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是我们的老师”
1983年,已经在运动医学领域成就斐然的曲绵域又面临了一个新的人生转折点:担任北京医科大学校长。他是北医第一位行政、业务“双肩挑”的校长,每周回所里出一次门诊、查一次房、做一台手术,是曲绵域给自己定下的“规矩”。不管走到哪里,他都离不开他的“家”,那里有他牵挂的病人。
曲绵域常常告诫所里的年轻人,“医生要诚心诚意向病人(运动员)学习,他们是我们的老师,有些伤病的治疗经验是运动员冒着生命危险创造的。”著名举重运动员陈镜开胸腰部有4个椎板骨折,当时大家都认为有此伤者就不能当运动员了,可陈镜开伤后却6次打破举重世界纪录!这是禁区的突破。自此,他们为举重、体操、足球守门员、羽毛球等患有此伤者开了训练和比赛的绿灯,不少人还拿到世界冠军。著名举重运动员黄强辉因意外损伤,造成颈椎第一节脱位达9mm,全身瘫痪,一般情况下,这种损伤必须手术治疗。曲绵域率领专家组经过反复分析、论证,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用牵引和石膏固定法,几个疗程下来,黄强辉奇迹般地康复痊愈了。
一个又一个世界冠军诞生了,一个又一个医学奇迹出现了,幕后英雄曲绵域却说:“我们运动医学医生的成功是运动员拼出来的,是他们用血肉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实例;如果没有运动员们的支持和配合,我们无经验可拿,也没有他们积累的第一手资料可用,我们是‘拿来主义者’,运动员才是真正的胜利者。”
曲绵域教授的门诊挂号费现在是200元,按照他的资历和身份,这个价格并不高,他却一直为此耿耿于怀,医院要给他提高到300元一个号,也被他谢绝:“我和老伴都有退休工资,孩子们也都有自己的工作,不缺这个钱。挂号费太高,有的病人可能就没有办法来看病了。做医生,必须考虑病人的经济负担。千万记住我们治疗的是一个‘社会人’,要尽可能地为国家省钱,为病人省钱,否则将使得医疗不是脱贫而是造贫。医患关系本来就不应当是买卖关系。‘无德不医’这是做医生的根本。”
在曲绵域心中,一直坚信运动医学应当是为所有需要医疗帮助的人服务的,不论自己面对的是著名运动员,还是普通百姓。1988年,运动医学研究所向公众开放,全国各地的患者都慕名前来求治,近年来每年手术量均达到3000多例。面对每一位患者,曲绵域都同样的耐心细致,从发病机理、如何预防、怎样服药、怎么锻炼,他都详细交待,有时候还画上示意图进行讲解,使病人一目了然。他说:“利用简单的示意图和通俗的语言向病人解释清楚病情,是一个好大夫的基本功。病人清楚了才能自觉地配合治疗,效果自然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