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星堂艺术风格
虽然“风格即人”的艺术命题揭示出艺术个性和艺术家人物个
卢星堂性的统一性,但这并不表明艺术个性的最终形成和审美客体无关。即那种把艺术风格作为艺术家人物个性的形象显现——这一艺术创作和艺术创造的最终也是最高结果仅仅理解为纯粹艺术主体上的问题,就必然将他的艺术生命引入歧途。
有评论家说,卢星堂先生突出的艺术个性的形成同他发掘出的江南平原丘陵地貌特点与意境有关。而当走进卢星堂先生的画以后,便发现此评说只说对了一半。其实,卢星堂先生的画处处都在告诉观者,他的审美客体不局限于江南丘陵,而是小到一草一木、大到河岳山川的整个大自然。他之所以能使所有画家共同面对的自然发出自己的个性光芒,是因为他更善于多情地将“诗情”赋予自然万物,甚至一草一木都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摇曳生姿。
他的艺术世界中,有春华的灿烂,有夏日的悠长,有秋光的深邃,有冬林的蕴藏,有高山的崔巍,有急流的澎湃,有水乡的空明,有高原的莽莽,有村野的宁静,有山矿的喧腾,有风霜雨雪,有世态风情……目之所及,兴之所至,画之所记,因此,读卢星堂先生的山水画,一定能找到共鸣点,因为,他的画不需要读者费心地走进笔墨、走进传统或走进画家的意境,读他的画,我们便能直接抵达心灵,观照我们共同的生活空间。
卢星堂在开始接受传统的锤炼时,即显示出与众人的区别——尽管在不同的阶段,他相对集中地表现出受到傅抱石、钱松 等大师的影响,但从未刻意去临习某家,而是寻求先用那些既成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这种区别是他能够冲脱别人的羁绊直指自己审美感受表达的重要创造路径,所以,当他真正使自己的主观精神与情感切入平原丘陵地貌的秋林雪景时(他对此是有真切感受和独特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