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其兴同志遗体火化
2011年2月10日 天堂公墓纪念网
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忠诚的爱国民主人士,第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原副主席,中国侨联原副主席,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黄其兴同志的遗体于昨日火化,市党政领导同志沉痛送别。
黄其兴同志逝世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张高丽,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主席韩启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李建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志珍,吴阶平、王文元,国家电监会主席王旭东,中国侨联主席林军,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兴国,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罗保铭,市政协主席邢元敏等通过各种形式表示哀悼并对家属慰问。
送别室里悬挂着黄其兴同志遗像,横幅上写着“沉痛悼念黄其兴同志”。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和中国侨联向黄其兴同志敬献花篮。黄其兴同志的遗体静卧在鲜花翠柏丛中,遗体前摆放着黄其兴同志夫人马淑芬及子女敬献的花篮。
下午三时,在哀乐声中,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肖怀远,市委副书记何立峰等市领导同志缓步走进告别室,向黄其兴同志的遗体三鞠躬。随后,与其家属一一握手表示慰问。
黄其兴同志,云南昆明人,1929年5月1日出生于越南海防市一个爱国华侨之家。1948年在云南五华文理学院外语系学习,1949年到法国巴黎湘雅化学学校和法国百艺学院应用化学硅酸盐专业学习,1954年毕业后在法国巴黎水泥厂担任工程师。1955年,他满怀爱国热情,冲破阻力,毅然回到祖国,在中国科学院土木建筑研究所担任助理研究员,投身新中国的建设。
黄其兴在中科院工作的11年间,先后成功主持研制了赤页岩无熟料水泥、耐热混凝土、混凝土速凝剂等新型建材,其中,混凝土速凝剂项目获得全国科技大会奖,为我国建材科研工作和建材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文革”期间,黄其兴同志受到冲击。但他始终坚信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恢复工作后,他积极投身于科研工作,同时还翻译了一批外文科技文献,培养了一批年轻的科学工作者。
1976年,他调到大港油田规划设计研究院担任工程师,1978年任石油部施工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在此期间,他负责组织了多项重大项目的攻关,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是硅酸盐和工程材料专业有较深造诣的工程技术专家,为推动石油工程材料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1987年,他担任塘沽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和其他同志真诚合作,促进塘沽区教育事业取得较大发展。他还积极履行全国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职责,在1989年全国政协七届二次会议上,提交了《建议国家制定〈国旗法〉》的提案,1990年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1991年4月,黄其兴同志当选天津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93年、1998年连任市第十二届、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是第六届、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常委。此外,他还长期担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侨联副主席,九三学社天津市委会主委,市科协副主席、市侨联副主席和名誉主席等职务。他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认真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身体力行,做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诤友,团结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为加快推进本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而不懈奋斗。在担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期间,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为加强民族宗教侨务领域的立法和监督,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指导意见,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殚精竭虑,努力工作。在九三学社中央负责科技服务和对外联络工作,积极开展科技智力支边扶贫工作,为促进边远贫困地区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作为九三学社市委会主委,他团结带领九三学社成员,围绕本市中心工作,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为天津的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较大贡献。
2003年,黄其兴同志从领导岗位退下来直到病重期间,始终关心天津的发展,热心做好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的工作,为天津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公益事业继续贡献力量。
黄其兴同志的一生,心怀赤诚,情系人民,心系祖国。他光明磊落、胸怀坦荡,廉洁奉公、执政为民,谦虚谨慎、敬业务实,平易近人、团结同志,作风正派、德高望重。他是九三学社市委会优秀的领导人,是受到本市各界人士尊重的、有影响的民主党派代表和侨界代表人物。他的崇高品质和行为风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昨天,为黄其兴同志送别的同志还有邵鸿、杨栋梁、史莲喜、段春华、张元龙、邢明军、李亚力、李润兰、王宝弟、李泉山、王文华、俞海潮、刘长喜、何荣林、曹小红、张大宁、田惠光、陈永川、李少平、王世新和房凤友、刘胜玉、杨志华、李原、杨竞衡、王成怀、钱其璈、刘文藩、苏宝琮、李长兴、罗远鹏、潘义清、李振东、王鸿江、张毓环、张永根、杨大峥、邢军、孙海麟、王述祖、梁肃、陈洪江、庄公惠、卢金发、周绍熹、赵克正、蔡世彦、王家瑜、朱坦、陆锡蕾、张柏峰等。
在黄其兴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到医院看望或以不同形式表示悼念的有尤兰田、张桃林、贺铿、赖明、夏宝龙、谢建华、董泽平、臧献甫、散襄军、崔津渡、苟利军、只升华、张俊芳、熊建平、李文喜、王治平、任学锋、谢小军、陈质枫、饶子和、马大龙、丛斌、于世平、刘琨和吴振、高德占、聂璧初、刘晋峰、龙志毅、陈抗甫、郭春原、杨慧洁、曹中南、宋振春、郑国忠、滑兵来、毛昌五、刘曾坤、石坚、白化岭、肖元、何国模、杨辉、陈茹玉、陆焕生、余国琮、张昭若、陈树勋、张好生、张德铨、叶迪生、王德惠、左明、叶厚荣、姚建铨、曹秀荣、王永臣、高翼飞、陶毅民、王立吉、韩恩甲、胡晓槐、方放等。
本市各区县人大常委会,各部委办、区县局、各民主党派、群众团体负责人及黄其兴同志的亲属和生前友好也参加了送别。
来源:《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