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烈馆-谯国夫人、元善

纪念馆:www.xettw.com/TT000036065
本馆由[ 花生壳壳]创建于2024年01月31日

《归一统____冼夫人列传》第一回 鹿缘(下)

发布时间:2010-03-12 16:56:39      发布人: 花生壳壳
 
第一回 鹿缘(下)    文 / 我是真正的寒江独钓
 
 
 
 

蛇公命人将汉人抬到一块较为平坦的草地上,将他仰面朝天放好,用丹砂围汉人撒了个圈,只留汉人裸露的右足探出圈外,然后扶了扶歪着的道帽,拿出一杆通体晶莹的绿竹杖,踏起禹步朝四方念念有词。
咒已念完,毒蛇还没有赶到。蛇公有些发怒:“这畜牲倒也机灵,知道惹祸了,躲入谷中不肯出来。看来得让小青走上一遭,押它过来。”说完,从怀中掏出一个竹筒,从中倒出一条尺把长碧绿晶莹的小蛇,对其叱道:“速去将咬人的毒蛇引来”。
小青蛇点头应命,如飞般向恶蛇谷蜿蜒而去。过了半晌,竟然引来了一条尺半长的两头蛇。楚国的大臣孙叔敖幼时曾见过这种蛇,为避免其他人再看到“不祥”,便把它埋了。
这两头蛇只有小指般粗细,腹下长有红鳞,全身布满了红黑相间的醒目花纹;前后两个蛇头,一头有口有眼,一头有眼无口,两头都能行动自如。其实这两头蛇是蛇的一种,在岭南为数不少,它并非有两个头,而是在它圆钝的尾部,长有与颈部相似的斑纹,骤看恰似两个蛇眼。所以,人们惊惶之下常误认为它是两个头的蛇。这种蛇爬行起来一头触地,一头翻起,两头互翻互触而行,运动速度特别快,其中最快的一种名叫“铧口尖”,它长似常蛇,只是两头都尖似蛇尾,人们很难区分其首尾。
俗话说“打蛇打七寸”,是指从头部计算,在七寸长的地方,是蛇的心脏,那是蛇的要害所在,击之能置蛇于死地。但是,如果连头和尾都分不清楚,人们就更难判断哪边是蛇的“七寸”,从而无处下手。再加上它专以山林中毒虫为食,故此个头虽小,但毒性委实厉害。所以就是常居山中的猎人,对它也是敬而远之。幸运的是它平常不主动袭击人类,想是那汉人误踩了它,才使它一吐蛇芯,用亲吻表达了一下“爱意”。
那两头蛇停了下来,见周围有好多人,便扭动着身子,张开嘴巴,吐出红色的蛇芯,发出丝丝的恐吓声,一双黄豆般的蛇眼里充满本能的敌意。
蛇公在地上画了个圈,用绿竹杖一指那条两头蛇,喃喃而语,两头蛇便乖乖地爬到圈内,一动不动地伏在那里。蛇公用绿竹杖轻敲蛇头,喝道:“你这畜牲,不在界内修身养性,吸取日月草木精华,却私自出谷使毒害人,还不速去将毒吸回!”
两头蛇逡巡良久,身躯展缩,不肯上前。蛇公又挥杖念咒,两头蛇似被什麽东西牵制,呆呆地爬到汉人右足跟前,寻到足上的疮口,张口大吸起来。只见汉人右腿的黑肿渐渐退去,恢复得与左腿一般粗细,伤口处流出丝丝鲜红。再看那两头蛇,却变得比自身粗了好几倍,倾刻间蛇皮撑裂,化成一滩血水,只留一条白色的脊骨蜿蜒在地。
汉人慢慢睁开双眼,挣扎着要站起来道谢,懂事的小冼英把半袋水递给他,“老伯伯,你喝口水,慢慢说……”。
汉人姓祖名立之,乃是东晋名将祖逖的四世孙,自幼习得兵书阵法,多有谋略。曾随梁武帝萧衍从襄阳起兵,屡出奇计,年纪轻轻就辅助萧衍建立梁朝,颇为萧衍倚重。当时,梁朝的对头是北魏,到了梁普通十年(公元526年),北魏境内烽火连起,野有葛荣率百万大军起义,朝有尔朱荣擅权欺主,北魏内外交困,政权亟亟可危。祖立之认为这正是南北一统的大好时机,实乃百年不遇。便力劝萧衍大胆向北用兵,并请缨到大将陈庆之营中参赞军机,首战便取得涡阳大捷。梁普通十三年(公元529年),陈庆之用祖立之“一山二虎”的之计,以立北海王元颢为魏王的名义,率领七千精兵从至县一直攻入洛阳,历经大小四十七战,攻下三十二座城池。百余年来,南朝对北朝一直采取的是守势,这次能够攻入洛阳,真是前所未有的奇事!
祖立之认为南北一统时机成熟,便上书恳请萧衍倾全国之兵进军接应。萧衍心存犹疑,以国中财力不足、粮草不济为名,陈兵观望。而自己却把全部心思用在崇佛上,在全国广建佛寺不说,还要第二次舍身进寺院为奴,至使大臣们还得凑一亿多万钱为他赎身。
祖立之久等援兵不到,只好亲自赶回建康,劝萧衍用准备赎身的一亿多万钱作为军费,趁势北伐。萧衍醉心于佛事,闭门不见。没过多久,后无援兵的元颢和陈庆之被尔朱荣打得一败涂地,只剩陈庆之一人逃回建康。祖立之闻讯悲愤难忍,闯入萧衍正在举行的佛事,推倒佛像,掀翻供桌,被认为是“大不敬”。萧衍又听信中书舍人朱异的谗言,认为这次兵败都是祖立之不敬佛的结果;念祖立之过去有功,便将祖立之发配岭南,在高州刺史孙冏营中“戴罪效命”。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祖立之到高州后,看到孙冏滥杀俚僚,便极力劝阻孙冏止戈安民,孙冏是中书舍人朱异的爪牙,早就受了朱异的指使,不但不听祖立之良言相劝,反而处处刁难祖立之。祖立之想到从曾祖祖逖北伐,到他已历四世,南朝由东晋到宋到梁,都不能收复河山,南北一统,而自己空怀大志,报国无门,一气之下,心灰意冷,便想效仿陶渊明归隐南山,就一个人跑到云雾山中,想找一个清静的山头隐居。没想到他一入山中就迷了路,在林中转了七八天,还被毒蛇咬伤。幸好遇见冼云龙,才不至命丧这荒野瘴地。
冼云龙早就听过祖立之的大名,正好也想为小冼英找位老师。如今老师就在眼前,怎肯放过!便极力邀请祖立之上冼家寨。祖立之身体还需调养,自己又无处落脚,二来感激冼云龙救命之恩,也喜欢聪明的小冼英,便谢别蛇公,随冼云龙住进冼家寨。
小冼英没有捉到小鹿,却有缘得到一位奇师,本来就聪明颖悟,再加上祖立之悉心传授,自然进步神速。
一晃六年过去了,到了梁大同初年(公元535年)小冼英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这六年中,小洗英有了祖立之的教导,整顿军纪,排演阵法;更以信义带兵,恩威并施。在与其它犯境部落的争战中,屡屡用计获胜。至使洗家寨日益兴旺,在岭南声威大振,部众多达十万余众,就是远在海南岛上的“雷人”,也有一千余洞慕名来归。
祖立之看到冼英已尽得自己所传,觉得到冼家寨越来越闹,便搬到药师岭蛇公处,真正隐居起来。冼云龙看到儿子冼铤和女儿冼英均已长大,而且小冼英把部众治理的井井有条,便放手让冼铤和冼英管理寨中大小事务;自己就时不时地抬上一坛美酒,去药师岭寻蛇公和祖立之痛饮,倒也其乐融融。
一天,冼云龙又想到药师岭上醉上几日,而冼英也想去药师岭看看师傅和蛇公,便收拾好礼物,带上十多个女兵随冼云龙到了药师岭。祖立之和蛇公见了冼英,也是欢喜非常,就让冼英玩半天再走。冼英怎麽也没想到,在她回寨的路上,还有一段奇缘在等着她。到底有什麽故事会发生呢?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