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夺“渡江战役第一船”
辽沈、淮海、平律三大战役胜利后,全国人民沉浸在欢庆胜利的喜悦之中,毛主席发出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号召。1949年2月,华东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关于实行统一编制的指示,对部队进行了整编。华东野战军改编为第三野战军,下辖第七、八、九、十兵团共四个兵团,覃健调任第九兵团参谋长。第九兵团下辖第二十、二十七、三十、三十三军四个军。部队整编后,覃健参与决策并指挥了第九兵团渡江战役前的准备工作。
根据渡江作战方案,第九兵团在中突击集团编成内担负主要突击任务。宋时轮指挥各军先后扫清了敌人的江北据点,派出多批侦察人员南渡了解水情、侦察敌情,组织部队搜集船只,开展水上练兵,从思想、组织、物资、战术技术等方面充分作好被江作战的准备。江北暮春,天寒水冷,又加阴雨连绵,指战员们整夜整夜地泡在泥水中,反复练习上船、下船、划船和登岸,军衣没有一时是干的,冷风一次,冻得直打颇。但是,谁也没有一句怨言。大家怀着一个目标:赶快练好本领,坚决打过长江,争做“渡江第一船”,争做‘渡江作战模范”,打过长江去,为人民立大功。
渡江作战开始前夕,宋时轮、覃健亲临长江大堤察看地形,在深入一线部队掌握当面敌情后,向总前委建议将原定第一天先攻打江心据点,第二天再正式渡江的计划改为同时进行,以达成战役的突然性。
经批准后,宋时轮于4月20日晚8时指挥第一梯队首先发起渡江作战。由于准备充分,情况明确,部署正确,行动突然,部队乘夜色,像天兵一样,突然出现在敌人防线的。
敌军发现后,使用密集火力进行拦阻,第九兵团第二十七军第二三五团的指战员们,硬是冒着枪林弹雨往前划、往上冲。前面的船被打翻了,后面的船再冲过去。到达岸边后,登岸的梯子被打飞了,就搭人梯往上冲,终于最先突破长江天险,夺取了“渡江战役第一船”的桂冠。
渡江战役已经过去40多年了,渡江第一船的勇士们仍深深怀念那段难忘的战斗岁月,十分敬佩覃健的指挥艺术和革命胆略。
渡江战役进入第二阶段。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向所属备军发出指示;目前任务是断敌退路,配合兄弟兵团歼灭逃敌。就在部队勇猛追歼逃敌之时,覃健接到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参谋长张震的命令,要他与郭化若政委立即率第二十五、第二十七两个军,以急行军,经青犬江、宣城,向郎溪、滦阳之线挺进,与东集团第二十八军打通联系,断敌南逃之路。
依此命令,覃健立即调整部署,指示第二十七军当晚攻占南陵,24日占宣城,26日占广德,27日占界牌镇。中午,宋时轮又指示第二十七军主动与向长兴合击的第二十、第二十五、第三十三、第二十四军联系,达成对敌合围态势。同时,命令第二十五军于23日在湾址歼敌第二十军主力之后,与其他备军一道向东急进。
仗打到这个时候,备部队进展都较顺利。东、中两突击集团主力会师于吴兴,把南逃之敌第四、第二十八、第四十五、第五十一、第六十六等5个军包围在郎滨、广德山地区。
为了迅速、全部消灭被我军包围的国民党军,27日,第三野战军首长决定临时调整指挥关系,由来时轮、郭化若、覃健统一指挥第九、第十两个兵团共7个军,歼灭被围之敌。
宋时轮立即命令各军:要全力以赴,密切配合,协同动作,全歼逃敌。经两天激战,至29日,南逃之敌5个军全部被歼,俘虏6万余人。
渡江战役第二阶段郎(溪)、广(德)围歼战,是整个渡江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渡江战役的全胜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