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伟大善良的母亲
最伟大善良的母亲---黄惠爱,不幸于公历2013年3月21日晚二十时仙逝,享年80岁。
母亲名黄惠爱,那朴村黄品强之长女,廖伯梦之妻,生三男,长男廖文酉,次男廖文遵,三男廖文选。其生于民国甲戌年(1934年)五月十三日已时。
母亲于1952年与父亲结婚,当时父亲刚年满18岁,结婚不久父亲就外出到外村当老师,月工资不到30元。大哥廖文由于1953年3月29日,二哥廖文遵于1954年10月5日、大姐1958年6月13日、我廖文选于1963年7月28日、小妹廖少东于1965年12月5日先后出世,家中大事小事、农活家务活,照管大小孩子等大都由母亲一个人担当,既当爹又当娘。由于当时正处解放初期,又正适逢文革时期,国贫家穷,经济极其落后,吃不饱穿不暖,吃的要凭粮票、穿的要凭布票。有钱有票才能买粮吃、买布做衣服穿。母亲正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一个人担当起养育我们五兄妹长大成人的重担。
母亲和父亲很恩爱,生活互相照顾,工作上互相支持。从结婚到生命结束,时刻都在互相关爱着,其情景令人感动、令人钦佩!
记得父亲到镇龙那良村任教,当时一周6个工作日,星期日晚上班到星期六下午,一周仅有一天的休息。每当父亲周末回家的路上,就直奔自家的地里田头,去帮母亲犁田耕地、种地收割,两人干到晚上19、20时,父亲才先回家安排生活,母亲则再继续干到20、21时才从地里田头依依不舍的回家。
......
五、六十年代,生活极其困难,吃的是一大锅稀粥拌木薯粉,吃起来就像吃香糊,带有浓厚的木薯苦味、很难吃。由于紧靠母亲一人在生产队里出工赚工分养活我们兄弟五人,月口粮严重不足,我们往往吃不饱。为了尽量不让我们挨饿,母亲平时利用生产队中午休息时间,一个人默默地拿着锄头、泥基,到生产队已经收过红薯地、花生地,挖找遗留下来的小红薯、花生,拿回来煮给我们吃,到生产队刚收割过的田里,捡拾遗留下的稻谷,到山上采摘野果、到田间地头采摘野菜、到田头沟里抓泥鳅、塘角鱼、.....,拿回来给我们增加营养。
......
这就是我那勤劳善良的母亲,她为了这个家,为了儿女孙子和曾孙辛劳了一生,却从没有有过半点的回报。都说养儿为防老,而在母亲的心里,生养儿女就是为了承担母性伟大的责任。母亲到了老年还一直照看着孙子孙女到曾孙子孙女,直到母亲自然归世时,她有已有六个孙子、一个孙女,五个曾孙子女、一个准生曾孙子女,我家因此享有四代双全同堂的美誉!
母亲一辈子省吃俭用,为自己的子女长大成人默默贡献自己青春年华。母亲慈祥善良,是东方典型的好母亲,她一生不计较个人得失,忍辱负重,只讲奉献不讲索取。母亲是伟大的,母亲的养育之恩我们永远报答不完,我们铭记在心,永不忘记!
亲爱的母亲,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您的美德、您的奉献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尊敬母亲黄惠爱永垂不朽!
三儿:廖文选 叩头
2013年4月4日 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