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仙斋--桑建文先生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533830060
本馆由[ 刘家胡同 ]创建于2013年11月08日

我的父亲

发布时间:2014-04-04 13:26:26      发布人: 刘家胡同

我的父亲桑建文,生于1941年,原籍江苏省江都镇。父亲在家里排行第三。父亲幼年时聪明伶俐,上小学和中学期间,都是学业上的佼佼者,也是活跃的学生干部。父亲大学就读于江苏师范学院数学系,毕业后来天津工作。父亲先后任职于丁字沽中学,红桥区教师进修学校,红桥区教育局,西青道中学,红桥区政府。在接近四十年的教育生涯中,父亲教导过学生,培训过教师,进行过教育教学的研究工作和教育的行政领导工作。


父亲留给我的一大财富,就是对工作的认真精神。父亲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无论任何工作,都全力投入,做到竭尽所能,问心无愧。父亲在担任教师期间,无论教导学生,还是培训教师,都能把课讲得头头是道,有声有色。学生们上桑老师的课,从来不会觉得枯燥厌倦,课堂气氛总是生动有趣。许多学生日后和父亲成为终生的朋友。


父亲之所以能够把枯燥的数学讲得绘声绘色,在于他有很强的钻研精神。他一直不断学习,提高业务水平。他也不满足于对问题的一般性回答,而是要继续摸索,总是探究是不是有更好的方法解决问题。父亲曾经做过很多研究,搜集过很多资料,完成了一部《初等数学一题多解》的手稿。遗憾的是,在八十年代中,出版社曾有一道禁令,限制学生习题集类书籍的出版。受到这个禁令影响,父亲的书没能从手稿变成铅字。父亲杰出的教学成绩,体现在他得到的许多荣誉奖励中。学生们对他的尊敬,在毕业后许多年依然保持。


父亲在九十年代后,工作调动,进入教育局中学科,开始从事行政领导工作。父亲有认真的精神,也有好强的性格。每年七月小升初录取和中考招生期间,都是他最忙碌的时候。工作强度达到夜以继日的程度。在中学科工作一段时期之后,父亲又担任了中学校长。在中学校长任期内,他不仅紧盯教学质量,也注重学校资源合理利用。他想了很多办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待遇。之后,父亲调任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在那个时候,受疾病的影响,父亲的身体已经不如从前硬朗,每天需要按时服药。但是,父亲对新的任务仍然毫不马虎。他不喜欢坐在办公室里,在任督导室副主任期间,大部分时间都在基层学校做调查研究。


父亲是个爱钻研的人,也是个兴趣广泛的人。在家里的不同角落里,我曾经找到过二胡,笛子,广告颜料,各种刷子和毛笔。在六七十年代,丁字沽中学院墙上的很多大字标语都是父亲写的。父亲一生热爱书法,对楷书和隶书都有常年练习。在文革时期,学校教育活动受到严重影响。很多时候不能正常上课。父亲不愿每天无所事事,既然不能上课,他就在学校搞校办工厂,带着学生为附近的工厂绘制机械图纸。有好几年的时间,父亲每天穿着工作服,带着套袖,在学校操场边的两间小平房里忙进忙出,身上总有晒图机留下的化学药品味。


和父亲相识的人,都会记得他热情的性格和爽朗的笑声。在我很小的时候,大家的居住条件都很简陋。无论邻居中谁家要扩建厨房,父亲都会义不容辞地出主意出力气。他是学数学的,但是所有生活中的事都难不倒他。1976年唐山地震后,许多家庭需要住在防震临建里。临建要各家各户自己搭建。父亲帮助很多同事搭建临建,他参与得多了,自己也成了临建专家。对临建的设计,计算工料,施工的各种细节都了然于胸。为此,他牺牲很多自己的休息时间。平时,邻居们有什么困难,都愿意来找他商量。当社区邻里遇到什么共同困难时,父亲还会代表大家出面和有关部门商量解决。


在家庭里,父亲也是一位令人敬重的成员。父亲青年时代就离开江都老家,到天津工作。他一直觉得自己没有出力奉养奶奶。在1984年奶奶去世时,父亲和同样在外工作的姑姑,自动放弃了对遗产的继承权,把奶奶留下的房子让给江都的大伯和三叔。父亲离家四十年,在他五十多岁时,非常想念家人。他经常借出差的机会回老家看望家人,可是他又不愿给老家添麻烦,每次回去,都不在家里过夜。在家庭的日常生活里,父亲是个里里外外都很能干的人。家庭的生活在他的管理之下,井井有条。他非常关心后辈子侄们的学业,无论谁来请教,他都认真教导。他喜欢毫无保留地和年轻人分享自己生活的经验,积极为他们学业和生活上的选择出谋划策。对家里的老人,他关心照料,无微不至。


父亲患糖尿病二十年。在他担任教育局中学科长和西青道中学校长期间,超强度的工作严重影响了他的健康。他于2000104日去世,享年59岁。


父亲虽然早逝,但他的一生有钻研,有进取,有努力,有收获。他用自己的行动指引我,做一个诚实踏实的人,做一个办事认真的人,做一个积极进取的人,做一个乐观向上的人,做一个爱护家庭的人,做一个助人为乐的人。他离开我十几年了,可是在我心里,他一直都没离开过,他一直都在我身边。把他的言传身教化作我的生活动力,这就是对他最好的怀念。我努力不辜负他的期望,把他的精神继续传承下去。虽然我不相信有天堂,但我想,也许他还在注视着我。当有一天,我也该离开这个世界时,希望我能赢得他的赞许,希望我的一生也可以像他一样过得充实和有意义。


纪念我最深爱的父亲。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