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黄清老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545301709
本馆由[ 真心人 ]创建于2013年01月22日

人物生平

发布时间:2013-01-22 09:45:58      发布人: 真心人

        自幼天资颖悟,五岁能日记数言,七岁会写文章,青年时好学而不倦,把乡间藏书借个遍,并虚心向乡里的先贤学习,立志要以黄中美、黄德裕为榜样,做个光宗耀祖之人。黄清老年轻时曾受业于乡处士严斗岩门下,深得老师的推重。当时一般读书人都热衷于入仕做官,而黄清老却笃志励学。他写得一手好诗词,好文章,被传到路道,部使特地要会见黄清老,会见后部使认为,黄清老确有真才实学,是个难得人才,不久被任为建阳县学官。在建阳县任学官时,致力治学,深受门生的爱戴。后又调任三山书院山长,他却婉言辞退,回到禾坪。回家后,很多乡里的人,要其接受子弟,并有许多应酬。不久,他带着大批的书籍,隐身邵武的福山寺翠微阁,以读书为乐,研究古代之经史、诸子、诗词等。

        元朝统治者,刚立朝时,官员多是由人荐举而入仕,后又仿效唐宋,搞科举取士。但在黄清老那个年代,福建省只是路,不是道,行中书省只设在道,福建、浙江合为一个行中书省,行中书省府设在浙江。朝廷要举行科举,乡试要到浙江去试,当时大家都认为黄清老学问富车,他可以去考举人。果然,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黄清老到浙江参加乡试,果然名列第一。第二年参加会试,即礼部试,又以优登进士第。在元朝,要中一名进士,可不能与宋朝比,可以说是难上难,元朝统治中国九十七年,邵武才出了三名进士,黄清老为第二人(第一人为龚谷,第三人为龚彦),足见黄清老文才出众。

        在元朝,即使是中了进士,朝廷也不可能给安排要职。黄清老中进士后,给他的授职只是翰林院典籍官。后来任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在任国史院编修官时,有幸参与《英宗、明宗实录》一书的修撰,从此,地位得到提高。由于黄清老的文字功底厚,当时的朝廷诏令,祝册等文,多出自他手,可以说是朝中的大手笔,成为一时红人。

        元统初(约公元1333年)朝廷调他任湖广行中书省的儒学提举,即行中书省的教育主管。他在儒学提举中,是个非常称职的官,他提倡循循善诱,激掖后进,使许多弟子学业激进。一时许多名门贵卿争送子弟投其门下,并且受业多有成就。朝廷的许多臣子,向皇上上疏,要求把黄清老调到国子监执教。但在至正八年(公元1384年),年才59岁的黄清老就去世,调国子监之事未成。

        黄清老有诗集,名叫《樵水集》,由邑人徐干刊行,收入《樵川四家诗》的一家。他与黄镇成(邵武故县人)被后人并称“诗人二黄”。黄清老的文章诗词,被后人评为“为文题材多属题画咏花,应酬赠答,碑传题跋”之类。因当时属元朝,诗人不敢写其他方面的诗,怕有人借诗文而搞陷害。此外,黄清老还有《春秋经旨》、《四书一贯》等书集行世。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