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荐一线干部,领导视察他常常开溜
政和,如何政通人和?2011年6月,廖俊波走马上任政和县委书记后意识到,不光经济社会要发展,干部队伍更要经得起各种考验,“风清气正方能政通人和”。
2015年6月,《中国纪检监察报》记者深入政和县采访廖俊波的勤廉故事。
在一次乡(镇、街道)党委书记述责述廉会上,一位乡党委书记如是说:“我乡认真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取得明显成效……”
“去年‘三 公’经费多少?”廖俊波突然打断。
“这个……具体我不是很清楚。”
“党风廉政建设党委负主体责任,主体责任都包含什么内容?”廖俊波的提问让一些党委书记如坐针毡,“在座的党委书记,如果连主体责任的内容都说不清,我看就不合格!”
这一番批评,让好多乡镇党委书记额头冒汗,“下不来台”。廖俊波认为,“让干部‘下不来台’,恰恰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站在台上。”
除了会上抓廉政,廖俊波还亲自主动找相关违纪人员谈话。
比如2012年3月,时任县教育局副局长的李某被委以重任,担任县计生局局长。李某上任后,工作思路清晰,敢作敢为,政绩显著。2014年7月,政和县纪委对县教育局在购买中小学教辅材料中存在的违纪问题进行调查,李某是3名涉案人员之一。
根据李某的违纪性质和错误情节,县纪委提出给予撤销党内职务、行政撤职的处分建议。
“纪律面前没有例外!”处理前,廖俊波专门找李某谈话,在充分肯定其能力表现的同时,开导他正确认识自己所犯的错误,正确对待违纪处理。
除了狠抓廉政,廖俊波也颇为重视基层干部培养。2013年以来,政和县共提任95名干部,其中70%来自基层一线,群众认可度高,社会反响良好。
为此,市领导来政和,廖俊波常常中途借故“开溜”,让一线干部有机会和领导“面对面”汇报工作。“就像女儿大了不能留,好干部要赶快推荐、提拔出去。”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