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最高龄南侨机工王诗伟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493815135
本馆由[ 孝行天下]创建于2012年02月01日

南侨机工的人生经历

发布时间:2012-02-01 16:19:52      发布人: 孝行天下

  作者:木岚

  “南侨机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个光荣的名字。

  “南侨机工”,在文革中是“里通外国的特务”、“历史反革

  命”、“国民党的残渣余孽”的代名词。

  光阴荏苒,硝烟远去,“南侨机工”的名字已被淡忘。

  南侨机工中的八百名海南儿女,是海南人民的光荣与骄傲!

  每个南侨机工(海南籍)的故事,都是撼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故事!

  硝烟远去,南侨机工的精神永存!

  “南侨机工”产生的的历史背景

  “1939年,正当我们中国半壁江山沦陷日寇之手,沿海港口均被侵华日军封锁之时,新开辟的滇缅公路成为抗战时期中国对外的唯一国际通道。当时,国际援助中国抗战的物资都要利用这条公路输送。在急需大批汽车司机与机修人员之际,在新加坡的南侨主席陈家庚先生号召下,仅数月之间即有9批共3226名南洋机毅然回国参战,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摘自中国作协会员方军在陈毅明、汤璐聪编的《南侨机工抗战纪实》一书的序言。

  富有传奇色彩的南侨机工—王云峰

  “哥哥,你别忘了我呀!我是你亲爱的梅娘。你曾坐在我们家的窗上,嚼着那鲜红的槟榔。我曾轻弹着吉他,为你慢声儿歌唱,当我们在遥远的南洋。哥哥,你别忘了我呀!我是你亲爱的梅娘。你曾在红河的岸旁,我们祖宗流血的地方,送我们的勇士还乡,我不能和你同来,我是那样的惆怅!哥哥,你别忘了我呀!我是你亲爱的梅娘!我预备用我的眼泪,擦好你的创伤。但是,但是你已经不认得我了,你的可怜的梅娘……”。

  一九九九年九月三日,在云南昆明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举办的《英雄与和平》文艺晚会中,一首如泣如诉、婉转哀怨的〈梅娘曲〉(聂耳为田汉所创作的话剧〈回春之曲〉所谱的曲)打动了每个人的心房。

  在《陈家庚纪念馆》中,有一张一个美丽女子的照片,指着这张照片,讲解员娓娓动听地讲一个“当代孟姜女”的故事:六十多年前,一位南侨机工的妻子,从海南飘洋过海,千里迢迢到南洋寻夫。这是一位大户人家的小姐,美丽温柔,平日里养尊处优,因丈夫从南洋回国抗战后音信皆无时,她在烽烟四起的旅途上、在南洋茫茫人海行走了一年,历尽艰辛……。

  这个“飘洋过海南洋寻夫”的故事就发生在南侨机工王云峰身上。

  “王云峰,1916年生。1934年在家乡琼海乡村与阿莲结婚,第二年生下一个儿子。1936年,王云峰从海口(应是海南)漂流过海去了新加坡。1939年海南岛沦陷,妻儿老小在日寇的枪口下挣扎,这一消息传到南洋,激起爱国华侨和热血青年的抗日烈火,1939年8月响应陈家庚的号召,王云峰参加第九批回国服务团,编入军事委员会西南运输第九大队,在滇缅公路上投身抗战运输。1942年5月惠通桥炸断,从此滇缅公路中断,加上太平洋战争爆发、南洋沦陷,他生活无助,便应征到印度参加抢运援华军火,最后转入中国驻印军炮兵团,在印度兰姆伽整训,后参加缅反击日寇战争。1945年,他从印度回到国内昆明,后调贵州继续从事抗战运输工作。抗战胜利后,编入国民党炮兵团,后脱离国民党部队参加解放军。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2年受伤回到祖国养伤,同年复员回到琼海家乡”

  —此段摘自陈达娅、陈勇著〈再会吧南洋〉一书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