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36063
本馆由[ 花生壳壳]创建于2024年01月31日

路遥的诗意 (3)

发布时间:2010-03-07 20:09:08      发布人: 花生壳壳
  (六)

  从题材上说,路遥属于农村题材小说作家。从语言风格来说,他的作品不但没有那种预料之中的“乡土气”,反而显得很“洋气”。路遥说:“一个文明的现代人不知道这些人类已经具有的高度智慧结晶,是不可理解的。”这种多方面的文化素养对他语言风格的影响和浸润,在路遥作品中清晰可见。

  不刻意执著于“乡土气”,不等于乡土情节淡薄。翻开《平凡的世界》,路遥的题记就是:“谨以此书,献给我生活的土地和岁月。”与路遥的语言风格相适应,路遥小说的情感表达也比较外露。他说:“对生活应抱有热情,艺术作品是激情的产物,才能感染别人。”路遥是一位内心充满诗意并且难能可贵地保持到人生成熟期的作家。还应该注意到路遥对景物的描写,那些画面的魅力不在于它是工笔画,还是写意画,而在于作者总是全身心地投入,仿佛置身其中,也把读者带了进去。他坚持认为“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可能成就某种事业”,路遥正是以这种精神投入创作的。

  路遥在写完《平凡的世界》以后,曾经写了一篇长达六万字的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披露了自己的甘苦和创作体会。他最后欣慰地说,人们把四十岁比做人生的正午,那么我还可以再投入新的创造。“早晨依然从正午开始”,这就是他题目的含义。

  但他没有想到,此时离他去世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了。他可以说是累死的。实际上,《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结束的时候,路遥就已经病重,躺倒在床。他那时第一次感到悲哀,认真地想到死亡,也看出自己的命运,他说:“说穿了,这是在死亡与完成这部作品之间到底要选择什么的问题”。所以他稍一恢复,就拼命地投入创作,路遥有充分的悲剧意识和使命感,对他而言,完成的已经不是一部书,而是人生本身。

  他在《平凡的世界》中说过:“希望将自己的心灵与人世间无数的心灵沟通,”我想他做到了,他离开我们十余年了,他今天仍然借着作品与读者讨论、对话,而今后,他的心血也应当成为中国精神文化中烁烁生辉的一部分而为人珍惜。

  听众对郭小聪教授精彩的演讲报以热烈的掌声。郭教授还回答了部分听众的问题。最后,主持人傅光明研究员说:郭教授是位诗人气质的学者,所以他能如此诗意地为我们解读路遥的诗意。郭教授演讲的副题是《一个读者心目中的路遥》,我想如果路遥在天有灵,是会为拥有这样的读者而露出欣慰的微笑。从郭教授所展示的路遥的文学世界,我们知道,在极度贫困中成长起来的他,活得是多么顽强,又多么尊严。同时,我们也能够理解,作品中高贵的诗意绝不会来自一颗卑微的心灵。

  郭教授最后引用普鲁斯特的话说:一个有教养的艺术家,就好像背负了前世所结下的义务。这也恰恰是路遥的价值所在,他对文学创作怀着宗教般的意志和初恋般的情感,他像圣徒一样把文学当成朝圣和寻梦。他忠实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写出了自己有血有泪的心灵史。艺术的灵魂是独特的。

  正像郭教授说的,路遥也许不能说是一个深刻的作家,但他是一位罕见的真诚的诗人。路遥的文学世界是理想化的,也许正因为此,它才诗意而高贵。我们也只有读这样的作品,才能获得诗意和高贵。我甚至想说,今天郭教授的演讲同样是诗意而高贵的。

  最后我想说,让我们每个生命都能远离贫穷,亲近文明,享受平等、博爱。让我们诗意地栖居着,让我们高贵地活着。因为就像路遥的名字的一样,我们都从遥远走来,还将走向遥远的遥远。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