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定仕義行感人
上周講述蓮麻坑村民葉維里的抗日事跡,本週介紹另一居民葉瑞山,他講述葉定仕(1879-1943年)的事跡。蓮麻坑逐漸為人所知實拜葉定仕故居榮列香港法定古蹟所賜,在上月中的「蓮麻坑分享會」中,葉定仕三子葉瑞山親臨會堂講述其父的為人和事跡,聽眾無不動容。
葉瑞山強調,葉定仕故居位列本港法定古蹟,最大的意義在於彰顯了葉氏追隨孫中山革命的事跡。葉定仕的事跡鮮為人知,一是因為暹羅(今泰國)同盟會會員在民國初年二次革命失敗後,把整份會員名單投進上海黃浦江中,以免名單落入袁世凱手中;二是由於1947年泰國中華會館大火,所有資料盡燬。細聽葉瑞山介紹其父事跡,葉定仕的形象和事跡才顯明於世。
葉定仕1895年到暹羅謀生,初為裁縫學徒,後開辦服裝廠。由於工作勤奮、手工嫻熟,深受皇室賞識。暹羅公主更對葉氏萌生愛意,1905年下嫁於他。葉氏深得軍方信任,承包暹羅軍隊的服裝生産,得以累積財富、地位崇高。1907年,孫中山建立同盟會暹羅分會,葉定仕出任會長,儀式由孫中山親自主持。葉氏慷慨支援革命經費,暹羅和越南華僑為歷次革命共捐款8萬多元,葉氏佔了其中的11000元。葉氏更派出300多人參加光復兩廣的工作,辛亥革命成功後,他卻婉拒胡漢民委任他出任的官職,選擇在廣州經營裁縫店。後來葉氏返回暹羅,1934年發生排華事件,國皇愛其才,向他提供官職以保財富,豈料葉氏以中國人不為異國官為由拒絕國皇的好意,以致土地被奪。1936年,葉氏返回香港蓮麻坑故居,大宅是1908年倣照中山先生的翠亨村故居而建成的。幾年後香港淪陷日寇,葉氏早已千金散盡不復來,一家六口每天只獲配給一斤米,他難抵飢餓,1943年餓死在大宅內。
葉定仕一生為中國革命而散盡家財,最後因無財而餓死香港蓮麻坑,身為中國人和香港人,能不記得如此義人嗎?其故居榮列法定古蹟,意義非凡!欲詳細了解蓮麻坑歷史和葉定仕事跡,可參考「共融網絡」出版的《蓮麻坑:人、物、情》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