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加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曾苏民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539014827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23年03月13日

创新铝合金多因素相关强化技术

发布时间:2015-11-13 11:33:01      发布人: 孝行天下
   国内外一直采用按照制品的厚度来确定铝合金固溶保温时间的传统方法。曾苏民经过多年研究,掌握了合金成分、铸锭冶金质量、变形加工方法、产品品种、变形程度、产品对纵横高三向性能的要求、固溶处理前的状态等多因素对固溶保温时间的影响及相互关系,在国际上首次构建成一个定量关系式,创新了铝合金多因素相关强化技术。由于上升到理论,使之具有普遍适用性。
“DF31工程”铝合金大型整体锥形锻环,要求力学性能高于国家标准20%,按常规热处理工艺,固溶保温时间90分钟,达不到要求。按照曾苏民构建的定量关系式确定时间为450分钟,产品力学性能大幅度提高,整体抗破坏负荷提高30%,高向性能提高得更多,塑性指标提高100%。
在三角形锻环的试制中,按照美国MIL-H6088G规程,固溶保温时间为190分钟,而按照曾苏民构建的定量关系式确定为400分钟,处理结果,产品的纵、模、高向力学性能高于国家标准20%~40%,横向和高向性能提高较多,塑性指标比强度指标提高的幅度更大,减少了各向异性。
LD2CS空心大梁型材要求控制粗晶环深度:内表面小于2毫米,外表面小于5毫米。按照MIL-H6088G规程,在空气炉中固溶保温时间为90分钟,处理结果粗晶环超标,内表面为3~5毫米,外表面为5~8毫米,按照曾苏民构建的定量关系式确定时间为60分钟,处理结果粗晶环深度合格:内表面为1~2毫米,外表面为3~5毫米。
曾苏民教授长期顽强拼搏在国家重点工程、新材料研制和生产第一线。他勇于创新,综合运用金属塑性加工及相关学科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现有设备条件创造出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工艺,解决了许多重大工程技术难题。主持研制成功新产品100多种,累积创造经济效益6亿多元,获国家级科技奖15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二等奖6项)。省部级一、二等科技奖10项。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