和追求,所有这些,最终都融汇在他的笔下,通过草书这一特定形式展现出来。

  书法之所以能够从实用的文字书写活动,逐渐演变成一项专门的艺术形式,除了汉字独特的结构形态,和中国传统的纸、墨、毛笔等工具材料因素外,一个重要条件是,在经过一定技巧训练而书写出来的字迹中,可以体现出书法写者自觉的审美追求及性情气质。而一个人的性格特点与审美取向,则是其生活环境、历练、所受教育、熏陶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书法作品的风格、价值,归根结底还是作者精神、人格的体现。

  马世晓从幼年启蒙时就开始习字。尽管当时只是初级教育中的“习字”,但这样的经历无疑为他后来的书法实践奠定了基础,树立了自信。小时候学过毛笔字的人千千万万,长大后成为书法家的只是凤毛麟角,然而每个成名后的书法家在回忆自己的艺术生涯时,大多都会把起点追溯到少年时的习字经历。其原因很简单,少年时对书写活动的体验、对笔墨效果的把握、对点画字形的塑造以及理解,使自己的天赋、能力得到认可和展示,从而发现了自己的擅长所在。待日后机缘际会,儿时的兴趣便可发展成终生的事业。马世晓先生正是如此。

  马世晓真正研习书法是在“文革”期间生活困顿、心情苦闷的时候。因此,书法艺术对他来说,真正是情感与理想的唯一寄托或表达方式。他选择了草书作为自己的主要攻习目标,而草书正是在各种书体中最富于感情色彩,最能展现作者性情与心绪变化的书体。历代草书大家无不以激越多变的笔墨形象与个人独有的生活感受相互融合、相互印证、相互映发而形成各自的风格,从这个意义上说,马世晓先生选择草书,可谓适得其所,为自己的才能,也为自己的情感找到了最好的寄托和归宿。

  书法艺术虽然是从实用书写发展而来,但在进入成熟阶段以后,便形成了一套特殊的法则标准。这种法则标准是经过一代又一代书法家的实践摸索,逐步总结并固定下来的,因此,后人学习书法,就只有先遵循前代的标准来训练和掌握技巧,提高鉴赏水平和休养积累。而最初的入手途径及临习范本更是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马世晓写草书,最早从王铎入手,继而倾心于《阁帖》中的张芝《冠军帖》,并由此遍涉历代名家。其间又曾得到林散之、沙孟海等老一辈大师的指教和熏陶,可以说,他走的是一条端正的艺术之路,同时又有着得天独厚的师友环境,这些因素都为他在书法上取得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马世晓在总结自己的经验体会时说:“对于书法家来说,没有比沉潜更重要的了。沉潜于书法经典,兼修学养。在沉潜中深入,在深潜中积累,在沉潜中‘脱化’。我坚信:一以贯之的沉潜,自能使自己的艺术个性逐渐强化、鲜明,逐渐开拓、丰满,不断超越、完善,写出悦己娱人的作品。”的确,马世晓先生性格恬静、沉稳,默默耕耘,不事张扬。其纵横挥洒、奇妙百出的草书风格,正是得自于他多年坚持不懈的刻苦练习与认真思考。长期累积一朝迸发,遂成浩荡奔流之势。而他所提炼出来的“沉潜”二字,不仅是对自己书法生涯及成就的高度概括,更是奉献给当今书坛后学的度人金针!

  在丰富多彩的书法家族中,草书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意义。一方面,草书最早从隶书的快捷书写中形成,自有一套专门的结字规律和技法要求;另一方面,草书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逐渐与社会同行的标准字体拉开距离,成为专门的艺术形式。由此,习草书者就需要经过专门的学习训练来掌握草字结构的笔法技巧,然后在熟练运用的基础上,根据个人性情作个性化的发挥,从而达到抒情表意的目的。纵观马世晓草书成就,正是在上述两个方面都达到相当的高度。 马世晓的草书根据基于唐代张旭、怀素一派的狂草,他曾将《怀素自叙帖》通篇钩摩下来,借此来熟悉草书的字法与笔法,同时又对黄庭坚、祝允明、王铎等历代草书名家的作品广泛涉猎,多方取资,使草书的基本技法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历来论草书之妙,无不重视草书的气息通畅以及外之趣的随机涌现,作品的风神气质皆由此而生。然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需要对草书的字法、笔法娴熟于胸,在娴熟的挥洒中才能有所发挥。马世晓经过多年的深潜磨炼,在草书的笔法方面悟道颇深,不仅娴熟掌握,而且对笔法的价值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他从王铎的草书用笔为切入点,在把握迅疾、连绵、顺畅等基本原则的同时,突出强调力度的轻重和虚实变化。所以在他的草书中,点画不仅有连带、纷披、圆转、飘舞,同时又有顿驻、方折、断续等不同处理手法,既长于骨力,又富有神采。这种境界的实现,根源在于他对用笔的充分重视、深入的领悟和刻苦的磨炼。自古以来论书者首重笔法,然而真正能够得其真谛者并不多,不得要领的人往往肆意放纵,一味缠绕,便号称草书。马世晓先生的草书之所以得到当代书坛的普遍赞誉,就在于他不仅对笔法这一书法的核心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和思考,而且练就了超出常人的本领,从而为自己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与其他书体相比,草书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具有一套自己的结构体系,即草法。对于每个学习草书的人来说,掌握草法都是必不可少的功课,更重要的是要能够根据书写过程中的具体需要,对既有的草法作随机应变的发挥塑造,并且通过这种发挥塑造表达出作者自我的审美追求,如此才是草书的艺术价值所在。马世晓先生在这方面同样显示出独具个性的造诣。

  马世晓早期的草书受王铎影响比较明显,除了笔势之外,在字形上也偏于纵向的连贯。随着其技巧的不断丰富和风格的逐渐成熟,在结字体势以及草法的变化处理上也更显缤纷烂漫,而且富有个性。在他成熟的作品中,字形的姿态十分富有,特别是突破了传统的方正和竖长规律,打量运用横向扩散以及错落摆动的手法,气息更显动荡、浑然。从中可以看出明显的对怀素、张旭一路风格的传承借鉴,更有与传山相近的率真的意趣。其新手双畅之处,笔势翻飞,点画狼藉,每个字形已不再是独立的符号,而是相互连属、相互顾盼、相互映发、相互融合,随心所欲而又不失法则,奇态百出而又浑然一体。对于每个成功的书法家来说,结字规律都是每个人风格的基本特征,如同人的面目表情。而马世晓先生也正是通过对草法的娴熟把握及发挥,形成了自己个性鲜明的风格面目,找到了只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书法大势,每个时代的代表性书画家都有着自己对历史、对时代的新贡献。近三十多年来,书法艺术从复兴到繁荣,已经从学习、模仿古人逐渐发展出当今的时代风格,其标志就是在各种书体具有广泛影响的代表书画家及其艺术风格。作为当代书坛公认的草书大家,马世晓的实践探索及成就,也为当代草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说到马世晓在草书艺术上的成就与贡献,就不能不说到他对《淳化》、《大观》等法帖中所刻《冠军帖》的研究和领悟。尽管对《冠军帖》的时代及作者归属,学界尚有不同的观点,但对其艺术价值及在草书发展史上的地位,在书法界则是一致公认的。马世晓先生早期的草书,在技巧上沉浸于怀素、王铎等人的作品。当他见到《冠军帖》时,立即被深深吸引和折服。《冠军帖》那种潇洒飞动的点画、变化多姿的字形和缤纷烂漫的整体气势,还是狂草精神的典型而又具体的诠释。面对此帖,马世晓先生对草书帖中的狂草精神的理解获得了飞跃性的提高,他将自己多年的思考和经验灌注到对《冠军帖》的研习中,写成并发表了题为《张芝“一笔书”辨及<冠军帖>审美新探》的长篇论文,与此同时,他的草书实践也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更高境界。

  马世晓成熟的草书风格中,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对形与气关系的理解和把握。任何书体都是以点画、字形为基础,点画、字形的技巧精粗,决定了作品的水平质量;然而对于优秀的书法作品来说,更讲求气息、格调的高下,对于草书尤其强调气势与风格。马世晓先生积数十年功力,技巧能力自然是得心应手,而对草书的深刻理解与思考,则使他格外重视对整体氛势的把握与营造。在他的笔下,不论长篇大小还是立轴横卷,都能当做一个整体来关照,虽然是一笔笔一字字组成,但已经超越了传统的结字、行气乃至章法的概念,从笔势的急徐连断、字形的正欹开合、字形之间的顾盼呼应一直到墨色的干涩枯浓,各种手法的交替、结合运用,最终形成了变化丰富、节奏清晰、浑融和谐的艺术效果,由此成就了其豪迈、烂漫、老辣的独特草书风格,而其中表现出来的对气韵和精神的追求,更是为当代草书艺术树立了一个形的标准参考。

  马世晓的书法讲求笔法,但又敢于不拘成法。中锋侧锋、提按转折这些具体技巧对他来说已不是问题,在运用中可说是随心所欲,浓墨湮笔时以涨墨取神,墨干笔枯处则以擦笔见韵,随机应变,各得其妙。在结字上,他上下呼应,左右开合,特别是结体的横向取势,在怀素草书中已见端倪,马世晓更强化发挥,往往打破字与字、行与行的界限,腾挪揖让,浑然一体,显示出超乎寻常的胆魄和自信,从而形成具有震撼力的效果。

  马世晓沉潜多年,厚积薄发。在艺术上,他执着钻研,从传统来又超出古人之外;在生活上,他谦虚低调,真诚待人。他以自己的全部精力投身于书法,而其风格成就也是其生命的展现。在当今纷繁陆离的书坛上,他的艺术道路以及他所获得的成功,体现了对书法的真诚追求,这个意义更超出了作品之外。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