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谷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361022634
本馆由[ 186*****500 ]创建于2012年11月24日

张谷著作《王力传》之三

发布时间:2012-11-24 09:28:38      发布人: 爱无止境

清华深造

   1924年初秋,王力风尘仆仆地来到上海。
   上海,是被人称为十里洋场 的大都市。一向在农村连县境都没有出过王力,来到这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对一切都感到新奇和陌生,但他却不想到处走走看看,而一心只是打听高考的消息。经打听,凡是考大学本科的,都必须考数理化和外语,王力是高小生,自然不能报考,只有私立南方大学要招一个国学专修班,是免考数理化和外语的,他只好去报考这个专修班。他失学10年,但也读书10年,几乎不花多大力气,就考上了。
    这个专修班,开有英语课。第一学期的头两三个月,每次英语测验,王力都得几分。教英语的女教授为他伤透了脑筋,她曾当面责备王力:王力,你的英语真糟透了!王力知道自己没学过英语,英语实在太差了,难怪老师责备,就下决心刻苦攻关。晚上,宿舍灯灭了,同学睡静了,他就到路灯下读,背英语单词,学英语语法。期终考试,他竟考了个100分,得到了老师表扬。
他在南方大学刚读满一年,因校长江亢虎北上晋见清朝末代皇帝,参加帝制复辟活动,王力与10多位教授联名发出讨江文告,他被开除,教授被解聘。被解聘的教授立即办了个国民大学,王力转了国民大学读本科。
   王力在国民大学读满一年,清华国学研究院在上海招生,王力跃跃欲试,但清华国学院的招生简章规定,考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之一方能报考。三个条件是:在中学任教5年的教学人员、大学本科毕业生、从名师研究有心得者。这三个条件,王力均不具备。他想了又想,便想起了章太炎。章太炎是国民大学的挂名校长,王力并不认识他,只不过学校刚创办时,他参加过一次开学典礼,远远地见过他一次。他便以从名师章太炎为名,果然获准报考。
    清华国学研究院入学考试的试题,出得很奇特,全部试题,要回答4个100:100个古人名,要答出各人所处的朝代和他的主要著作;100个古地名,要答出各是今天的什么地方;100部古书,要答出各部书的作者;100句诗词,要答出各出自那一本诗词。要答好这4个100,就必须博古通今,具有丰富的汉语知识。王力因为在借来的14箱书中,自学了4年多,终于交了一份好答卷,在录取的32名研究生中,名列第26名。
   金风送爽,王力兴致勃勃地来到了故都北京。他从一个高小毕业生,一跃上了大学;大学未毕业,再跃成了研究生,弥补了他失学10年的时光,他决心奋发向前,创造光辉的未来。
王力是研究院的第二届学生。研究院的任课老师有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四大名教授。梁启超主讲中国通史,王国维主讲《诗经》、《尚书》和训诂学,赵元任主讲音韵学,陈寅恪主讲佛教文学。
   王力上第一堂课,是王国维讲《诗经》。王力久仰这位国学大师的大名,读过他词章优美的《人间词话》,在他的想象中,文如其人,王国维必定是个仪表堂堂、风度翩翩的君子。可是,王国维一踏入教室,却使他吃了一惊,这位国学大师竟是个小老头。他头戴瓜皮帽,帽下拖着小辫子,身穿长棉袍,腰间扎了条蓝带子,这一身打扮,就像清末农村的私塾老师。末代皇帝推翻已10多年了,王国维仍保留满清的服饰,这是王力没想到的。王国维虽以满清遗老自居,政治守旧,课却讲得很好,有很多创见。他讲课有个特点,就是在讲到某个没有定论的问题时,他常说:这我不懂。有时一节课连说几个我不懂。王力初时感到不满足,后来想了想,觉得这正是大学者严谨的好作风,再说,像他这样的通儒大师都不懂的,难道不正是后学们研究的课题吗?王力从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1927年夏,王国维突然失踪了。他的家属和学生纷纷四出寻找,最后发现他的尸首用一张草席裹着,放在颐和园的湖边。王力回到清华,即挥泪写了挽诗《哭静安师》。诗的最后写道:
似此良师何处求?山颓梁坏恨悠悠。
   一自童时哭王父,十年忍泪为公流!
   (《龙虫并雕斋诗集》,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
   梁启超是清末具有改革精神的政论家、大学者。他的诗文都写得很好,特别是政论文,更获得国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震惊一世,鼓动群伦的称誉。他讲课时,常结合讲朝代的兴衰,鼓吹民族图强。当他讲到兴奋的时候,情绪激昂,灼然如火,热如沸水,很富有鼓动性。
   有段时间,梁启超的妻子病逝,爱子远行,加上内战频仍,他情绪抑郁,常作些集句对联,藉以消愁。王力也爱搞集联,不时到他家中请教。梁启超喜欢好学的王力,常拿他的集联给王力看。王力请他赠送一副,他问王力喜欢哪副,待王力选了,就书赠王力一首:
   人在画桥西,冷香飞上诗句;
   酒醒明月下,梦魂欲渡虚茫。
   集联用大楷书写,是上好的书法。胡适曾对人说:梁启超成名太早,他知道他的片纸只字,都会有人收藏,所以没有苟且落笔的。王力如今得到梁启超的集联,足见他们师生情谊之深。
陈演恪是史学家、文字学家,著名史学家、诗人陈三立之子。他精通多种文字,甚至连西夏文、突厥文、梵文等古僻的文字,他都能辨认。他从事佛教文学研究多年,有很高的造诣,受到海内外的推崇。王力从他那里就得到了许多知识,还向他学习了掌握语言文字的本领。
   在四大名师中,对王力影响最深的是赵元任。赵元任是中国现代语言学的主要奠基人。他精通英、法、日、德等多种外语,国学根底深厚,因此他讲音韵学能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历史比较法去作分析和研究,这是清代音韵学家所不及的。王力在教小学时,曾给学生讲古文法,就开始对语言学产生兴趣,现在听赵元任讲音韵学,对赵元任中西融会、博古通今,以科学的方法治学,十分敬佩,就选学语言学,从师赵元任。他是全班人中跟赵元任学语言学的唯一学生。王力笃学勤钻,甚得赵元任的喜爱。赵元任夫妇待他亲如家人,有时他到赵元任家中向老师请教,正碰上吃饭时间,赵元任的夫人杨步伟就爱说:坐下边吃边谈吧,不怕你嘴馋!
   1971年11月,赵元任80大寿,在美国加州庆祝,他在美国的学生都到加州为老师祝寿,一时桃李满门。杨步伟不由想起了王力,惋惜地说:今天五代同堂,只少了第二代。这第二代,指的就是王力。1973年赵元任父女回国探亲,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赵元任说,他想见见王力,得到总理批准,师生得会晤4次。1981年,赵元任回国,北京大学举行了给赵元任授予名誉教授的盛会,这对白首师生,再度相逢。赵元任移居美国后,心系祖国,思念亲友,每隔10年都要写一封绿色的信(Green Letter)给亲友,绿信封面上印有赵元任的全家福。王力在长沙时收到过一封,1973年又收到一封。赵元任于1988年在美国病逝,王力含泪写了《哭元任师》:(《龙虫并雕斋诗集》,北京出版社1984年出版。)
    离朱子野逊聪明,旷世奇才绝代英。
    提要钩玄探古韵,鼓琴吹笛谱新声。
    剧怜山水千重隔,不厌輶轩万里行。
    今后更无青鸟使,望洋遥奠倍伤情。
    王力与赵元任深厚的师生之情,是建立在学术上的。1927年,王力在研究院写的毕业论文《中国古文法》(《王力集》第3卷)本想写成一部书的,因时间不够,只写了头两章《总略》、《词之分类》,就送给梁启超审阅。梁启超看到文中有不少创见,便写了开拓千古,推倒一时等很好的评语。梁启超看后送给赵元任看,赵元任对文中的《附言》写上了眉批:删《附言》,未熟通某文,断不可定其无某文法。言有易,言无难!(《王力文集》第3卷)他还在有无二字下加了着重点。赵元任在几处批语中,都是挑论文毛病的。王力看后,自愧治学不严,后来就以言有易,言无难作为座石铭,继承了名师务实求新的学风。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