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县烈士尹灵芝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471720070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23年03月23日

寿阳女英烈——尹灵芝

发布时间:2015-01-23 17:16:51      发布人: 孝行天下

佚名/

 

我在读中学时,正值“文化革命”开始,分配到山西晋北一个偏僻的农村插队。听说附近的寿阳县在解放战争时期出了一个刘胡兰式的女英雄——十六岁的共产党员尹灵芝。她的故事是那样的吸引着我,使我神往心驰。1970年,人民政府将寿阳县芹泉公社命名为尹灵芝公社。赵家垴大队命名为尹灵芝大队。那年农闲时节。我赶了一辆牛车,驶向了通往寿阳的路。

    尹灵芝原葬寿阳宗艾镇东。原埋葬处当时还有一块石碑。由于种种原因,尹灵芝的“革命烈士”称号是在19665月才得到正式追认的。烈士陵园建于寿阳县城北。同年113日尹灵芝烈士遗骨移往园内安葬。纪念馆里陈列着她的生平事迹。

    农村插队生活结束后。一年冬天,在去晋南出差的回京路上,路过寿阳,寒风中,东去的列车在夜色里沿着崎岖的山路缓慢地行驶着。劣制的烟草气味在拥挤的车厢里弥漫,使人无法入睡。车到芹泉。我萌动了今晚下车,明早留下几张“尹灵芝纪念馆”照片后再起程的念头。一位同行的姑娘劝我说:“前些时,台里(指中央电视台)到“刘胡兰纪念馆”拍专题,纪念馆的锁锈的打不开门,是管理员当时用砖头砸开的。民政部门没有钱,很多纪念馆不到清明不开放。你还看什么尹灵芝。算了!以后再说吧!有机会。”

这机会的到来转眼便是十年,直到山西文联出版社编纂“青少年英雄故事”(丛书)的撰稿,才使我再一次踏上了这片养育英雄的土地,重温了那段几人熟知,几人未晓的关于尹灵芝的悲壮的故事。

 

※ ※ ※ ※ ※ ※ ※

 

1947年秋收时节,尹灵芝带领群众回村抢收粮食。 1019日擦黑时分,她又象往常一样偷偷地回村。不料,还是被发现了。尹灵芝想到粮袜员罗世宽还在村里,就万分着急地向村里跑去。她想,一万二千斤公粮都在罗世宽的心里,他可千万不能出事……。

李凤翥带着一营人马,很快地包围了赵家垴。但灵芝带着罗世宽等人还是跑出了村。跑到龙头垴时,几个人实在跑不动了,灵芝只好把他们带进自己经常住的一个山洞。尹灵芝此时的心里想的是一万二千斤公粮。那是大家从虎口夺下的果实,是咱们的人一冬春的活命粮。她凑到罗世宽跟前,严肃地说:“你保管着一万多斤公粮,千万不能露面,我出去顶着。”

敌人这时已追到了洞口。为了引开敌人,保住公粮,尹灵芝解下腰间皮带,拿下两颗手榴弹放在地上。然后,用深情的目光看了一眼洞里的人们,就从容地走出了洞口。

抓住了尹灵芝,李凤翥欣喜若狂。他连夜宴请有功人员。李凤翥对副大队长王唯俊说:“尹灵芝在这一带很有影响。只要她自白了,不仅这里的共产党可以一网打尽,阎长官也会对我们另眼相看。”

王唯俊说:“没问题,一个小女妮子,有多大骨气?只须看看刑具,还不把她吓瘫了。放心吧、我来对付她。”

宗艾镇四十九师师部办公室,满身血污的尹灵芝被带上来了。

“啊,灵芝,坐下,坐下。”

王唯俊见尹灵芝还被紧紧绑着,装腔作势地说:

“哎呀,怎么还绑着?把绳子解开!”

“唉?赵家垴的那帮土财主怎么能下此毒手呢?看看把这么漂亮的姑娘打成啥了,不象话。”说完,王唯俊假惺惺地给灵芝又松绑,又引座,又倒茶。

尹灵芝冷冷地站在那里,不理睬王唯俊。她觉得两只胳膊都火辣辣的,手腕上一道血痕往皮肉里深陷下去。

“灵芝,叫你受委屈了。”

尹灵芝活动了一下手腕,扬起头说:“别来这一套。你究竟要怎么样,就痛痛快快地说吧!”

“把你找到这里来,为不让你吃苦受罪,”

“我谢谢你的好意。”尹灵芝讥讽着他。

“灵芝,坐吧。”

尹灵芝没理他。

“怎么样,还需要考虑一番么?”王唯俊奸笑着。

尹灵芝仍不理会。

王唯俊一看,气急败坏地说:“我就不信征不服你个小女妮子。”

王唯俊一使眼色,匪徒们搬进了各种刑具——老虎凳,火箸、烙铁、竹签、胶绳等等。他绕着灵芝转了一圈又一圈,油腔滑调地说:“我说姑娘,放聪明一点,只要你识相,今天的这一次么,就可以免过去;啊,怎么样?”然后又问:“说,你是不是共产党?”

“我是共产党。”

“枪毙高富保、高润保,清算尹尔温、罗世仁是不是你领人干的?”

“是我领人干的。”

王唯俊一看尹灵芝回答得这么痛快,以为她被刑具吓坏了。说:“你还算聪明。那么,你就把九区的所在地点,谁还是共产党,粮食埋在哪儿,说出来吧,说出来保你没事。”

尹灵芝冷冷地吐出三个字:“办不到!”

王唯俊气坏了,他咬着牙说:“我会让你说的。”

王唯俊把尹灵芝的双腿并拢伸直平放于一条板凳上,又用一根绳子把她的大腿捆上。然後,把她两只手背在身後用麻绳紧紧捆绑在一起。

王唯俊问:“说,粮食埋在哪?”

“不告诉你。”

“文件藏在哪?”

“不告诉你。”

灵芝每回答一句,王唯俊就叫匪徒就给她在脚下加一块砖。

就这样被反复折磨了大半天,尹灵芝才被拖回监牢。

一天饭后,王唯俊叫几个敌兵又把尹灵芝从监房拖到屋里。尹灵芝已经被折磨的不像样子了,全身上下皮开肉烂,青一块紫一块,到处是凝粘着的黑色血斑,身上衣服早已成了条条片片。

刑房里摆满了刑具:一盆木炭火,几把已烧得通红的烙铁,火筷子,桌上几大把供香,两条皮鞭,一桶冰凉的井水……

尹灵芝站了很久,王唯俊走了进来。指着火盆里炭火旁已烧得通红的烙铁,火筷子说:“看看吧,这可没一样是好受的。不要充硬眼子啦,你硬什么,能硬得过火、硬得过铁去?你以为我砸不碎、烧不烂你?以为我收拾不了你?”

“哼!”尹灵芝冷笑两声。

“笑什么,不以为然呀?”王唯俊咆哮道:“把她给我吊起来,给她烧一炷香,先庆庆她的高寿!”

尹灵芝被反绑着,悬空吊到屋梁上了,一个敌兵燃了一把像茶杯粗的长供香,向尹灵芝腋下捅去,眼看着尹灵芝身上被冒着黑烟的长供香燎起一串串的血泡。

“自白不自白?” 

吊在屋梁上尹灵芝对王唯俊大声喊着:“烙吧,我死了也不投降;”

“你的嘴还硬!”王唯俊又在尹灵芝背上燎起来。

只见尹灵芝正吊在空中打着转。

“只要肯自白,马上就放你下来。”

“呸!你这个叛徒”,她大声喊;“要烧要燎要熏要烙,把你的本事都拿出来吧!会有人给我报仇的!”

“用火筷子给我穿!”

……尹灵芝咬紧着牙关,一会儿便不省人事了。

等尹灵芝被用草纸熏醒过来后,王唯俊走近她说:“如果受不了,就说一声,我一向宽宏大量。”

“呸!”尹灵芝把一口鲜血直向王唯俊吐去。

“好!我今天倒要看看是你的骨头硬,还是我的刑罚硬”

李凤翥走过来说:“共产党给了你什么好处,你为什么这样地卖命?”

尹灵芝吐了他一口说:“臭尸烂叛徒,一口痰淹死你个从不塌。”

尹灵芝昏死过去,又被一盆凉水浇醒,王唯俊再换一种刑具继续折磨她……。

十五天,十五夜,尹灵芝天天都经受这样的折磨。忍受各种酷刑的煎熬。王唯俊把各种刑具都用遍了,却没能使一个十六岁的女共产党员屈服。

113一早,李凤翥告诉尹灵芝,今天要在宗艾镇瑞祥寺召开“自白转生”大会、如再不自白招供,就要被处死。尽管自被捕后,尹灵芝就没打算活着出去。但一听说生命尽头就在今日时,心头还是涌起了对生的深深眷恋。此刻,十六年的生活场景在她眼前复现。她回想起自己贫穷而可爱的家,回想起战斗的日日夜夜。回想起自己要当医生的憧憬……!然而,尹灵芝却不得不和它们永别了。她遥望绵绵群山:“党啊,请接受灵芝的最后一次汇报吧,灵芝没给你丢脸抹黑。”她在心底一遍又一遍深情地呼唤着父母:“爹妈呀,等着女儿,去阴曹地府咱还干共产党!”

尹灵芝已被折磨得右眼失明,双耳烧焦,浑身血肉模糊。但当敌人来押她时,她用袖口沾上唾沫擦净脸,用手梳理好头发,然后从容地走了出去。

瑞祥寺的台上,已有两个被绑着的人先在那里了。台中央放着一口铡刀。看灵芝来了,敌人用刺刀刺死了他俩。

李凤翥走过来说:“看见了吧?不自白,就拿铡刀铡了你。”

尹灵芝知道最后的时刻到了,她往前走了一步对台下被赶来的群众说:“乡亲们,不要怕,咱们的队伍马上就要打过来了。”

两三个敌人连忙过来捂尹灵芝的嘴。

尹灵芝猛地推开他们,走近铡刀说:“铡吧,下世我还当共产党!”

王唯俊摆摆手说:“慢着,再给你三分钟时间考虑。”

尹灵芝愤怒地说:“你做梦去吧,再给我三十年时间也要和你们干。”

王唯俊挥挥手:“铡,快铡!”

几个敌人七手八脚把灵芝按在铡刀上,冷不防,她又猛跳起来大呼:“打倒二战区,打倒阎锡山,中国共产党万岁!”

敌人的铡刀按下去了,尹灵芝被铡成了三截……

 

 

    县里一位干部告诉我:当年酷刑审讯和残酷杀害尹灵芝的王唯俊现在(指1990年)还活着。他因为解放太原做过些好事,人民给了他一条生路(可能还是政协委员)。他(指王唯俊)说:“处死尹灵芝以后,我想,共产党得天下是得定了。小小年纪的一个农村女孩竟这么坚强,由这样的人组成的党还有办不成的事吗?”

   我不想去追寻王唯俊的下落,只听说解放后他移居太原安度晚年。至于做了什么好事,天知道。无非是解放大军围困太原时,他被策反投诚了吧。我想这可能也是尹灵芝死后迟迟不能追烈的褚多因素之一。

    拂去历史的尘埃,人民政府已把赵家垴村尹灵芝故居,尹灵芝烈士陵园,南湮村尹灵芝监禁处,宗艾镇尹灵芝监禁处,宗艾镇尹灵芝受刑处,宗艾镇瑞祥寺尹灵芝就义处。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场所开放。

    尹灵芝生前没有留下照片。纪念馆内悬挂着她坐在老虎凳上受刑的图板。图板显然不是大师的手笔。但也形神兼备。杀害尹灵芝的铡刀在馆内陈放着,我似乎感觉到了那上面浸透的鲜血,还有这片赭红色的土地。一个16岁的普通的山村姑娘,她一生都没有离开这片土地,就是近在咫尺的太原城她也没有去过。她不是政治家,她不知道谁是马克思,不懂得“布尔什为克”这个英译名词的含意。但当她把生命义无返顾地交付于人民大众的解放事业、交付于自己崇高的理想时,却表现了一种不惧地狱毒火煎熬、九死不悔的忠诚,并由此迸发出永不熄灭的光华。

永生啊,不朽的英魂!永生啊,十六岁的姑娘!

    ……以后,我再也没有到过寿阳。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寿阳的信件来往也逐渐中断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一年一度的“清明”临近,我不由的想起了红安,想起了龙华,想起了雨花台,想起了歌乐山……想起了寿阳。

    寿阳,我会再来的。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