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是他永恒的伴侣 (1)
王天乐(路遥的胞弟,此文写于路遥逝世8周年)
[注:本文作者王天乐已于2007年4月因肝硬化不幸离世。]
路遥走了近八个年头,我从没有写过文章去悼念他。在失去他的这些岁月里,关于他的事我一个字都写不出来,是的,用文字去表达一种巨大的哀伤是极为困难的。只有岁月使人能够平静,而且让人可以去拥抱一切悲欢离合。
我的家庭是一个人数众多的大群体,该有的都有。父母亲是目不识丁的文盲,在陕北清涧县石咀驿镇王家堡村务家。父亲在身高大约在1.5米左右,这完全是由于沉重的劳动使他在土地上弯曲了他不该弯曲的身躯。他就是用这么一副侏儒般的钢铁双肩,挑起了全家十口人的生存重担。他有五个儿子,三个女儿。为了活命,他在路遥七岁时,就决定将这个长子过继给他的哥哥王玉德。我的伯父王玉德移民到延川县当农民,伯母没有生育过。临行前,父亲找了村里的冯先生,让他给路遥起了名字叫王卫国。父亲对这名字本身没有寄托任何希望,这完全是儿子的一个代号。于是路遥就从这一个农民家庭走到了另一个农民家庭。
刚到延川后,伯父和伯母是不想让路遥上学的。他们一心想在土地里培养这个养子,让他在未来接替伯父的班。于是,在这个问题上发生过严重冲突。路遥在考上初中后完全走出了这个家庭。到延川县中学后,主要经济来源是靠他的同学撑扶的。不久,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平心说,路遥对这场“革命”是热衷的。不为别的,就是为有口饭吃。路遥对我讲起这段历史时,曾是泪流满面。后来他开始写文章,并把自己的名字王卫国改成了路遥。当他写完《惊心动魄的一幕》和《在困难的日子里》这两个中篇小说后,他说他终于写出了自己埋得很深的一段心灵历程。
与此同时,我的姐姐为了挖野菜而从县崖上摔下来,成了心脏病。路遥在这个时候才回过几次家,目的是想救活我的姐姐,他多次跑到西安,给我的姐姐买药,想办法救活这个善良的生命,但姐姐还是在27岁的时候走了。我和我的父亲把她送上山。路遥对我说,一定要写出姐姐壮丽的人生悲剧,但这部作品必须得到了五十岁以后才能写,否则,承受不了这么大的悲伤。
在我读完高中后,我的家庭还是一贫如洗。于是在农村教了一年书后,我准备离开故乡,到外面去闯荡。而一旦离开,就再也不打算回去了。和父亲最后一次上山劳动时,我把这个决定告诉了他。父亲吃惊得一下坐在了地里,半天没有说话。后来他告诉我不要走了,就在家里劳动,好出门不如歪在家。他准备让出唯一的半孔窑洞,借宿到别的农民家里,而把全部家产给我(不值五十元),让我尽快结婚。我当时平静地对父亲说,走是走定了,而且明天就走。但请父亲相信,总有一天我会让他变成村里最享清福的农民。我就是为了这一理想离开故土的。
我出走到延安市,开始了两年的揽工生涯。这时,路遥已从延安大学毕业,分配到《延河》杂志社当编辑。他在北京《当代》杂志社改完《惊心动魄的一幕》后,迅速从北京直接来到了延安。他先住在延安的“延安饭店”205房间,开始在延安到处找我。在《平凡的世界》里,田晓霞找孙少平的全部情节都是路遥的亲身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