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异故是连载—玉环岛故事二则(图)蒂尕
1)金簪换玉还
玉环岛(县)的名字究竟从何而来,根据史料记载中有不少版本,民间中流传最广的要数 “金暂换玉环”的故事,因这故事最贴切,最符合情理,也最合乎逻辑,而且还挺美。
故事要从雍正五年(1727)年八月的一天说起。那段时间汉阳柏泉老屋湾,迎来空前绝后的闹热,就连久住汉阳府城三槐里的张伯琮、张叔珽兄弟,也预期赶回老宅,庆贺宗室祠堂的落成。
那段日子里,整个张氏家族人人喜笑颜开,如同过年一般。人们欢欣雀跃奔走相告,相邀结伴涌向老屋湾,挤进新修落成两院三开间的“宗室祠堂”。大伙前往瞻仰先祖们的丰功伟绩,祭拜先祖灵位,奉上各自带来的食品(供果)。
大堂内高悬历代皇帝所赐御匾,嘉庆所赐的《八省明宦、五世乡贤》挂在正中央。二堂内供奉着伏二公、文炽公、世裕公、思江公、思淮公等诸先祖神灵牌位。两侧厢房存着先祖们所著的书籍、文稿。所藏书籍数量多,涉及面相当广泛,超出常人的想象。石翁、石马、石羊、石鼓、石香炉等祭品一应俱全。大门外的那对石狮昂首挺胸目视远方。
庆贺“张氏家族通祠”落成的喜悦还未降温,朝廷又派人送旨:待叔珽接诏后方知,朝廷所表彰的是,老二(仲璜)家的老九坦熊。只见报子在堂前高声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授封张坦熊为‘通议大夫’记录一次,赐镏金横匾一块;同时御赐‘喜雨亭墨刻’一件,并将名字录入“名宦祠”,永授百姓香火,钦旨”。
朝廷派来的报子(报喜人)刚宣读完毕,浙江报子上前来报道:“仁和县为张县令的塑像已落成,供祀于安乐山上;同时建造“惠民亭”一座,立于下杭镇供人们瞻仰”。
一时间张家大院喜讯不断,报子鱼贯而入。乐得堂前上坐的伯琮(大伯)、叔珽(三叔)喜笑颜开半天合不拢嘴。叔珽在高兴之余,不免升起一丝惆怅,心中暗暗念道:“二哥呀(仲璜)二哥,坦麟、坦熊如今这般荣耀,你何成看到哟!”坐在一旁的大哥伯琮,看出三弟瞬间情感变化和心思,不禁产生几分伤感,竟黯然泪下。在一旁的程氏夫人轻声提醒道:“大高兴的日子,你怎么啦!”这才让伯琮从悲哀中缓过神来。
在几茬报子中,有茬是坦熊自己派来的,他们是专程回来接自己家眷的衙役。这两个接家眷的衙役,等所有报子宣读完毕,领赏歇息后,便恭敬上前,毕恭毕敬向端坐堂上的伯琮、叔珽行礼道:“按张老爷吩咐,特来老里接老爷家眷赴仁和府署……”,没等那衙役说完,叔珽说道:“这次坦熊要上玉环,听说那海岛很美,岛上的山不高而精巧,潭不深而清澈,地不广而肥沃,美轮美奂宛然世外仙境。听说这岛的名字和侄儿坦熊有关?”那衙役不慌不忙上前进一步回答道:“回禀二位老太爷,确有其事,那是年初王夫人手上发生的事情,很快不胫而走流传开来。您连这“金簪换玉环”的事也知道?”
衙役停顿了一会,若有所思说道:“说起“金簪换玉环”那段经历,不能说是巧合,那肯定是天意……”,没等衙役说下去,伯琮插言道:“所说的玉环岛,是不是在温岭外?系浙江府第二大岛屿?”,衙役回答道:“正是”,伯琮继续道:“那就对了,这玉环连同附近的岛屿,近二百多年来,就像没爹没娘的孩子,孤苦伶仃抛弃在大陆之外,朝廷对它那是鞭长莫及无力管辖,倭寇趁机肆意搔扰,大有猖獗蔓延之势。明朝洪武二十年(1387年),海盗倭寇搔扰抢窃日趋猖獗,可是,明王朝却采取退让躲避政策,甚至拿出坚壁清野无奈之举。硬是派兵将岛上居民全部赶往内地(大陆)。还贴出告示:“要求太平(今温岭市)、台州(今台州市)外诸岛上的居民一律内迁不得有误,凡在岛上逗留者,一律按通倭寇处置”。
明朝成化十二年(1476年),倭寇搔扰稍有好转,太平县,台州府等地居民偷偷上岛,开垦种粮。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率二万五千精兵,分乘百艘战船,从金门处发收复台湾。清政府再次下令沿海居民内迁,沿海各村庄一律往内陆迁移30里,空出沿海空旷地区,为备战之用。这样一来那片岛屿,自然更没人管辖了哟。”
伯琮停顿了一会,端起桌上的茶杯,呡上一口茶继续说道:“直到去年(清雍正4年),浙江巡抚李卫奏请皇上收复诸岛,在得到世宗皇帝恩准后,即派侄儿坦熊前往。现朝廷将隶属台州的玉环岛划设为庭,派坦熊兼任该庭同知,负责岛屿的防御、开垦、建设等方面事宜”。
等老太爷说完,衙役接过话题说道:“老太爷果真厉害,我们那里的一举一动,您老人家知道得如此清楚”,伯琮饶有风趣说道:“我乃泉石膏肓,烟霞痼疾,所以知道一点”。两衙役望着眼前这位矍铄的老人,打心眼里佩服。岂知这年,伯琮已是八十四岁耄耋之人。
叔珽见二位衙役一直站着回话,便叫仆人搬来两把椅子,吩咐衙役道:“你两先坐下喝口水,再慢慢将‘金簪换玉环’的故事道来”,二衙役连连称谢。只见那位衙役手捧茶杯,轻轻呡上一口接过话题慢慢说道:“不知两位老太爷到过我们台州没有?那台州、太平一代居民,有相当一部分,祖上在玉环岛上呆过,早就想重返海岛恢复家业,岛上土地肥,抓一把都能拽出油来。周边水域里的鱼,又多又肥,不管你怎么捕捞,总也捕捞不完。一网下去少则几百斤,满网全是活蹦乱跳的鱼,那情景,真的是喜煞人。
周边百姓听说朝廷收复海岛,不知有多高兴,去年又听说张县令接管溜岛,老百姓如同过节一样,奔走相告热闹非凡”。“你说什么?怎么那海岛不是叫玉环,怎么又叫溜岛啦?”叔珽打断衙役的话,不解问道,“您老不知,近二百多年来,人们为了躲避倭寇骚扰,又舍不得岛上肥沃的土地,常悄悄上岛种粮食,虽然靠天收,收获颇为丰厚。久而久之,人们就将此岛叫做作溜岛啦,但,这不是官方的所定的名字哟!”“原来这么回事,你快说说“金暂换玉环””叔珽听后催促着。
衙役话锋一转,接着说道:“说起‘金簪换玉环’,自然少不了主角王夫人了哟!生活在官宦之家的王夫人,其爷爷王泽宏是顺治十二年(1855年)的进士。一家视王夫人为掌上明珠,虽对她从小娇惯,但,从不溺爱。满腹经纶的她,自小就喜爱读三婶娘(张叔珽夫人)江兰的《绮云楼词选》和徐如惠的《厂楼词》,深深被两位三婶娘的才华所吸引,立志长大和这两位三审娘一样,力争做个女中强人。
王夫人随丈夫到浙江仁和也有段日子,但,对于大海却很陌生,这次坦熊带领她上岛围垦,是她头一次临近大海。那天王夫人一走近大海,就被海上美丽的景色给迷住了,碧绿的山林环抱金黄色的沙滩,湛蓝色的大海水天一色,烟波浩淼无边无际。崭新的船队威武雄壮,等待出发的士兵个个精神抖擞,只等张县令一声令下,其奔溜岛……。
张老爷和王夫人所乘的旗舰,带领众船浩浩荡荡向溜岛驶去。高高耸立在碧海蓝天之间的旗舰,坚固的船舷不时遭到海浪拍打,海水受到船舷挤压,溅出一朵朵、一片片雪白的浪花,像云似絮如棉的浪花,非常可人煞似好看。那天的天气特别好,碧海蓝天风和日丽,层林尽染的海水美丽极了。
洁白无瑕的浪花,浇得王夫人心头痒痒的,真想亲手抚摸一下。无奈身处高高的旗舰上,居高临下无法接近。在一旁的张老爷早就看出夫人心思,知道王夫人头一次乘船渡海,新鲜兴奋劲不言而喻。
当船队临近溜岛时,清澈的海水其能见度,骤然提高许多,水中游动的鱼虾,海底长出的各类植被,均一一清晰可见。按耐不住激动的王夫人,小声对坦熊探求道:“老爷,能否吩咐(我们)换乘小船?这样我更便于端详大海,”坦熊看了看天,又看了看海,在这难得一遇的好天气里,让夫人和孩儿们戏耍一下也未尝不可,就吩咐派人放下救生艇,陪着夫人和任蕴和芸等人,缓缓下到救生艇中,与海水来一个零距离接触。在救生艇上的感觉和在旗舰上绝然不同,在这里,伸手就能轻拂蔚蓝色的海水,追逐馋人的浪花。谁知,随波逐流的浪花,始终在你眼前晃悠,不远不近就是无法接近它。王夫人心想,将船再划快点,追上去亲手抓一抓如絮如云、雪白雪白的海浪,那才叫爽!王夫人一时兴起,随口吟诵两句道:
“功成事遂百姓喜,复命收岛建奇迹。
施政行道明四达,皇恩浩荡国土齐。”
坦熊和师爷听后连声叫好,坦熊还补充说到,不愧跟三婶娘"学过"两天的。王夫人红着脸,低声细语回答道:“看你说的,我哪有三婶娘那般才气”,就在她低头说话,同时伸手戏水的瞬间,头上那支漂亮的金簪,扑通一声掉进了海里,起先还能看到金簪在水中旋转下沉,很快就被植被遮挡看不见了。在一旁的随从顿时慌了手脚,衙役们纷纷脱衣跃跃欲试,王夫人连忙制止道:“算了!算了!区区簪子何须劳神费力,更不用兴师动众去大海里捞针……。”
师爷插言道:“夫人有所不知,这些衙役们的水性尚好,他们自小在海边长大,个个是碰海的高手,您就放宽心吧!”“碰海”没等师爷说完,王夫人不解插言问道,在一旁思考问题的坦熊说道:“碰海,这是一专业术语,就是潜到水下去拾海参,那美味可口的海参,都潜伏在海底沙石、崖缝间,碰海人凭借眼罩中的那点空气,和良好的水性,才能下潜到很深的地方,从沙石、崖缝中将躲在那里的海参寻找出来。我看这样吧,你就让他们下水碰碰运气,这样还能看到他们在水里的本领(水性),你就放心好了,今天海面上风平浪静,再说,这里距离溜岛不远,属于大陆架结构,海床不太深。
只见衙役们一个猛子扎了下去,相当一会没一个人露出水面来,这下可把王夫人急坏了,她埋怨丈夫道:“我说不下去捞吧,你说没事,这下可糟了,为了这支破簪子,搞出几条人命来,可就坏了!,坦熊安慰道:“你尽管放宽心,他们个个有,在水下潜扎一两寸香的功夫,要不然如何碰海”。过了一会潜入水中的衙役们,纷纷露出水面换气,王夫人看到他们露出水面,还是大声叮嘱道:“小心点,注意安全哟!”
大约一顿饭的工夫,一个衙役首先钻出水面,快速游向救生艇,将手中东西递给师爷道:“没看见掉下去的那支金簪,这次我确捞起来一支玉环。我想是摸错了水域,要不然不会看不到的。是不是将船掉头划回去……,”王夫人接过师爷转递过来的玉环说道:“划回去也未见能找到,我看算了,再说老爷上岛还有好多事情等待处理,这 ‘金簪换玉环’,是一个好彩头,而且非常吉利,再说,那支金簪换得这样美丽的玉环,我看值!大家辛苦了,都快上来吧”,王夫人边说边催促大家上船。坦熊拿过玉环,看了看若有所思说道:“当年宋高宗南巡至此,也拾到一支玉环,今又拾得一支,好事成双呀,这是个好兆头,预示我们上岛办事一切顺利!我看就将这个溜岛,改名为玉环(岛)吧,好听、吉利、还非常容易记……,”没等张县令说完,大伙一致赞同,在场的人无不为起这名字叫好!很快玉环这名字获得朝廷的恩准,并将玉环岛纳入行政版图,玉环这名字从此也就叫开了。”
2)治世大德自有天助
玉环岛上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段故事, 那是张坦熊带领民众上玉环后的第二年,按原定计划,开荒种地、围垦造田,修筑民居及公共设施,修义学、建祠堂,这些设施逐一完成,初步将玉环建设成理想的家园。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面对宽阔的海域,和对岸倭寇的虎视眈眈,张县令始终放心不下。以往的经验教训告诉坦熊,岛上必须建立一座寰岛的城墙,和配套的防御工事,只有那样,才能免受倭寇、海盗的侵害,让上岛居民真正过上安稳的日子。一个宏伟的计划,就这样在坦熊脑海里应运而生。在这远离大陆的海岛,修建这样庞大的工程,谈何容易,坦熊粗略计算了一下,筑城池所需的石料,就是一个不小的数字,粘合石料的糯米又从何而来?
一天晚上,面对苦苦思考,迟迟不愿上床的丈夫,了解内情的王夫人建议道:“筑城池的石料何不就地取材,岛上的大鸟山、小鸟山上全是石头,足够你用的了。另外,我看这里气候和家乡差不多,何不种上一季糯米”。坦熊一想对呀!我先组织人员开采石头,等明年开春再种上一季糯米,等糯米收获后,粘合剂不就有了,就可以组织人砌墙修筑城池了。这样一来岂不两全其美,坦熊下定决心说干就干。
就在坦熊组织人员制作开采工具,准备上大鸟山采石时,一位鹤眉童颜,仙风道骨的道长,飘飘而至,一进府署大门,就对衙役说,是来要找张贤令下棋。全岛上下正为修建城池,忙的不亦乐乎,谁也没这般闲情雅致,师爷正准备前往阻止,坦熊急忙出面制止道:“尊老爱幼惜老念贫,不要让扫道长的兴,快点将道长请进来,我看忙里偷闲,下棋换脑休息但也无妨”,同时吩咐衙役将围棋拿出来。
就这样坦熊和道长一连下了三天的棋,这三天来,道长什么也没说,专心致志下棋。直到第四天上午,两人对阵布局打劫做眼、围堵绞杀正酣,道长突然将棋盘往旁边一推,开口对张县令说道:“知府大人,我看,围城筑池所需石头之事,你就不用操心了,由我包办全权负责,到时候够你用就是。我只有一个小小的请求,那就是岛上的青山、绿水一律不要去动,确保岛上风水不遭破坏”。坦熊立马答应道:“行!我保证不破岛上风水,可修缮民舍设施总可以吧?”道长说:“只要不破坏风水,你修缮住房设施无妨“。道长看了看棋盘继续说道:“修筑城池所用的石头虽然不少,我看大鸟(郎)山太大,虽然,大鸟山开采运输都比小鸟山方便,但我说不动它为好,用半劈小鸟(郎)山就足够了。”
那道人说完再也不谈下棋之事,起身拂手直奔乐清湾,向小鸟山走去,只见他围着小鸟山转了两圈,然后稳步走上山顶,在那里看了一会后,从口袋中取出墨盒,不慌不忙将墨盒中的弹线拉出,并钉在一块巨大石头上,随后拿起墨盒,转身朝山脚走去,他边走边缓缓放线,一直拉到山脚。只见他左手握平墨斗,同时用大拇指将墨线按在石头上,伸出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将墨线稳稳拉起,就这么轻轻的一弹,只听轰的一声,整个小鸟山立马被劈成两半,靠路边的这一半,随即化成无数大小规格不一的石头,并按规格堆成几座小山。
待坦熊组织人员修筑城池,所用的全部石料,刚好就是那几堆破碎的石头,真的是,不多不少刚好用完,其计算精确度让人为之惊叹。自从修好围岛的城池后,岛上的防御固若金汤,倭寇只能望洋兴叹,再也不敢前来侵犯。
如今在小鸟山上,还保留道人当年开采石头的遗迹,这神奇的故事,引来无数游客前往参观。这里要补充一句,当城池修建好后,人们纷纷猜测道长,是何方来的圣尊,经人们仔细打听,方知,这位生有异象的道长,竟是在西青岭,仙人洞中修炼的道仙——张少霞。
注:1.张坦熊康熙甲子1684年生-乾隆辛巳1761年卒、(按照三修《张氏家谱》),字详男,号郎湖。湖北汉阳人。仲璜四子,坦麟弟。清康熙五十年(1711)举人。初任浙江桐庐县令,调仁和县令,补玉环同知,擢守台州,不久转任天津道。乾隆三年(1738)升任云南按察使,乾隆十六年(1751)去职还乡。
2.王夫人(坦熊夫人)湖北黄冈人士。顺治十二年(乙未1655年)进士王泽宏的孙女。康熙戊辰1688年生-卒?。
3.程氏夫人(伯琮夫人)顺治庚子年(1660年)生——乾隆丙寅年(1735年)卒。
4. 玉环岛是浙江省第二大岛,面积169.51平方公里,人口约17万。位乐清湾东侧,北接楚门半岛,距台州市区南70公里。 1977年完成漩门填海堵坝后,自此与大陆相连。岛上向富山海之利,柚香柿艳,虾贝满仓,四季鱼市不绝,常年绿树茏葱。近年来城镇化发展迅速,渔农工商贸皆十分活跃,为沿海县市经济建设中的后起之秀,有“东海碧玉”之称。
5. 汉阳府城三槐里,据《月庭中玉兰开》诗云:“一枝暂借棲,乃在城南隅。今三槐里在,城西南隅又。”《来青园夜坐》:“寺远钟声细,堂虚琴韵佘。注,左有观音阁,右有府署”。)摘自《徽州府丞张公年谱》.现武汉市汉阳区钟家村三槐一岭、三槐二岭。
6.江兰,康熙丁未年(1667)十一月初八生-康熙丙子年(1696)十二月十一日卒.字淑贞,一字蕙,女,汉阳县人,同县丰乐里张叔珽妻。《厂楼集》《勖夫子读书赋寄》
7.徐如蕙,康熙己未年(1679)生-康熙丁丑年(1697)卒.汉阳丰乐里人,张叔珽侧室,工诗,著有《厂云楼诗抄》。
张坦熊当年所修建的城池?
当年与朝廷往来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