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十三上灯日的发展-
大年初十三上灯日习俗---
客家作为汉民族中的一个支系,其民俗文化具有一定独特性,“上灯”习俗就是其丰富多彩的民俗中的一种。每年正月元宵节前后,凡宗族中有“添丁”(即生有男孩)的,都必须在祖祠上厅、祖宗灵位牌前方挂上一盏新灯笼(谐“新丁”),以此向祖宗传达添新丁之喜讯,又称“挂灯”、“吊灯”。
上灯习俗融合信仰民俗、节日民俗、人生礼仪民俗等各种元素,过去在赣南、闽西、粤东一带广泛盛行。现在上灯习俗仍有所保留,其中以粤东兴宁、河源忠信为代表,两地的灯本身就极具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 上灯:崇宗敬祖说上灯融合民间信仰因素,是因为它是以“添丁”为中心展开的祭祖活动,与祖神崇拜密切相关,反映了客家人崇宗敬祖、慎宗追远的思想。上灯必须在本姓本族祠堂或香火厅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