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异故事连载-七夕夜的小士彦(蒂尕)
明朝万历十二年(1583年)七夕,这天丰乐里老屋湾不少邻居孩子待天黑定后,静静地猫在门旮旯里一动不动,期待着流传已久的奇迹出现。出于好奇的小士彦(三岁),也跟着大哥哥大姐姐也往门旮旯里钻,只要他走到哪,那里的大哥哥大姐姐就会出面撵他走,一连钻了几处都一样。受委屈的小士彦跑回家找姆妈,哭诉着问黄氏夫人,大哥哥大姐姐为什么不许我靠近?黄氏夫人没正面回答反而问他道:“你知道,他们猫在门旮旯在做什么?”“那哪个晓得”士彦瓮声瓮气回答道,黄氏夫人将士彦抱起让其坐在腿上,拉着士彦的小手抚摸着,这样一来委屈的心得到慰藉,小家伙的情绪平定了不少。
黄氏抱着小士彦轻言细语讲道:“我给你讲个牛郎织女的故事,这故事,还是在我很小时候,我姥姥(柏泉方言:指曾组母,祖母称婆),就是你的老老家家(柏泉方言:高祖外婆)讲给我听的。那天我姥姥指着那,聚集着密密麻麻星星的天河道:‘你看到天河这边的三颗星,像不像一个人挑着一付箩筐,那颗当中的星就是牛郎星;对面隔着天河,那颗明亮的星就是织女星,旁边的那四颗菱形星座,就是织女丢出给牛郎引路的天梭’这么多年过去了,当时的情景至今我记忆犹新。
黄氏夫人用她那极富亲合力的口吻继续讲道:“在远古时期,我们这里还是广袤的水域,高大的乔木覆盖这里的山林,无数个星罗棋布的自然村撒落其中。在一个不大的村落里,住着一位放牛娃,因父母死得早,姐姐出嫁后,没人疼的牛郎只有与老牛相依为命。人们不知道他姓氏名谁何称谓,大伙都叫他牛郎。一天在牛背上看书着迷的牛郎,不慎从牛背上摔下,重重落在坚硬的石头上,懂事的老牛将其托回家。原本清贫的生活如同雪上加霜。
一向孝悌、勤劳、勇敢的牛郎,早就引起天庭上织女们的注意,最小的妹妹老七对其格外上心。当她看到牛郎摔伤生活无着落,决定下凡帮助他一把。在老牛的撮合下,牛郎和织女结成夫妻,一年后还生了一对儿女。男耕女织的生活,使小两口的日子逐渐红火起来。
织女私自下凡的行为触怒了天帝,就派人下界强行将织女拖回天庭,为了不让织女再回到牛郎身边,划地为牢方式以天河为界,将两人强行分隔开来,从此牛郎和织女只能隔河遥遥相望。在织女据理力争之下,天帝勉强作出了让步,答应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这天晚上让其相会。好容易盼来七月初七这天,牛郎挑着一头是儿子另一头是女儿的两只箩筐,牵着老牛,赶往天河好与织女相会。
这些大哥哥大姐姐们,猫在门旮旯里,就是想听牛郎织女相会时话语。这会你知道他们为什么猫在门旮旯里不动了唦?”“那他们为什么要撵我走”士彦委屈说道
“那是因为你太小,怕你喧闹妨碍他们偷听牛郎织女谈话”黄氏耐心解释道。“那,他们听到牛郎织女说了什么唦?”士彦不解问道,“哪,那容易就听到了哟!据说只有小娃娃猫在门旮旯里,静静呆到圆钟时后,才有机会听到,这里还要加一句,心诚才可能行哟!”“哪那麻烦唦,辛亏他们撵我出来,要不然在门旮旯里我会呆苕。”小士彦略带诡异地说道“。
小士彦继续发问道:“天河那么宽,牛郎挑着两个孩子,还牵着头老牛,那是么样过河的唦?”黄氏夫人接过话题回答道:“当牛郎挑着孩子牵着老牛来到天河边,被浩瀚水流湍急的天河惊呆了,心里纳闷,不知如何是好,这时一向沉默无语的老牛说话了:‘我将牛皮退下来,你拿它做成筏子,赶快和孩子过河去’。说着老牛真的将全身的牛皮退了下来,牛郎含着泪水将牛皮制作成筏子,一家三口乘着筏子到河对岸和织女会。”
“老牛真的是太好了”士彦插言道“,士彦你看见没,每年七月初七这天,这里的人都要给牛洗澡,将花环戴在牛角上,还会做好多好吃的给牛吃,用多种形式来給老牛庆生,为的是,感激老牛献身的精神”。黄氏夫人边说边起身,将小士彦放下,挪步向厨房走去。小士彦追上喊道:“姆妈,不对!上次您给我讲的,和今天的故事不一样,上次您说,是鸦雀用颈项上的羽毛搭建成的鹊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相会,今天怎么就变成牛皮筏子了?”。“您家说,七月初七那天所有鸦雀聚集天河,原来随处可见的鸦雀,那天一只也见不到,就连平常鸦雀成群的鸦渡,也一只不剩地飞走了。您还说,第二天一亮鸦雀飞回来时,颈项上的羽毛明显有所减少,那是为搭架鹊桥而扯掉的......”。黄氏回头搭讪道:“哦,你说的是这,那是我讲的另一个版本,要说,我们本土牛郎织女的故事很多,故事内容基本一致,但,说法不一,一种说法就是一个版本明白了吧?”看到小士彦不惑的眼神,黄氏改口道:“这样吧,一时半会也说不清,现时候不早了,你赶快回房睡觉去吧,明天抽空再慢慢讲给你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