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拓荒牛 王清文
他是一个用信念支撑生命的领跑人,一个满脑子新思路的领跑人,一个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领跑人。他的足迹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2011年6月7日,辽宁沈阳金山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党组成员,华电金山能源有限公司原执行董事王清文,因病医治无效,不幸去世,年仅56岁。
一生不知疲倦的王清文永远离开了我们。他的妻子失去了坚毅果敢的好丈夫,他的女儿失去了慈祥严厉的好父亲,他的同事失去了平易近人的好同志,他的企业失去了一位开拓进取的好领导。
沈阳金山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党组书记黄沈阳动情地说:“他在生命最后时刻呼唤的不是亲人,而是单位领导。他放不下的是金山能源的事业,还有事要和我们交代呀!”铁岭市一位领导惋惜地说:“他是我们铁岭的骄傲,是一位优秀企业家!”
他就像一头拓荒牛,勤奋开拓,任劳任怨,身后留下一片翻开的沃土
1976年,王清文从沈阳电力学校毕业后,从原东北电业管理局第一建筑工程公司基层技术员、班长做起,从敢打敢拼的“水手”逐步成长为一位有胆有识、视野开阔的“船长”。无论水手还是船长,勤奋开拓、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始终是他生命的特质。
在东电一公司工作的26年间,王清文转战南北,内蒙古元宝山、广东沙角B、大亚湾核电、河南鸭河口、山东章丘都留下他坚实的足迹。他以能干、苦干、敢干著称,常常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建设河南鸭河口项目时,他阑尾手术7天后就到工地,昼夜在现场指挥,困了、累了就坐在凳子上打个盹儿,从那时起,他有了个绰号———拼命三郎。
提起王清文在东电一公司的几件大事,那里的职工至今记忆犹新:东电一公司成立50年没得过鲁班奖,王清文任总经理时得了一个;东电一公司成立以来没有固定办公楼,王清文带领大家建了一栋……
2002年1月,王清文担任铁岭发电厂厂长。他带领干部职工实施“走出去”战略,任职第一年,企业由亏损6000多万元到扭亏赢利6000多万元;任职5年,铁岭发电厂装机容量翻一番,公司利润、年发电量、主营业务收入、企业税金等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职工办公环境、用餐环境、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铁岭发电厂成为华电先进企业。
至今,铁岭发电厂职工还能说出在哪里最常见到王清文:行政楼———煤场———锅炉零米———12米运转层平台单元控制室———网控室,然后回到行政楼参加生产早会。每经过一处,王清文都要问职工,煤质怎么样?发电量如何?煤耗、厂用电率多少?只要不出差,利用每天早晨45分钟时间,王清文掌握了生产现场第一手资料,让职工感受到他时刻和大家在一起。
辽宁华电检修公司的职工还记得,2003年,众多发电企业在观望中徘徊时,铁岭发电厂已经完成了“三标一体化”认证,取得走向市场的通行证,并开始初步尝试。截至2006年底,铁岭发电厂职工的足迹遍及全国6个省份,收到来自华能鹤岗发电公司、华电东华热电公司的两份嘉奖令,创下大唐七台河公司、华能井冈山电厂外包工程唯一“零违章”检修队伍的记录。
作为党的十七大代表、企业领导,王清文深知肩负的重任。他在接受采访时说:“以牺牲能源、环境资源为代价换取的经济增长只是一时经济数字的增高,留下的却是长远的危害和隐患。”为建设绿色发电企业,王清文带领职工在减少灰、水、气“三废”排放上大做文章,大力实施循环水加酸、加阻垢剂联合处理和锅炉燃烧器等改造工程。如今,铁岭公司机组除尘效率达99.7%以上,年节水300万吨、减排废水200万吨,各项指标均符合环保要求,企业多次受到省(市)环保部门的嘉奖。
2007年11月,王清文受命担任华电辽宁分公司总经理。多少个不眠之夜,王清文仔细研读,反复论证,结合集团发展纲要,制定辽宁区域发展规划。他带领辽宁区域干部职工促成了华电集团与电网公司在辽宁的合作,2009年10月成功收购丹东东方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了华电在辽宁的跨越式发展。
经过几年发展,今天的华电辽宁区域管理10家发电企业,总装机容量538万千瓦,拥有总资产220亿元,形成了华电在辽宁区域火、核、风、热多种电源项目共同发展的格局。
“我不敢去想,更不敢去想他面黄肌瘦跑收购的场面,想起来就有一种想哭的感觉”
与王清文共过事的人都说:“和他干工作很辛苦,但有成就感。”人们不会忘记,收购丹东新能源过程中,王清文经历着怎样的心路历程。
2008年3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规范电力系统职工投资发电企业的意见》,对职工持股的发电企业要求1年内全部予以清退或转让,发电企业可以优先回购。多家企业盯着这个难得机遇,跃跃欲试。王清文心里盘算着,一边调研,形成翔实的调研报告,多次向集团公司汇报收购思路,一边多方联系,找省政府和电网公司,讲优势、谈规划、话前景,终于使华电金山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一举拿下丹东新能源的收购权。
在收购的日子里,王清文像枚高速旋转的陀螺,与财务顾问、律师、会计师、评估师反复沟通,从价格、人员、资产并入形式上策划和磋商。“拼命三郎”的工作作风影响了所有人,下班时间到了,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在单位睡个囫囵觉成了家常便饭。回想那时的情景,金山能源公司财务部职工洪雁说:“收购那段时间,我们有一个多月没回家。”
丹东新能源是由职工持股的公司,持股人数达2280人,其中离退休人员就有1100人。由于该公司分红效益可观,几十名老职工坚持不退股,超负荷的工作量连同巨大的压力再次向王清文袭来。面对这块硬骨头,王清文和公司副总经理邱国民一家一家地到老职工家中拜访,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结果,他打动了所有持股人,最终完成全股收购。
那一晚,他大喝了一顿。
邱国民深有感触地说:“收购的工作最艰难,压力最大,我现在都不敢去想,更不敢去想他面黄肌瘦跑收购的场面,想起来就有一种想哭的感觉。”
由于多年高强度工作,王清文的身体严重透支。2009年12月初,他开始感觉身体不适,但由于刚刚完成收购,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他没有到医院检查,吃点感冒药就坚持上班。两个月后,他实在坚持不住才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胃癌。当得知检查结果时,他超乎寻常地冷静,乐观地对看望他的同事说:“离目标越来越近了,再加把劲就能完成,我最希望的就是让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2010年2月,王清文做了胃部切除手术。治疗修养期间,他仍然关注公司的经营发展,病榻上经常登陆公司办公系统阅读文件,与班子成员交流工作。华电集团公司总经理云公民、党组书记李庆奎等领导多次看望王清文,希望他放下工作,好好休养,可他却说:“单位事多,我闲不住,干起工作来心情会更好些。”
2010年10月,感觉身体稍微好些,王清文重返工作岗位,迅速投入工作。在随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他组织召开和参加了多项专题会议,提出了辽宁区域下一步工作思路。在2011年1月召开的工作会议上,他充满激情的讲话,根本看不出是个病人。
为解决困扰上市公司的股权问题,2011年春节后,王清文带病跑省政府,拜访股东方,与相关方沟通协调。本来胃病对饮食的要求非常严格,可为了尽快解决问题,他经常加班加点,不按时就餐。今年3月的一天,为了向一位省政府领导汇报工作,他坚持到晚上9点多才回家。由于身体不好,加之辛苦奔波,王清文显得愈发消瘦。辽宁省能源投资公司董事长看见他心疼地说:“王总,我看你脸色不好,要注意休息呀。”
经过不懈努力,股权争议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当“解决股权专题会议纪要”摆在王清文面前时,他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连续超负荷的工作,身体再次发出了危险信号。今年4月25日,王清文因发烧再次住进医院。
能让大家想念的人,一定是有人格魅力的人,一定是给予别人福祉的人,一定是踏踏实实做事的人
王清文建电厂有一套,搞发电有一套,管人更有一套独特见解:干部是一面旗帜,任用干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我们要让干成事的得到地位,让想干事和能干事的职工看到希望。刚参加工作一年多的小伙子杨峻峰做梦也没想到,因获得省公司电网调度自动化专业技能大赛冠军,被破格提拔为技术员,这在铁岭公司还是第一次。集控运行单元长任海东,因多次获得厂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被优先提拔为中层干部。王清文在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对企业发展的作用,他大胆起用有一定经验的管理干部充实到政工岗位,激活政工队伍活力,丰富他们的工作经历,也增强了他们敢于担当的勇气和能力。当一些支部书记转到行政岗位后,都感慨角色转变的收获,打心眼儿里感激和佩服王清文。
金山能源公司党组书记黄沈阳和铁岭公司原党委书记宋超翼不约而同地谈到一个细节,就是在和王清文搭班子时,每当遇到公司重大问题需要交流意见,王清文不是打电话或者在自己办公室沟通,而是主动到书记办公室面谈。
宋超翼回忆说:“善于学习、严于律己、谦虚豁达是王清文事业成功的一大特点,遇到问题时他总有办法解决。我们一起出差等飞机时,他就抓紧时间看书。他在病床上还在学习《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历次党委中心组学习、先进性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的学习笔记,他记得最认真。”
辽宁分公司的几位“元老”至今还记得“老三篇”的故事。在跑项目、谋发展没有眉目的几个月里,大家信心不足,产生了懈怠情绪。王清文出人意料地组织大家坐下来一起学习毛泽东同志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和《愚公移山》“老三篇”,并一字一句地念《愚公移山》,他鼓励大家:“只有想到才能做到。项目无人施舍,需要努力争取;项目不能等待,需要奋力抢拼。办法总比困难多,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提起王清文的为人,大家一致评价:节俭、自律、仗义、豪爽,像朋友不像领导。
在职工眼中,王清文不仅是一个有远见的实干家,更是一个职工信赖的当家人。他建立了一系列加强管理节约成本的制度措施,带头严格执行。铁岭公司的干部职工总能记起:机组大修没达到全优,他自罚了7000元;办公用纸他要求双面打印;巡查现场时,发现长明灯,他一盏盏地关掉;碰到细流水,他随手拧紧龙头。
王清文做人的标准很高,但个人生活的标准却很低。他任东电一公司副总经理兼鸭河口分公司经理期间,手中掌管上亿元资金,为了省钱,他却住在一个简易的铁皮房子里,那里夏季闷热得像蒸笼,冬天阴冷得像冰窖。他坚持同职工一起排队买饭,从不吃小灶,碰上工作忙的时候,一碗饭、一份咸菜、一袋方便面对付了事。给他开过车的司机回忆说:“同王经理出差,又苦又累,啥也吃不着,啥便宜吃啥。”
作为企业主要领导,手握权力,他带给亲人和朋友的是太多的委屈。许多经销企业托人找到王清文推销设备,王清文说:“卖给我们设备可以,但必须做到一要合格、二要降低10%的价格。”有的亲戚不理解,说“别人能办成的事为什么我就办不成。”王清文一句话:“就因为你是我亲戚。”
在王清文的内心世界,永远有着对亲人最柔情的一面。他曾不无感动地说:“这么多年,我最对不起的就是家人。女儿小的时候,很长时间才能见我一面。有一次,她看见我时都不认识我了,吓哭了。”当妻子心疼地劝他:“咱不干了行吗?我和女儿什么都不要,就是希望你健康,就需要一个完整的家。”这位生性刚强的汉子感慨地说:“我这辈子亏欠最多的就是家人,最大的福气就是摊上了一个好妻子。”
王清文把对亲人的爱与痛收在心底,却把对职工的每一点难处苦处时刻放在心间。他经常深入一线调研,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建议,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大家不会忘记,是他要求给发电运行职工监盘用的椅子增加坐垫,是他督促解决零米值班室噪音大的问题,是他为职工建起自助式食堂,是他帮助困难职工子女解决了就业问题,是他投入精力和心血改善了职工住房条件……近期,白音华等7家单位的干部职工总念叨着一件事,是王总和班子成员为他们争取到了企业年金,改善了原有单一的养老保障体系,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能让大家想念的人,一定是有人格魅力吸引别人的人,一定是给予别人福祉的人,一定是踏踏实实、堂堂正正的人。”金山能源公司总经理金玉军深有感触地说。
如今,王清文怀着对未尽事业的无限牵挂悄然离世。大家怀着沉痛的心情为他送上最后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