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追求中国复兴之先驱-范熙壬魂归故里蒂尕字汉阳
范熙壬先生的次子和嫡孙在铜像前合影
昨天(3月25日),近代追求中国共和复兴之先驱---范熙壬的铜像揭幕仪式暨《共和先驱·范熙壬》捐赠仪式,在武汉市黄陂区长乐陵园举行。
该活动由武汉市黄陂区委、区政府主办,中华辛亥文化促进会、武汉辛亥首义研究会、黎黄陂研究会、辛亥革命网等协办,两岸学者及辛亥革命先贤后裔,范氏宗亲代表等130多人出席。
范熙壬铜像高2.4米,由范熙壬嫡五明公司董事长孙范雷出资、佛山铜心源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制作、社会各阶层密切关注下落成。
3月25日与会宗亲朋友
范熙壬(1878-1938年)出生于武汉黄陂区天河街,曾任民初国会众议院议员、宪法起草委员会成员,国会非常会议主席等。1906年,他在留学期间创办了《新译界》,介绍东西论著及政法制度,是清末民初司法体系的理论构建者与实践者、是君主立宪的支持者,共和国宪法的缔造者;是拥戴'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共和革命路上的同路人;是与河上肇先生(日本)一块研究马列,到翻译《资本论》,直至成为中国共产党人。
在《共和先驱·范熙壬》捐赠仪式上,美国《美华论坛》杂志总编辑田长焯说,120年前祖父田庆芬与范熙壬父子是同科举人,两人过从甚密。
范氏宗亲代表和范廻中父子合影
“范熙壬先生在变法、立法、护法上做出了重要贡献,书中展现的一些遗稿,对于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及辛亥革命史提供重要参考资料。”田长焯说。
《共和先驱·范熙壬》全书20章,36万字,100多幅历史图片。该书首次披露了范熙壬少年时期所作《龙舟竞渡赋》手稿,以及其获得两湖书院“金奖”的课卷与考入京师大学堂的“状元卷”,还有范氏起草的吊唁孙中山与黎元洪的祭文、及营救李大钊信函等孤本史料,弥足珍贵。
范熙壬次子范廻中和孙范雷给铜像鞠躬
该书作者裴高才介绍,范熙壬手稿百年间历经了无数惊险。在武昌首义后,范熙壬曾将其与父亲的手稿、善本带到北京保存。后转至武汉,又遭日军炮火轰炸,其数十箱古籍善本灰飞烟灭,仅手稿奇迹般地保存下来。后来手稿、善本又流传到台湾及美国,数次险遭损毁。
范熙壬外孙给外公铜像敬献鲜花
2015年,范熙壬的两岸后人将范熙壬珍藏的四部手书遗稿捐赠给湖北省博物馆。今年81岁的范廻中是范熙壬的小儿子。范熙壬去世时他只有3岁。他说,自己的二姐范亚维和在台湾的哥哥范延中,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日本见面时,一拍即合,决定将回忆中的父亲,恢复到社会层面上来,让共和之光永放光彩。十多年来,在二姐和哥哥的努力工作下,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与两岸众多作家、诗人与学者数十年不断寻找、打捞与抢救,才使父亲的一些史料重见天日。范熙壬的一生,是光明磊落、为民呐喊的一生。他藏书万卷,著书多种,有《敬胜阁集》、《诗文》七卷、,《文心雕龙释义》等存世,可惜《总理遗教三民主义〉曾载于《大公报》《英国文学史》、《各国行政法》、《公权法》等大量书籍手稿毁于兵燹。
范熙壬宗亲后裔朋友代表
“绵延世泽,炳耀纲常。”海峡两岸范氏子孙秉承先哲遗训,将《秀蕻园集》《敬胜阁集》绣梓,并连同遗墨、善本赠予中外图书馆与博物馆,让世人共享奇文史料。今范熙壬铜像落成,和《范熙壬传》付梓,再现了先贤复兴中国的人生轨迹,在瞻仰学习的同时,人们从感性肤浅的认识上,转变为直观的理性认识,耳濡目染先贤的丰功伟绩;使这块被“中国侨联”誉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和园,添加“公车上书”、“辛亥革命”、“金佛朗事件”、“反贿选”、“促进南北政府和谈”、“营救李大钊”。使已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黄陂区,增添为共和国前赴后继的历史内涵和实质。
黄陂区华师附小航天龙城小学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