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翊汉其人其画
在部队从事美术工作,虽说是专业,但还得要从工作的需要出发,60年代后,翊汉君因工作需要,从美术组的专职美术创作,调去文工团从事午台美术设计,对翊汉君来说,这意味着要重新学习,适应这不同的工作环境,他一方面到国内,军内一流的艺术团体,向专家请教和学习,结合午美设计的特殊要求与条件,在搞好午美设计的同时,坚持绘画创作,他在深入生活、收集素材时,十分重视写生,我们不难看出,在翊汉君的写生中,无论是水彩,水粉的色彩画,或黑白素描,速写,画家笔下的军港、渔材、山寨、水乡、风景或人物,都十分注重典型环境的营造,这是午台美术设计者之所长,这给他的创作带来了强烈的地方特色。我们的先贤和前辈曾多次讲过,艺术创作越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就越具有世界意义,所以不仅有浓厚生活气息而又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这是翊汉君作品的一个特点。
翊汉君几十年来长期坚持贴近生活,坚持写生,但他并不满足于生活的再现,他深知作为一个画家,很懂得对生活要进行概括与升华,在形式与风格上力求为大众所喜爱与理解,追求真,善,美中能雅俗共赏,他一直坚持在这条道路上探索前进。如版画[美丽富饶的西沙],[渔汛],[哨],[归],[夜西沙],[夜澜]和大量的素描,水粉写生等,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套色版画[夜澜],画面上几艘舢板,疏密有序,只看到灯光的倒影,色彩相映交晖,协调和谐,一种宁静的美使人联想渔港上或者军港上的情景,留给读者一个遐想的天地,构图简练概括,意境深远,其作品得到广大群众和同行们的称赞与认同,从50年代以来,他的作品,曾多次入选全军及全国美展,有些作品,还被选送出国展览并获奖,因而在80年代方被吸改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天道酬勤,翊汉君的努力,在40多年后结出这样的硕果是必然的,现在他已过花甲之年,仍在孜孜不倦地追求,不断探索,我们预祝他在艺术上取得更大的辉煌。
黄树德 于珠江北岸海涛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