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世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399699750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1年03月08日

平息叛乱

发布时间:2011-03-08 10:19:32      发布人: 孝行天下
        宋景和元年(465年),湘东王刘彧杀前废帝刘予业自立,是为宋明帝。刘子业众弟起兵拥立刘子勋反刘彧,四方州郡亦多背叛朝廷,宋明帝的统治地位岌岌可危。
  在此之前,宋孝武帝刘骏死时,柳元景与太宰江夏王刘义恭、尚书仆射颜师伯受遗诏辅助幼主刘于业。但刘子业自小性情凶悖,柳元景等惧祸,暗地里谋划立刘义恭为帝。结果事情败露,柳元景及其子孙亲族在京城者皆被杀害,柳世隆因在外为郡守得免。宋明帝即位,为柳元景等翻案平反,并追加赠谥。
  柳世隆感激宋明帝为其家族申雪,故在此时率上庸郡兵响应朝廷.上庸兵被叛军击溃,柳世隆逃匿于民间。
  叛乱平息后,柳世隆反朝任尚书仪曹郎。刘彧嘉奖他的勤王义举,提升他为太子洗马。其后,柳世隆陆续担任越骑校尉、通直散骑常侍,并出任巴西梓潼(今四川涪县)、南太山(今江苏境内),东海(今江苏涟水县西)等郡太守,累迁至晋熙王安西司马、加宁朔将军。当时齐武帝萧赜为安西长史,柳世隆与其交往甚密。
  宋后废帝元徽二年(474年),萧赜奉召入朝,临行推荐柳世隆接替自己为安西长史。第二年,武陵王刘赞任郢州(今武昌)刺史,柳世隆遂转任武陵王前军长吏,江夏内史,井代理郢州事务。
  宋顺帝刘准升明元年(477年)十二月,车骑大将军、荆州刺史沈攸之反。闰十二月(487年1月),叛军5万余众自江陵东下进逼郢州,将顺流而下建康。沈攸之心怀反意,朝廷早有察觉,且令州郡预作防备。因此,萧赜入朝时曾嘱咐柳世隆“攸之一旦为变,焚夏口舟舰沿流而东,则坐守空城不可制也。虽留攻城,不可卒拔。卿为其内,我为其外,乃无忧耳。”意要柳世隆一旦遇变,定死守郢州,拖住叛军。此时柳世隆见沈攸之军欲舍郢州而东,急忙派军于西渚挑战,有意激怒沈攸之,诱其攻打郢州,以实行与萧赜预定的战略。沈攸之本来认为郢州小城不值一攻,被柳世隆一激,果然中计,盛怒之下令所部诸军“登岸烧邑,筑长围攻道”,昼夜攻城不止。郢州守军在柳世隆指挥下顽强抵抗,叛军屡屡被打退。与此同时,萧赜派出的桓敬,陈胤叔、苟元宾等所率八军,则屯兵西塞,等待歼敌的时机,平西将军黄回统率的征讨大军也已进至西阳(今湖北黄冈),且正溯江而上,步步逼近。叛军久攻郢州不下,军心动摇,逃亡者日渐增多。最后,沈攸之部下主要将领司马冠军刘攘兵也率部烧营而去,降入郢州城中。沈牧之仅率数十骑逃向荆州,途中为华容县民捕杀。沈攸之一死,荆州叛军残余很快亦被讨平。
  在这场战争中,柳世隆“固守郢城,克挫巨猾”,遏止了沈攸之军东下势头,为朝廷调兵平叛赢得了时间,可谓“超越前勋,功著一代”。战后,柳世隆以功被宋顺帝征入朝中,拜为侍中。不久又被提升为尚书右仆射,封贞阳县侯。后来柳世隆又出任吴郡(今苏州)太守,因母丧守孝去职。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