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女笑星夏文兰因病医治无效去世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496047050
本馆由[ 尼克号 ]创建于2015年08月17日

著名笑星夏文兰怀念师爷马季先生

发布时间:2015-08-17 15:50:26      发布人: 孝爱天使

近几年,中国相声界走了不少大师级的人物,很让喜欢相声的粉丝们伤感,特别是相声界里程碑式的人物马季先生的离世,更让相声艺术受到了重创。马先生走了,带着他那标志性的微笑走了,他带走了微笑,带走了欢乐,似乎也带走了相声。

有一个网友曾经排出了一个已故相声大师们在天堂演出的节目单,看完之后确实让人感到痛心,眼看着这些国宝级的人物一个个的远离我们而去,相声界的同仁们恐怕就不能仅仅沉浸在悲痛之中了吧?因为我师从姜昆先生,而姜先生又是马季先生的大徒弟,所以我们理应尊称他为师爷!
 
我第一次认识他老人家,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那时的相声艺术可以说是十分“火爆”,那真是无相声不成晚会,无相声难言快乐。1987年冬天,江苏省曲艺家协会等单位在徐州组织了一个相声邀请赛,马师爷应邀担任评委主任,我当时的搭档叫马季江,因为是第一次见面,我就把马季江介绍给师爷,没想到师爷非常幽默的说,“我叫马季,你还将了我一军,你连我都能将,你肯定能获奖”。果然不出马师爷所料,马季江获得了优秀演员奖,也就在那次邀请赛上,徐州的韩兰成幸运的成了马师爷的弟子,当时真让我们好生羡慕。
 
我和我爱人夏文兰刚开始从事男女相声的创作表演时,虽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但生存压力还是特别大的,那时候既有行内人不看好,(仍然还有不少人瞧不上男女相声)也有舆论上的不关注,我们又生活在南方,这条路能走通吗?
 
90年代初,在首届江苏省相声、小品大奖赛上,马师爷看了我和夏文兰创作、表演的《百花盛开》后,大为赞赏,他当时就对我们说,这种既有文学色彩,又比较清新雅致,还不失女性幽默的作品,你们就应该多演,这就是你们的出路。师爷的一番话,让我和夏文兰很受鼓舞,从此坚定了我们说好男女相声的信心。那几年,我们一下子就拿出了好几个作品参赛,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对我们的男女相声表示欣赏和支持的还有刘梓钰、薛宝琨、钟艺兵、戴宏森等一批专家学者。然而,现实情况是男女相声依然生存艰难,我很纳闷,难道那些专家、学者的学问和审美观念存在误区,难道马师爷对我们的支持也只是安慰我们的?
 

后来我才知道,马师爷对安徽的卢小红,广州的邢瑛瑛等不少女相声演员都表示了非常大的关注和支持,这些女演员也确实在一定阶段推出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如《文艺兵》、《悄悄话》、《男兵女兵》等。直到今天,我终于明白了一点,那就是马师爷提倡的什么叫继承下的创新,什么叫创新下的发展,无论是他的《宇宙牌香烟》、还是《五官争功》,都有着与众不同的创新和突破。
 
我有一个搞文学创作的同事,过去,他对相声艺术似乎一直不屑一顾,可是当他在当年的《人民文学》上读到《五官争功》这篇相声时,他立马改变了对相声的看法,甚至有一段时间成为我们很好的合作伙伴。
 
学者余秋雨先生曾经在一次学术讲座中坦言:“马季先生是学者型的相声大家,他不仅让人们改变了对相声的认识,更主要的是奠定和提高了相声艺术本身和从业人员的社会形象和地位,在这一点上,他确实继承和发展了侯宝林大师的艺术思想和艺术主张。”
 
我不知道相声界的同行们听了这番话会作何感想?君不见老先生们都弃之不用的东西,今天有人又当作“法宝”似的耍弄开了。陈佩斯有句名言,从事喜剧的人一定要懂得被别人俯视,但千万别把自己不当人看,否则就什么也不是了……
 
马师爷,您放心,您老虽远离我们而去,但您的艺术还在,您的魅力永存,我相信,即使在天堂里也有您那令人回味的笑声![12]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