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谷著作《王力传》之五
爱情婚姻
王力回到清华,任中文系的专任讲师(相当副教授)。他热爱文化故都北京和母校清华。他能在清华任教,已十分满意
,但有桩心事常萦绕脑际,那就是他不幸的婚姻。他想到,他的学业已经完成,事业刚刚开始。他的婚姻是由父母包
办的。人未成年就成亲,夫妻间还不知爱情是何物,只知柴米油盐。就在他当小学教师的六七年中,他多在外乡,二
人相处的时间很少。假期回家,他又日夜专心在书房自学,彼此没有什么话可谈。后来他外出读书8年,妻子没有文化
,子女还小,从不通信。他想,今后如将这旧式婚姻勉强维持,两人都不适应,双方也不会感到幸福。想到这里,他
就有了离婚的念头。他是个孝子,先写信给父母,征求父母的意见。他父亲在南洋多年,思想开通了许多,就给儿子
去信说,这事就由你们夫妻商量解决好了。
1932年暑假,王力回了老家,与秦祖瑛商量离婚的事。秦祖瑛自然十分伤心,泪流不止。王力耐心劝慰,说:10多年
来,我和父母兄弟都不在家,你尽心侍奉我奶奶和抚养子女,吃了不少苦,我是很感谢你的。但是,我们的婚姻是父
母包办的,没有爱情作基础,两人都是封建婚姻的牺牲品,这不幸的婚姻一直使我很苦恼,希望你能体谅我。他又说
:我们离婚,并非你有什么过错,只是如今我们二人的文化差别太大了,将来还硬凑在一起,大家都会感到苦恼的。
我知道你舍不得离开子女和我奶奶,离婚后,你仍住在我家,你和子女的生活费全由我负担,请你放心。离婚的事也
不必宣扬,只要我们二人签个离婚协议书就行了。秦祖瑛听了王力一番劝慰,见他是个读书明理的人,心里虽不想离
婚,也不好说什么了。说实话,儿女是她的命根子,不离开儿女,就是她最大的心愿。再说,10多年来,她已过惯了
夫妻分居的生活,现在王力又给他作了较好的安置,离就离了吧,便含着泪水,签订了离婚协议书。后来,王力长期
在外任教,秦祖瑛尽心抚育子女,3个子女都成才,她晚年也过得很幸福。
过完暑假,王力回到清华。清华有个叫赵鸣歧的教授,知道王力离了婚,一天,他对王力说:王先生,我太太在苏州
景海女师工作,她学校有好些年轻的女教职员,我叫她为你介绍个女伴,好吗?王力笑着点点头。赵鸣歧就给他夫人潘
清如去信,叫她寄一张女师她的女同事的集体照片来,并说明了用意。照片很快就寄来了。赵鸣歧将相片拿给王力看
,对王力说:请您看看,照片中的10多个姑娘,您喜欢哪个?王力看了一会,指着右边的一个姑娘,说:请尊夫人代我
向这位小姐问好!这小姐,就是后来王力的夫人夏蔚霞。
潘清如从丈夫的来信中知道王力喜欢夏蔚霞,便主动当了红娘,把丈夫寄来的一张王力半身相片给夏蔚霞看,说明了
用意,并简单介绍了王力的年龄和职务。她问夏蔚霞印象如何,夏蔚霞说:这人天庭高、鼻子踏,长得不怎么样!?潘
清如说:其实,他人长得不算难看。她又去信叫王力再寄张照得好些的照片来。第二张照片很快就寄来了。夏蔚霞细
看了一会儿,看到王力脸带微笑,端庄祥和,配上一副金边眼镜,很有几分学者风度,也不说什么天庭、鼻子了。潘
清如看出了她对王力有了好印象,又问了她可否交个朋友,她说:让我们先通通信再说吧!
夏蔚霞在女师,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景海女师是个教会学校,她弹得一手好钢琴,英语也不错,她本想毕业后学钢
琴专业,只因父亲失业,供不起她上学,才留校做图书管理员。
她毕业那年,年方20,人长得漂亮,仪态端庄文静,曾有好几个男青年追过她。那几个青年,虽也大学学历,有的还
从事高薪的职业,但都是轻浮的纨绔弟子,她一个也看不中。她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是有真才实学诚实的青年。
王力给夏蔚霞写来了第一封信。信中的蝇头小楷写得十分工整,文笔优雅,措词谦和诚挚,很令人感动。夏蔚霞给王
力复了信。她的字也写得很端正秀丽,文辞流畅,谦逊有礼,看得出是个有教养的姑娘。王力还寄了他的一些译著给
夏蔚霞,夏蔚霞从他的译文中看到了王力很有文学修养,便产生了敬慕之情。他俩尺素往来日益频繁,通了一年多的
信,就热恋起来了。
1934年初春,王力应约来到苏州。一对恋人,头次见面,双方交谈,都有人如其文的感觉。王力毫无忌讳地对恋人说
:蔚霞,不瞒你说,我是离过婚的,家中还有子女3人,老人3人,都得由我供养,你有意见吗?夏蔚霞听了,不但没有
反感,倒觉得他诚实的性格很可贵。她说:我母亲早逝,父亲失了业,也是家庭清贫,我们有忠贞的爱情,就是粗茶
淡饭,生活也是幸福的!同年5月,他俩约好,在苏州订婚。订婚那天,夏蔚霞的姑妈,请他俩吃饭。席间,那姑妈按
苏州人的习俗,给王力劝菜。王力吃了一两口饭,饭碗一下子就堆满了菜肴。王力突然放下筷子不吃。姑妈说:了一
,自家人,别客气!王力说:我吃饱了!夏蔚霞瞪了王力一眼,心想,他怎么这样不讲礼?王力不好意思,说:请给我一
碗白饭吧!白饭盛来,他才吃了。这时,夏蔚霞才想起王力是不喜欢别人劝菜的。这是因为有些菜,如鳝鱼、野生动物
等,他是一向不吃的,如劝的菜中有他不吃的,不仅使他为难,也使别人为难,王力本是个老实的书呆子,应该原谅
他。饭后夏蔚霞也对姑妈作了解释。
1935年夏,他们正在苏州筹备结婚。夏家的一些亲戚听说夏蔚霞要与王力结婚了,便好心前来劝说要夏蔚霞慎重考虑
。有的说:广西是南蛮之地,听说那里的蛮子都长有尾巴的,你不怕吗?有的说:王力比你大二三岁,离过婚,家里还
有孩子,你嫁给她,会幸福吗?夏蔚霞对这些劝说都不放在心上,因为她太理解王力了,倒是她想起她妈生前说的:小
霞,你长大了,千万不要嫁给坐冷板凳(指当教师的)的人。我就因嫁了坐冷板凳的人,受苦受累了一辈子。她妈确是
在贫病交加中死去的。她妈的话,使她思想矛盾了一阵子。但她太爱王力了,王力的形象已在她心中占领了整个位置
,什么话对她都起不了作用。他们就在这年的暑假,在苏州举行了正式的结婚仪式。
他俩在苏州度过蜜月,便到北京,住进了清华大学新南院43号小洋房,这里的小洋房,是清华大学专为教授建的新住
宅。闻一多、周培源、渊光旦、陈岱孙等都住在这个院子里。王力的住宅,南面是个小花园,东西北三面都有隙地。
王力夫妇新婚燕尔,早晚到花园赏花,到隙地种菜、淋菜、种玉米,生活充满了情趣。然而,没多久,王力书呆子故
态复萌,又关进书房备课、做学问去了。夏蔚霞疼爱丈夫,把所有的家务都包揽起来,好让丈夫专心去做他的学问。
爱情婚姻
王力回到清华,任中文系的专任讲师(相当副教授)。他热爱文化故都北京和母校清华。他能在清华任教,已十分满意
,但有桩心事常萦绕脑际,那就是他不幸的婚姻。他想到,他的学业已经完成,事业刚刚开始。他的婚姻是由父母包
办的。人未成年就成亲,夫妻间还不知爱情是何物,只知柴米油盐。就在他当小学教师的六七年中,他多在外乡,二
人相处的时间很少。假期回家,他又日夜专心在书房自学,彼此没有什么话可谈。后来他外出读书8年,妻子没有文化
,子女还小,从不通信。他想,今后如将这旧式婚姻勉强维持,两人都不适应,双方也不会感到幸福。想到这里,他
就有了离婚的念头。他是个孝子,先写信给父母,征求父母的意见。他父亲在南洋多年,思想开通了许多,就给儿子
去信说,这事就由你们夫妻商量解决好了。
1932年暑假,王力回了老家,与秦祖瑛商量离婚的事。秦祖瑛自然十分伤心,泪流不止。王力耐心劝慰,说:10多年
来,我和父母兄弟都不在家,你尽心侍奉我奶奶和抚养子女,吃了不少苦,我是很感谢你的。但是,我们的婚姻是父
母包办的,没有爱情作基础,两人都是封建婚姻的牺牲品,这不幸的婚姻一直使我很苦恼,希望你能体谅我。他又说
:我们离婚,并非你有什么过错,只是如今我们二人的文化差别太大了,将来还硬凑在一起,大家都会感到苦恼的。
我知道你舍不得离开子女和我奶奶,离婚后,你仍住在我家,你和子女的生活费全由我负担,请你放心。离婚的事也
不必宣扬,只要我们二人签个离婚协议书就行了。秦祖瑛听了王力一番劝慰,见他是个读书明理的人,心里虽不想离
婚,也不好说什么了。说实话,儿女是她的命根子,不离开儿女,就是她最大的心愿。再说,10多年来,她已过惯了
夫妻分居的生活,现在王力又给他作了较好的安置,离就离了吧,便含着泪水,签订了离婚协议书。后来,王力长期
在外任教,秦祖瑛尽心抚育子女,3个子女都成才,她晚年也过得很幸福。
过完暑假,王力回到清华。清华有个叫赵鸣歧的教授,知道王力离了婚,一天,他对王力说:王先生,我太太在苏州
景海女师工作,她学校有好些年轻的女教职员,我叫她为你介绍个女伴,好吗?王力笑着点点头。赵鸣歧就给他夫人潘
清如去信,叫她寄一张女师她的女同事的集体照片来,并说明了用意。照片很快就寄来了。赵鸣歧将相片拿给王力看
,对王力说:请您看看,照片中的10多个姑娘,您喜欢哪个?王力看了一会,指着右边的一个姑娘,说:请尊夫人代我
向这位小姐问好!这小姐,就是后来王力的夫人夏蔚霞。
潘清如从丈夫的来信中知道王力喜欢夏蔚霞,便主动当了红娘,把丈夫寄来的一张王力半身相片给夏蔚霞看,说明了
用意,并简单介绍了王力的年龄和职务。她问夏蔚霞印象如何,夏蔚霞说:这人天庭高、鼻子踏,长得不怎么样!?潘
清如说:其实,他人长得不算难看。她又去信叫王力再寄张照得好些的照片来。第二张照片很快就寄来了。夏蔚霞细
看了一会儿,看到王力脸带微笑,端庄祥和,配上一副金边眼镜,很有几分学者风度,也不说什么天庭、鼻子了。潘
清如看出了她对王力有了好印象,又问了她可否交个朋友,她说:让我们先通通信再说吧!
夏蔚霞在女师,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景海女师是个教会学校,她弹得一手好钢琴,英语也不错,她本想毕业后学钢
琴专业,只因父亲失业,供不起她上学,才留校做图书管理员。
她毕业那年,年方20,人长得漂亮,仪态端庄文静,曾有好几个男青年追过她。那几个青年,虽也大学学历,有的还
从事高薪的职业,但都是轻浮的纨绔弟子,她一个也看不中。她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是有真才实学诚实的青年。
王力给夏蔚霞写来了第一封信。信中的蝇头小楷写得十分工整,文笔优雅,措词谦和诚挚,很令人感动。夏蔚霞给王
力复了信。她的字也写得很端正秀丽,文辞流畅,谦逊有礼,看得出是个有教养的姑娘。王力还寄了他的一些译著给
夏蔚霞,夏蔚霞从他的译文中看到了王力很有文学修养,便产生了敬慕之情。他俩尺素往来日益频繁,通了一年多的
信,就热恋起来了。
1934年初春,王力应约来到苏州。一对恋人,头次见面,双方交谈,都有人如其文的感觉。王力毫无忌讳地对恋人说
:蔚霞,不瞒你说,我是离过婚的,家中还有子女3人,老人3人,都得由我供养,你有意见吗?夏蔚霞听了,不但没有
反感,倒觉得他诚实的性格很可贵。她说:我母亲早逝,父亲失了业,也是家庭清贫,我们有忠贞的爱情,就是粗茶
淡饭,生活也是幸福的!同年5月,他俩约好,在苏州订婚。订婚那天,夏蔚霞的姑妈,请他俩吃饭。席间,那姑妈按
苏州人的习俗,给王力劝菜。王力吃了一两口饭,饭碗一下子就堆满了菜肴。王力突然放下筷子不吃。姑妈说:了一
,自家人,别客气!王力说:我吃饱了!夏蔚霞瞪了王力一眼,心想,他怎么这样不讲礼?王力不好意思,说:请给我一
碗白饭吧!白饭盛来,他才吃了。这时,夏蔚霞才想起王力是不喜欢别人劝菜的。这是因为有些菜,如鳝鱼、野生动物
等,他是一向不吃的,如劝的菜中有他不吃的,不仅使他为难,也使别人为难,王力本是个老实的书呆子,应该原谅
他。饭后夏蔚霞也对姑妈作了解释。
1935年夏,他们正在苏州筹备结婚。夏家的一些亲戚听说夏蔚霞要与王力结婚了,便好心前来劝说要夏蔚霞慎重考虑
。有的说:广西是南蛮之地,听说那里的蛮子都长有尾巴的,你不怕吗?有的说:王力比你大二三岁,离过婚,家里还
有孩子,你嫁给她,会幸福吗?夏蔚霞对这些劝说都不放在心上,因为她太理解王力了,倒是她想起她妈生前说的:小
霞,你长大了,千万不要嫁给坐冷板凳(指当教师的)的人。我就因嫁了坐冷板凳的人,受苦受累了一辈子。她妈确是
在贫病交加中死去的。她妈的话,使她思想矛盾了一阵子。但她太爱王力了,王力的形象已在她心中占领了整个位置
,什么话对她都起不了作用。他们就在这年的暑假,在苏州举行了正式的结婚仪式。
他俩在苏州度过蜜月,便到北京,住进了清华大学新南院43号小洋房,这里的小洋房,是清华大学专为教授建的新住
宅。闻一多、周培源、渊光旦、陈岱孙等都住在这个院子里。王力的住宅,南面是个小花园,东西北三面都有隙地。
王力夫妇新婚燕尔,早晚到花园赏花,到隙地种菜、淋菜、种玉米,生活充满了情趣。然而,没多久,王力书呆子故
态复萌,又关进书房备课、做学问去了。夏蔚霞疼爱丈夫,把所有的家务都包揽起来,好让丈夫专心去做他的学问。
爱情婚姻
王力回到清华,任中文系的专任讲师(相当副教授)。他热爱文化故都北京和母校清华。他能在清华任教,已十分满意
,但有桩心事常萦绕脑际,那就是他不幸的婚姻。他想到,他的学业已经完成,事业刚刚开始。他的婚姻是由父母包
办的。人未成年就成亲,夫妻间还不知爱情是何物,只知柴米油盐。就在他当小学教师的六七年中,他多在外乡,二
人相处的时间很少。假期回家,他又日夜专心在书房自学,彼此没有什么话可谈。后来他外出读书8年,妻子没有文化
,子女还小,从不通信。他想,今后如将这旧式婚姻勉强维持,两人都不适应,双方也不会感到幸福。想到这里,他
就有了离婚的念头。他是个孝子,先写信给父母,征求父母的意见。他父亲在南洋多年,思想开通了许多,就给儿子
去信说,这事就由你们夫妻商量解决好了。
1932年暑假,王力回了老家,与秦祖瑛商量离婚的事。秦祖瑛自然十分伤心,泪流不止。王力耐心劝慰,说:10多年
来,我和父母兄弟都不在家,你尽心侍奉我奶奶和抚养子女,吃了不少苦,我是很感谢你的。但是,我们的婚姻是父
母包办的,没有爱情作基础,两人都是封建婚姻的牺牲品,这不幸的婚姻一直使我很苦恼,希望你能体谅我。他又说
:我们离婚,并非你有什么过错,只是如今我们二人的文化差别太大了,将来还硬凑在一起,大家都会感到苦恼的。
我知道你舍不得离开子女和我奶奶,离婚后,你仍住在我家,你和子女的生活费全由我负担,请你放心。离婚的事也
不必宣扬,只要我们二人签个离婚协议书就行了。秦祖瑛听了王力一番劝慰,见他是个读书明理的人,心里虽不想离
婚,也不好说什么了。说实话,儿女是她的命根子,不离开儿女,就是她最大的心愿。再说,10多年来,她已过惯了
夫妻分居的生活,现在王力又给他作了较好的安置,离就离了吧,便含着泪水,签订了离婚协议书。后来,王力长期
在外任教,秦祖瑛尽心抚育子女,3个子女都成才,她晚年也过得很幸福。
过完暑假,王力回到清华。清华有个叫赵鸣歧的教授,知道王力离了婚,一天,他对王力说:王先生,我太太在苏州
景海女师工作,她学校有好些年轻的女教职员,我叫她为你介绍个女伴,好吗?王力笑着点点头。赵鸣歧就给他夫人潘
清如去信,叫她寄一张女师她的女同事的集体照片来,并说明了用意。照片很快就寄来了。赵鸣歧将相片拿给王力看
,对王力说:请您看看,照片中的10多个姑娘,您喜欢哪个?王力看了一会,指着右边的一个姑娘,说:请尊夫人代我
向这位小姐问好!这小姐,就是后来王力的夫人夏蔚霞。
潘清如从丈夫的来信中知道王力喜欢夏蔚霞,便主动当了红娘,把丈夫寄来的一张王力半身相片给夏蔚霞看,说明了
用意,并简单介绍了王力的年龄和职务。她问夏蔚霞印象如何,夏蔚霞说:这人天庭高、鼻子踏,长得不怎么样!?潘
清如说:其实,他人长得不算难看。她又去信叫王力再寄张照得好些的照片来。第二张照片很快就寄来了。夏蔚霞细
看了一会儿,看到王力脸带微笑,端庄祥和,配上一副金边眼镜,很有几分学者风度,也不说什么天庭、鼻子了。潘
清如看出了她对王力有了好印象,又问了她可否交个朋友,她说:让我们先通通信再说吧!
夏蔚霞在女师,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景海女师是个教会学校,她弹得一手好钢琴,英语也不错,她本想毕业后学钢
琴专业,只因父亲失业,供不起她上学,才留校做图书管理员。
她毕业那年,年方20,人长得漂亮,仪态端庄文静,曾有好几个男青年追过她。那几个青年,虽也大学学历,有的还
从事高薪的职业,但都是轻浮的纨绔弟子,她一个也看不中。她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是有真才实学诚实的青年。
王力给夏蔚霞写来了第一封信。信中的蝇头小楷写得十分工整,文笔优雅,措词谦和诚挚,很令人感动。夏蔚霞给王
力复了信。她的字也写得很端正秀丽,文辞流畅,谦逊有礼,看得出是个有教养的姑娘。王力还寄了他的一些译著给
夏蔚霞,夏蔚霞从他的译文中看到了王力很有文学修养,便产生了敬慕之情。他俩尺素往来日益频繁,通了一年多的
信,就热恋起来了。
1934年初春,王力应约来到苏州。一对恋人,头次见面,双方交谈,都有人如其文的感觉。王力毫无忌讳地对恋人说
:蔚霞,不瞒你说,我是离过婚的,家中还有子女3人,老人3人,都得由我供养,你有意见吗?夏蔚霞听了,不但没有
反感,倒觉得他诚实的性格很可贵。她说:我母亲早逝,父亲失了业,也是家庭清贫,我们有忠贞的爱情,就是粗茶
淡饭,生活也是幸福的!同年5月,他俩约好,在苏州订婚。订婚那天,夏蔚霞的姑妈,请他俩吃饭。席间,那姑妈按
苏州人的习俗,给王力劝菜。王力吃了一两口饭,饭碗一下子就堆满了菜肴。王力突然放下筷子不吃。姑妈说:了一
,自家人,别客气!王力说:我吃饱了!夏蔚霞瞪了王力一眼,心想,他怎么这样不讲礼?王力不好意思,说:请给我一
碗白饭吧!白饭盛来,他才吃了。这时,夏蔚霞才想起王力是不喜欢别人劝菜的。这是因为有些菜,如鳝鱼、野生动物
等,他是一向不吃的,如劝的菜中有他不吃的,不仅使他为难,也使别人为难,王力本是个老实的书呆子,应该原谅
他。饭后夏蔚霞也对姑妈作了解释。
1935年夏,他们正在苏州筹备结婚。夏家的一些亲戚听说夏蔚霞要与王力结婚了,便好心前来劝说要夏蔚霞慎重考虑
。有的说:广西是南蛮之地,听说那里的蛮子都长有尾巴的,你不怕吗?有的说:王力比你大二三岁,离过婚,家里还
有孩子,你嫁给她,会幸福吗?夏蔚霞对这些劝说都不放在心上,因为她太理解王力了,倒是她想起她妈生前说的:小
霞,你长大了,千万不要嫁给坐冷板凳(指当教师的)的人。我就因嫁了坐冷板凳的人,受苦受累了一辈子。她妈确是
在贫病交加中死去的。她妈的话,使她思想矛盾了一阵子。但她太爱王力了,王力的形象已在她心中占领了整个位置
,什么话对她都起不了作用。他们就在这年的暑假,在苏州举行了正式的结婚仪式。
他俩在苏州度过蜜月,便到北京,住进了清华大学新南院43号小洋房,这里的小洋房,是清华大学专为教授建的新住
宅。闻一多、周培源、渊光旦、陈岱孙等都住在这个院子里。王力的住宅,南面是个小花园,东西北三面都有隙地。
王力夫妇新婚燕尔,早晚到花园赏花,到隙地种菜、淋菜、种玉米,生活充满了情趣。然而,没多久,王力书呆子故
态复萌,又关进书房备课、做学问去了。夏蔚霞疼爱丈夫,把所有的家务都包揽起来,好让丈夫专心去做他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