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村民的国庆记忆
十月一日,在中国是一个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日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日。从毛泽东时代开始,每年国家都要举行盛大的庆典仪式欢度这个节日,这一天,天安门往往成为焦点和中心,成为欢乐人群的海洋。
为了纪念国庆日,上至中央,下到地方,层层都要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宴会、游园、集会、茶话会等等。但这种喜庆活动,一般小老百姓是无缘参加的,最多通电台听听热闹,通过电视看看盛况而已。
但在我的记忆里,我的父老乡亲们,我的同龄人们,正是这些小老百姓,却有着割舍不断的国庆情结。这样的感情,不以其不外露而丧失深沉,不以其不展示而稍减热烈——在没有什么“载体”的情况下,老百姓却能通过简陋而庄重的方式,在国庆节这一天把对祖国的感情表达得真切而执着。
农村人质朴、厚道,感情淳朴,这在某种情况下会表现在给孩子起名上。一家人如果曾经受过别人的恩惠、帮助,他们家生孩子后,父母会给孩子起一个能表达纪念恩情意义的名字,或者干脆请这个恩人给孩子起个名字。因为一个人的名字是要被人叫一辈子的,父辈希望每当别人喊自己孩子名字的时候,孩子能够记住他名字里的情意,一辈子都记住。这种谢恩方法,被历史承载了多少年,却在风风雨雨中增加着更加厚重的感情色彩。正因为这样,淳朴的乡亲们,为了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了让自己孩子记住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纷纷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国庆”。
当然,并不是人人都有条件叫这个名字的,据我考察,叫国庆的大致有这几类情况:一是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这一年,无论几月份出生(大多应该是十月一日以后出生),都可能被父辈起名“国庆”。二是在十月一日这一天出生的,无论他生在那一年,也都有权叫得“国庆”。三是在文革期间处于特殊政治考虑,刻意给孩子起名“国庆”或者改名“国庆”。我上高中的时候,老师第一天点名,叫到“国庆”的时候,呼啦站起六七个——全是名副其实的国庆,有的居然连姓都是一样的。为了便于识别,老师把他们分别标记为“高李国庆”、“矮李国庆”、“胖李国庆”、“瘦李国庆”等等。当然,也有别出心裁叫做“庆国”的。
隆重的《国庆专刊》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小学时期的《国庆专刊》。从我有记忆开始,就随着父亲在我们村小学玩耍,后来上学,每一年学校里都要在十月一日这一天办一期《国庆专刊》,从未间断。前一段时间回老家,遇到我们的老校长,我问他我们的《国庆专刊》是不是还在每年连续着办?他很惊讶,想不到我居然还记着这件事情,然后自豪地说:从未间断!
所谓的《国庆专刊》,是办在大街上临街的房墙上,大小几乎以覆盖正面墙为标准,现在想来,大概有五六米高,十多米长。四边用彩纸贴了彩边,刊头用红纸黄字书写《国庆专刊》四个大字,我的语文老师擅长隶书,这个题头一般都是他的杰作。里边的正文,则是一张一张的白纸,用毛笔书写的工工整整,篇尾有地方的话,还要画上花草虫鸟一类的图画,每篇之间用彩笔勾勒开来。专刊办好后,就会吸引好多人来这里驻足观看,大队的干部、公社的工作员,还有上工、收工的乡亲们,当然,最主体的观看队伍还是我们这些学生。所以,在我们村子里,这是国庆节最隆重的活动了。
国庆专刊中的文章,一部分是摘录《红旗》杂志等权威言论,一部分则是老师和学生们自己编写的,题材以杂文、散文为主,大都是歌颂新中国、歌颂共产党的内容。我在小学时期,学习成绩还是相对优秀的,尤以作文最受老师喜欢,所以,从三年级以后,每次出《国庆专刊》都选用我的文章。到现在,有的语句我还记忆犹新: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打下红色江山……沿着社会主义康庄大道奋勇前进云云。通过办国庆专刊,确实在幼小的心灵里强化了爱党、爱祖国的信念,同时,也让我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大增加。
“忆苦思甜”大会
除了学校办《专刊》,在人民公社时期,村子里每逢十月一日,还要召开群众大会,庆祝国庆节,大街上贴满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之类的标语。开会的内容很多,形式也时常翻新,学习毛主席语录,喊口号,开批斗会等等。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忆苦思甜,一般都是到黄昏,大家集中在一起,由几个苦大仇深的“贫下中农”讲过去的苦,对比现在的新生活,然后便开始吃大队食堂蒸熟的“忆苦思甜”饭——菜窝窝,由于平日里的粮食不足,也可能由于这个菜窝窝里加了糖精,吃起来比家里蒸的馒头还要好吃!
“国家富了,什么都好办!”
我考上大学、参加工作这些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力度最大、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祖国一天一天富起来,老百姓的日子也一天一天好起来。我所居住的小城市,这几年每到国庆节,街上的好多店铺都挂上红灯笼、门口插上国旗,有的还播放国歌以及其他喜庆音乐。原来以为是居委会专门组织的,最后我特意打听了一下,居然是大家自发的。一个开烩面馆的老板,应该算是我朋友的朋友了,去年的国庆节,我们曾经在一起小坐,谈起对国庆的看法。这个老板说了好多话,有一句我永远难忘:你再有本事,也得靠国家,国家富了,什么都好办!
后天就是国庆节了,今天我们的广场上已经摆满了献花,彩灯、喷泉、标语也都准备停当,到商场转转,看到居然增加了卖小国旗的柜台,许多人在那里争相购买,商家、旅行社的广告铺天盖地,让人应接不暇。
我们身边真切感受着国家的变化,我们为祖国的发展和繁荣而自豪。 真诚祝福我们的国家永远和平,更加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