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翊汉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3475
本馆由[ 天堂守护]创建于2010年02月07日

珠澳“两栖人”叹尽“双城味”

发布时间:2010-12-08 08:48:55      发布人: 天堂守护
“早上去氹仔的新武二吃蚝仔粉面,或者去吃个葡式的猪扒包;中午在西湾的咖喱屋来份葡国餐,圣地亚哥的下午茶真是很能让人品味老欧洲的感觉;晚上再去黑沙环的林记葡式烧烤;澳门的牛杂、牛腩、甜品都很地道,我嘴馋时就忍不住跑去澳门吃一顿……”

 

  自从去年娶了澳门姑娘Helen,珠海市民薛文的珠澳双城生活就愈发实在了。有时周末两夫妇会去澳门欣赏一场世界高水平的音乐会,然后回到澳门的家住上一两天,逛逛名牌店,饕餮那些时常令他神往的佳肴。

 

  “双城生活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够随时享受两边的美食和文化。”薛文说,他生活和事业的中心在珠海,澳门是他生活中的另一抹色彩。

 

  子承父志珠澳两地创业

 

  薛文与Helen是十多年前在一个珠澳两地人参与的PARTY上认识的,因为他那时就经常在两边“混”。

 

  其实20多年前,薛家父子就是“双城PARTY”的组织者和主办者。薛文的父亲薛翊汉是著名的军旅画家,他从一个艺术家的角度敏锐地捕捉到了两地的文化差异。那时候,双方看对方都挺神秘,澳门德高望重的美协主席陆昌便与薛翊汉一起大力推动两地艺术的双向交流。1990年,薛翊汉邀请澳门画家余国宏在“珠海艺术家画廊”展出画作,这是第一个到珠海办展览的澳门画家。薛翊汉点燃了澳门艺术家走出澳门到珠海展示自己的火苗,此后,越来越多的澳门艺术家带着自己的作品在珠海亮相,薛文兄弟及其他珠海艺术家的作品也时常在澳门展出。薛翊汉自己也不甘示弱,澳门回归那年,他创作了澳门风光版画组画,回归当天起在澳门展出,成为第一个用版画形式表现澳门题材的中国画家。

 

  在澳门教育司和美协的支持下,薛家父子还举办了首届澳门青少年美术夏令营。与此同时,薛文开始在澳门东亚大学(今澳门大学)教美术,那时候他就开始了双城生活,在澳门上班,回珠海生活。1992年,薛文回珠海创办了一家英语教育学校,第一批外教就来自澳门的联国国际学校。

 

  澳门美女婚后穿梭双城

 

  因工作和生活所需的频繁的两地穿梭,令薛文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近Helen,两人的感情也逐日升温,去年春天,薛文终于告别王老五生活。

 

  出人意料的是,薛文没在珠海举行婚礼,而是在澳门氹的天主教堂为新娘戴上戒指。薛文很喜欢还保留着欧式风格的氹仔,当然那也是为了尊重新娘家的信仰。

 

  新婚的Helen像薛文当年一样,每天早上开着两地车牌的车去澳门上班,晚上开车回家。后来她被单位派驻珠海,拿的工资是人民币。薛文乐了,人民币现在可比澳门币值钱哦,等于涨了工资。

 

  珠海不少“两栖人”都和Helen一样享受着汇差的美事,澳门币、港币比人民币值钱时,他们的工资是澳门币或港币,人民币值钱了,他们的工资又变成了人民币。

 

  事实上,珠澳两地人的双城生活是双向的。据称,有五六万澳门人平时就居住在珠海,或者选择在珠海买房度周末。澳门理工大学客座副教授鄞益奋博士说,澳门房价贵,他和许多同事都在珠海买房,平时在澳门两个人共租一间房住,周末回珠海与家人团聚。澳门日要贸易公司的林宇帆先生说,从上世纪80年代起,澳门人就形成了一种传统,周末一家人到珠海逛街、购物、吃饭。

 

  “澳门中下收入的人多,澳门的名牌店他们消费不起,而珠海更便宜。到珠海换个环境吃饭,口味、心境都大不一样,周末去珠海已经成为澳门人的休闲方式之一。”澳门居民黄小林女士也常和朋友到珠海消遣,她说她喜欢吃辣,“澳门没有川菜、湘菜,我就到珠海过把瘾。”

 

  珠海市民常过澳门看戏

 

  珠海、澳门虽然同根,澳门却因葡萄牙人曾经的统治而具备了独特的文化气质,许多珠海人都着迷于两个城市不同的气质。

 

  珠海音乐人叶慧深不久前刚刚在澳门看了三场演出:悉尼交响乐团、柏林广播爱乐乐团的交响乐和一出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明年1月初,俄罗斯圣彼得堡芭蕾舞团在澳门演出《胡桃夹子》也已纳入他的计划之中。老叶每年至少要去澳门看20多场演出,每年的澳门国际艺术节他都不会错过。他说:“珠海人办证方便,国际艺术节的开幕和闭幕演出,1400人的大厅里1/4左右是珠海的音乐发烧友。”

 

  珠海人很喜欢去澳门看演出,因为那些国际一流的交响乐团、著名的歌剧、音乐剧即使是在广州也难得一见,而且票价又往往只有内地的一半。郎朗的音乐会在内地一等票价是800-1000元,而在澳门只需要400元。澳门不仅有很好的剧院、音乐厅,距离也近,抬腿就到。发烧友们常常是下了班去澳门吃晚饭,接着看演出,当晚回珠海,比到广州还方便。去澳门看大片的人,那就更多了。

 

  ◎往来便捷

 

  年轻的澳门海关从正式成立至今刚满8周岁,说起这些年的成就,澳门海关关长徐礼恒如数家珍。

 

  通关更加便利

 

  从2003年开始,澳门实施“汽车自动过关系统”,以前车主通关要刷卡,现在则换成更先进便捷的电子眼扫描,连刷卡的功夫也省了。现在澳门有两万多辆来往粤澳的注册车辆装上了自动过关系统,每天有9000多架次车辆通过电子扫描进出粤澳两地。

 

  澳门海关与内地海关联合大力推行“绿关锁”,以建立一条快捷通关的“绿色通道”。澳门海关查验过的货物加封“绿关锁”后,到了内地海关基本不查,货车司机将在澳门报关的资料交给内地海关备案即可。

 

  高科技查货柜

 

  以前通关货柜要搬出来全面检查,耗时两三个小时,去年澳门海关引进了大型X光检查系统,查验一个货柜只需要十来二十分钟。由于高科技手段的应用,澳门海关现在报关5分钟内“搞掂”,除非特殊原因整个查验过程20分钟内完成。

 

  即时通报机制

 

  最近这几年,很少听说澳门海域发生走私大案,这要归功于澳门与内地海关建立了紧密的“即时通报机制”———只要澳门过境船只一开,大陆海关立刻知道有什么船在动、运的是什么货,便于双方联手扫荡打击海上“三无”船只。 本报记者 姚志德

 

  ◎游人如织

 

  十年变化

 

  澳门旅游局长安栋梁认为,澳门是一个文化旅游城市,尤其是2005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了澳门历史城区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进一步促进了澳门的旅游业。除此之外,由于博彩业的开放,吸引了大量外资,一些新的设施得以建设。这些设施除了促进自身行业的兴旺发展外,还为政府提供了举办会展或其他大型活动的硬件。

 

  种种有利条件使澳门的游客数字有了很大的变化:1999年访澳游客740万,2008年为2300万。来自中国内地的游客从1999年的160万升至2008年的1100万,增长了大约7倍。

 

  多张名片

 

  安栋梁介绍,不要狭隘地认为来澳门旅游只是赌博,今年11月举办的澳门美食节及第56届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吸引了包括内地赶来的大量旅客,令口岸大厅“爆棚”。据统计,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4天期间,共超过32万人次内地居民经拱北口岸出入澳门。

 

  澳门美食节是澳门一年一度的美食嘉年华,也吸引了大量内地旅客赴澳门,特别是与其相邻的珠三角各地市民。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