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年生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0329
本馆由[ 天堂天使]创建于2009年12月07日

负气出走

发布时间:2009-12-07 16:54:20      发布人: 天堂天使

      在湖南省岳阳县境内,有一条纵贯县境的新墙河,自东向西弯弯曲曲地流入洞庭湖。新墙河古称微水,千百年来,她静静地流淌着,用她甘美的乳汁,哺育两岸人民。

      在新墙河西岸连绵的丘陵山岗中,有个文家屋场,清时属巴陵县石潭乡一都,今属岳阳县新开乡云天村,村里居住的全都是文姓村民。翻开文氏族谱,他们都是清康熙年间“江西填湖广”时,由江西吉安迁来巴陵县的,而他们的先辈竟是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

      文年生,1907年2月28日生。父亲文养然,母亲文瞿氏,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夫妻俩育有三子:老大年生、老二和平、老三庆祥。按族谱记载,文年生则属第十二代。

      文年生在其自传中写道:当时“家里仅有田二亩,房子四间,另外欠债光洋一百多元。当时家庭主要依靠父亲文养然种田、做短工、抬轿,母亲纺纱织布勉强维持生活。一年的粮食只够半年吃,四季都离不开杂粮野菜。”

      文年生8岁时,就开始帮父亲种田、打柴、捡粪,帮地主家放牛。10岁时,父母送他进屋场里文氏祠堂的私塾读夜学,仅读了一本《百家姓》。两个月后,因家贫而辍学。年少的他仍经常站在私塾的窗下,聆听里面的琅琅读书声。回家后他又向父母闹着要读书,母亲只好对他说:“家贫没有钱读不起书,也没有东西分给你们,给你学一门手艺在身好,你想卖出也卖不了,手艺在身不怕穷。”

      不久,母亲送他到离家五里外的姑父那儿学裁缝。姑父瞿海平既是他的姑父,又是他的舅父。然而,这位驼背的姑父兼舅父性情凶暴,姑妈待他也十分刻薄,经常用尺打他。做工回来还得给姑妈看孩子,孩子哭了也要挨揍,受气挨骂,连饭都吃不饱。

     1919年初的一天晚上,天寒地冻,小年生举着一盏铜油灯上茅房,不小心将灯掉入粪坑中。第二天姑妈逼着他光着膀子,下到一人多深的粪坑中把灯捞上来。性格倔犟的小年生感到受了奇耻大辱,伤心不已,一气之下跑回家去,向母亲闹着要读书。母亲没有办法,就想将他过继给二舅父做儿子,文年生死也不去。母亲又逼他回姑父家学裁缝,结果,第二天清晨,年仅12岁的文年生便负气离家出走。

      当时,从文家屋场到岳阳县城有六十多里路,全是荒山野岭,小小年纪的文年生,竟只身一人流落到了县城。以后,又流落到离岳阳县城八十多里远的长江对岸的湖北监利县尺八口镇,进了一间木匠铺当学徒。因年小体弱,拿不动斧头,便只能干些打杂的零活。两年后,木匠铺倒闭关门,14岁的他又独身一人流落到洞庭湖区的华容、南县等地帮别人做工、种田、挑土筑堤。吃的是剩饭剩菜,受尽了欺侮与剥削。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第八军教导师钟岳灵团攻占华容县城。那时的北伐军到处都受到民众的欢迎。19岁的文年生认为当兵不受气,又好玩,又可以发点洋财,于是便下狠心参加了国民革命军,参加了北伐攻打汉口等役。后随军转战河南、安徽、湖南、广西各地。

      1930年,因不满新老军阀之间的连年混战,加上听一些曾参加过南昌起义的官兵讲:“朱毛的红军不打人,官兵平等,打土豪分田地。”给他的印象很深,他们几个志同道合的士兵便在长沙组织拖枪投奔红军,因被发觉而未成行。到宝庆后,又准备哗变,因被人告密未成,反而有3位弟兄被枪杀,这更加坚定了他投奔革命队伍的决心。1930年6月,他同李俊等8人一起离开湘军部队到长沙。不久,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攻占长沙城,文年生便与李俊等人参加了红军,被分配在第八军第二大队三连当战士,正式走上了革命道路。同年8月底,因作战勇敢,在江西清江县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

      文年生自离家出走后杳无音信,文瞿氏认为儿子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月,可能早已不在人世了,便按农村的风俗年年给他烧纸钱,边烧边哭:“年崽崽呀!我的年伢崽呀!你在哪里呀!你这么小年纪,就杳无音信,妈妈对不起你呀!妈妈给你送钱来了。”天长日久,眼睛都哭瞎了。

      直到19年后的1938年,时任八路军团长的文年生,才从延安给家里寄回一信,并随信附了一张身着戎装的照片。当时,信是寄给屋场里一位曾在国民党军队里当过连长的本家文德芳的。文德芳接到信后,在晚上悄悄地来到文养然家,将信读给文养然夫妇听,并告诉他们,文年生不但还在人世,并在共产党里当了大官。但此时的文瞿氏因眼睛已看不见儿子的模样,只能抚摸着儿子的照片哭着说:“我的年伢崽还活着啊。”由于害怕国民党政府知道,夫妇俩悄悄地将信与照片烧了。

      1951年,时任解放军湖南军区副司令员的文年生回家探亲时,文养然夫妻早已于40年代初双双病故,父母儿子终未能再见一面。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