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晚报前总编杨光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407354670
本馆由[ 孝在天地间 ]创建于2011年12月22日

节日的哀伤

发布时间:2011-12-28 21:21:40      发布人: 孝在天地间

                            节日的哀伤

                              迟淑玲

史铁生说:“死是一件无须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了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杨光的生命在今年的冬至日戛然而逝,这一天是他的节日吗?

    122214:15,正处于郁郁不悦时,董给我来电话,我第一心理反应:是不是又有外地高中同学来京了,要聚会?只听他沉沉地说:小玲,告诉你一个不幸的消息……我问:什么?谁?他说:杨光,走了。我问:什么病?怎么会?他说:心肌梗,突然地。我当即就控制不住,走到卫生间,边哭边问……难以置信,他,怎么就突然走了呢?当夜,听同事的每一首歌,我都在流泪。23日下午,我从101中学出来路过北大西门,想起他,无限哀伤。

    23日晚上收到短信,显示的是杨光的。我惊喜!顿想中午的消息一定是错的,他还活着呢。打开一看:“杨光已去世,出殡日期:1225(本周日)时间:上午九点 地点:长春市隆峰忠孝厅”。这个时候眼泪哗哗地流,抑制不住哭出声来。他真的走了,而且似乎是在邀请我们参加他的葬礼。于是,我马上决定第二天去长春,送他一程。周六买了15:33的动车票,没有细问也没有看火车站名。下午就笨笨地直奔北京南站,到了才知道错了。又急忙奔向北京站,转签车票,居然是T271!我还以为这个号消失了呢。怎么就这么巧呢?——85年上大学直至母亲95年去世,我们回去给她上坟,都是坐这趟列车回东北老家的。大学四年的寒暑假,杨光也是乘坐此车回家。

今年的平安夜,我躺在曾经回家必乘的列车T271(只是现在改线从北京到长春再到吉林)里,听着那么熟悉的咣当咣当声,回忆着那个时代——回家坐硬座,回京是半夜上车,拥挤摇晃着找座位、问人家哪站下车;回忆起大学四年来往于师大、北大的走动与联系,杨光来找过我们,我们也去看过他,我们还时常通着信。身处在“曾经”的车厢里,往事模糊又清晰地像电影过往着……

圣诞日凌晨4:42,列车到了长春。我呼吸着长春寒冷的空气,心也冰凉——杨光走了。父母去世后,我很少回家乡,但只要回去在长春转车时,每每都要找杨光。今后再来长春,还找得到他吗?这个城市已经没有了他。在旅馆的饭厅里,见到了认识的和“不认识”(高中理科同学,没有说过话)的老同学,有的真是毕业26年没有见过面。大家都是为了杨光而来到一起,寒暄中隐含着一种哀伤……

    到了殡仪馆,又见到另一些老同学,默默地相认。看到了他的妻小马,原来那张美丽的脸变得灰土土的,原来总是比较讲究的外表,已经变得不修边幅,可想她承受何样的打击与悲痛。追悼会开始,我们进了大厅,里面已经是满满的人。追悼会很隆重,吉林日报报业集团、其他媒体、宣传部门等领导到的不少。领导宣读了他的生平事迹,充分肯定了他的为人与工作。看着他,安静地躺在那里,像是睡着了,他累了吗?想好好地休息吗?“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因为人多,反复了许久。亲朋和好友,含着泪,恋恋不舍地争取多看他几眼。从此,我们和他真的是永别了……

    结束了仪式,吉林日报社招待我们吃饭,大家围坐在一起,沉默地伤感地哽咽着吃完了这顿饭。我走向小马,轻轻地拥着她——就想抱抱她——给她以温暖和能量,希望能帮她走出失去他的悲伤。她很坚强,女儿也是(彤,长高了,也瘦了,面孔更像爸爸了)。遗憾的是,匆忙中,没有找找杨光的弟和妹,也没有和女儿单独说说话。听说他的母亲年迈,今年接受两次致命的打击——6月份失去老伴,现在又突然间痛失心爱的长子,已经神智受伤,无法参加这个仪式。

    想当初,他是我县文科状元,平时考试,他总是钉子一样地稳居第一。我们文科班考到北京只四人,经常来往走动,比较亲近。大学期间,他还去过我的老家,我带他一起去了山上的房子,我老爹高兴得用一个小苹果(那时确实没有什么)招待了他。后来我们两家一起活动过,他们来北京,住过我爱人当时比较简陋的单位。我们两家六口人一起在清华园附近的阳坊涮肉馆吃涮羊肉,一起爬过香山,记得他吸烟很勤(和我爱人差不多),吸到半截就扔,一小会儿又吸新的。有一年,小马从英国回来,他来京接她,我们也见面了,小马给我儿子带回英国的文具。2003年,我们去长春,他安排车,他的妻女陪我们三口游玩净月潭。2008年春节,我们在县城和其他同学一起聚过,有他们夫妇。大年初几,我家三口从长春去哈尔滨,晚上他执意送我们上火车,还给我们买了吃的(忘了是什么),好像还送我爱人“老人头”腰带。这次,是我们见的最后一次面。2009年暑假,我短信告诉他我们师大中文系搞了毕业20聚会,他说他们北大中文系也欢聚了,而且还到了南方一游。记不得哪一年了,我和朋友在首体看童安格的演唱会,我给他打电话,让他听听现场,他激动地说,仿佛回到了大学时代……

    前些日子,我还在想,鼓动他召集高中文科班聚会呢,因为毕业26年从来没正式聚过。前几天,我还好奇,上百度搜索熟人的名字,也搜了他的名字,可是他的名字太多了,于是就草草结束。记得还给他发过问询的短信,好像两次,不知道为什么他没有回。我还纳闷,是不是他的手机号变了呢,以前他是见信就回的呀。这次,这次,他为什么不辞而别呢?

    今天上网看到了一些纪念他的文章,很感人,也让我更多地了解了他的大学时代与工作状态。我们都知道他的种种的好,都在深切而痛苦地怀念他。晚上,流着泪看完了他妻小马的长文。小马朴素地记录了他的过去、他的好、他的家、他的工作以及他们俩的生活与感情,他们一路相伴走来,很不容易啊。这篇文章一定是小马通宵不眠,流泪写到天明吧?我越发为她的身体而担忧了!

同班考出来,同学中文系,四年的走动与通信,这些年来时常不断地联络与问候;两个家庭曾经在一起愉快地活动过,我爱人和他对彼此都有很好的印象(他手机里还存着我爱人的号码呢)。所以每每想起他和他的妻女,就会感到一种自然地亲近与温暖。不知道有没有天堂,不知道有没有另一个世界,更不知道人真的有没有灵魂、有没有来生,只愿杨光走好走好。更愿他的家人能够尽早走出来,迈过去,平安健康,过好以后没有他的日子。

    今夜写出我这三四天的心里和心情,写出关于他的点点滴滴,以此纪念老同学老朋友杨光,纪念今年冬至、圣诞节里的哀伤!

写于20111227凌晨,修改于28日。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