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故里纪行 4
四 拜谒路遥墓
2009年5月17日下午1点半,火车到达延安。
延安是中国的革命圣地,我从小就很神往。延安也是路遥上大学的地方,1988年7月27日路遥在参加校庆时写道“延大啊!这个温暖的摇篮。”感谢母校之情溢于言表。延大是路遥走向成功的加油站,延安也是路遥魂牵梦绕朝夕相伴的归宿。
走出站台,大部分游客都在打听去往枣园的路线,我却咨询到延安大学的车次。跨上1路公交车,路过宝塔山,路过王家坪,路过杨家岭,路过了我既陌生又熟悉的地方。在延大附近商店买了“精品红塔山”香烟,这是路遥最喜爱抽的烟之一。
怀着崇敬之情去拜谒路遥墓。经过路人和延大学生的指点,沿着延大窑洞右侧的那条曲曲折折的小路拾阶而上,路过石碑文汇山(二〇〇〇年十一月申沛昌题)前行不足一华里,便可见到一个椭圆形的土坪,路遥墓就坐落在这块平地上。
这是一个静谧的灵魂安息之所,路遥在这里沉睡。墓是用石块砌成的,朴实而坚固。在墓的正前方有“中国作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会、中国作协陕西分会、延安大学2006年4月立”的路遥半身汉白玉石雕塑,雕塑中的路遥,平静而坚毅,目光远远地望着前方,望着他的母校,望着陕北这片黄土地。在雕像前有一个基座,黑色的大理石上刻着“路遥之墓”这四个遒劲洒脱的大字。四周有四组石桌石凳,其中有《路遥文集》的责编陈泽顺先生捐赠的,石桌上镌刻“陕北的光荣,时代的骄傲”;还有《平凡的世界》的责编李金玉女士捐赠的,石桌上镌刻“平凡的世界,辉煌的人生”。在路遥墓后有一面高大的石壁,上面镶嵌着一尊孺子牛的浮雕和路遥“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名言。墓地四周有枣树、松树,其中有两棵路遥喜欢的白皮松。
登临路遥陵园,看到了三三俩俩或来或去的学生,不禁让学生为我在路遥墓前拍照,留作纪念。从这里俯瞰延大,俯瞰延安,一切尽在眼底。山下浑黄的延河水缓缓东流,河对岸的山峦,伸向远方,延伸到大陕北的苍茫里。其实延安就是路遥《平凡的世界》中黄原城,也是孙少平最初打工的地方,还是少平和晓霞重逢的城市,是路遥走出陕北的起点,又是他灵魂归结的终点。路遥在文章里一次次谈起这座城,谈起这片苍茫的黄土地。
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在路遥逝世三周年纪念日,来自北京、西安、延安、榆林等地各界人士,在路遥陵园举行了路遥骨灰安葬仪式。在平凡的世界里走完42年人生路程与灵魂的短暂飘泊后,路遥与他日夜思念的黄土地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与他爱的深沉的故乡的土地融为一体。
中国作家协会原党组副书记王巨才的《在路遥墓地前》写道 “路遥一直活着,活在一版再版的“文集”里,活在千百万读者的无尽言说中。他留在世间的数百万言作品,曾以独特的生活情景、广阔的社会内容、鲜明的人物形象、深刻的人文情怀,感动过、抚慰过无数在生活底层苦苦寻觅打熬的人,给他们以启示和激励、信心和力量。路遥是自重自强的、博大笃实的。”“在我们这样一个亿万人民卓励奋发、共创美好未来的年代里,应该有更多像路遥那样,怀着神圣和虔敬的心情,勤勉而又诚实地从事崇高精神劳动的文化从业者。惟其如此,才能促成文学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才能胜任地担当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凝聚人心,引领风尚,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竭诚尽力的光荣使命。”的确如此。路遥是一部大书,一面镜子,是人们精神世界的标杆。
第二天早晨,我一个人再次来到路遥墓。独自坐在路遥墓前,整个身心感觉仍被一种摄人魂魄的力量裹扶着。我说了许多埋在心里许久的要对路遥说的话,感慨不已,思绪万千。很多相似的拼争经历,很多相同的心历路程,这所经所历更与何人说。曾听说当年路遥在柳青墓前支走众人,自己却又近前伤心地哭了一场是个揭不开的谜。其实在这个时刻,只有我最了解也最理解路遥当时的心情。从我第一次听到《平凡的世界》算起到现在已二十年了,二十年里多少的坎坷,多少的困惑,多少的迷茫,是路遥鼓起了我战胜生活的勇气,每一次我都对自己说:一定要坚持下来,像孙少平那样负重前行、不断追求、奋斗不止。不论生活给予自己什么,我都不放弃属于自己的理想。《平凡的世界》就是影响我一生的一本书,在我刚好介入当代小说的年龄,刚好的时间,刚好的机遇,遇到了刚好的《平凡的世界》。这本书,至今我不知向多少人推荐过,大学毕业时还特意把这本书送给了我最要好的两位同学。
仍清晰记得看到金方程写的《来辉武与路遥》(刊载中国青年报)时的情景,当得知路遥去世的消息,犹如一声霹雳令我惊至哀极,大脑一片空白。从那时起我便开始搜集有关路遥的作品。1993年3月23日买到了《读者文摘》,这里刊载了《早晨从中午开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分三次弄到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发行的《平凡的世界》1、2、3卷。1993年11月11日从西安购到了陈泽顺主编的《路遥中篇小说选》。此后陆续收集到了《路遥小说选》、《随笔》、《生命从中午消失》、《路遥文集》、《人生》、《路遥精选集》、《路遥纪念集》、《路遥评论集》、《路遥的小说世界》、《路遥研究资料》、《为了忘却的纪念》、《中国乡土小说论稿》、《路遥十五年祭》、《守望路遥》等等。在他的作品里,在他的研究资料里,在怀念他的许多文字中我又重新认识了路遥,了解了路遥,感受了路遥。路遥他未曾走远,他一直都在我的身边……
我在石凳上坐了很久,才见到有学生来这里晨读或思考,有长者来这里散步或小坐。延大学子的晨练的身影可见,早读的声音可闻。有山有水远观近闻人间种种物事都没有离去路遥太远。文汇山上的“路遥陵园”真的成为延安大学的名景了。我要返回了,默默地伫立在墓前,然后迈着沉重的步伐绕坟三圈,又对着墓碑恭恭敬敬地鞠了三个躬。我感觉我的泪已经落在脸上。路遥,在我心中你就是我的导师,就是我精神世界的标杆!再一次点燃红塔山香烟,了却心愿。下山了,一步三回头,我想,我还会来拜谒路遥墓,读者的思念会越来越长。
程雪羽在《站在路遥墓前》曾写道,“通向路遥的路有很多条,就如通向父亲灵魂,它就在那儿,我从村庄的各个角落可以走向它,从天南海北可以走向它,从各种梦里走向它,或者我站在天南海北的任何一个地方,不用动,不用说话,就那么一定神就到了——它就在那儿,一刻都不曾动,只等着我靠近。”是啊,从辽西到陕北,路程真的很远,但我觉得和路遥很近很近,因为路遥是我精神世界的标杆。黄土地是有生命的,因为她生长着、生存着、孕育着万物,是生命永久的传承和载体。路遥也是有生命的,是《平凡的世界》里的《人生》精神和信念的延伸,这种延伸,超乎路遥作品的本身,这种延伸是超乎路遥精神、信念、价值和意义的。他永远活在喜爱他的读者心中。
路遥是盏高挂的精神明灯,在读者心中永远有他的位置,他的魂魄根植在我的身体里,是我精神世界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