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传身教堪师表,桃李天下仍近人
从30年代初到50年代末,金善宝都在全国著名的高等农业院校执教。他辛勤地口授笔耕,谆谆教诲,为我国农业战线培育出几代优秀人才。抗日战争时期及以前受业于他的一大批学生,大都在我国50年代和60年代农业科技、教育和生产的各个领域中成为领导干部和中坚骨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他所培养的学生,也正在肩负着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任,为发展我国农业科技、教育和促进农业生产而奋力拼搏。
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金善宝执教于重庆沙坪坝中央大学农艺系时,他教书不忘育人。他循循善诱的教诲给学生们留下了终生难忘的美好记忆。他启发学生在勤奋治学中要广开思路,钻研问题,打好理论基础,同时要重视实验技术与田间操作,贯彻手脑并用,学做结合的原则,讲求实效,还经常用:“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来激励学生。1942年夏,中大农艺系毕业生即将离校,卧病多日的金善宝,拖着虚弱的身体,在两位学生搀扶下,冒着酷暑来到同学中间,即席做了充满激情的赠言。他从祖国古代的灿烂文化和农业,讲到当时的破碎河山与凋蔽的农村,也讲到没有灿烂的古代文化和农业就没有中华民族的繁衍。他希望同学们大学毕业后,更珍惜自己的青春,热爱所学的专业,不管生活道路如何崎岖坎坷,都不要见异思迁,放弃和荒疏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一定要为振兴祖国的农业效劳、出力。
金善宝不仅十分关心爱护青年学生的成长,而且积极支持进步学生的革命活动。他在政治上的鲜明态度也是当时人所共知并为一些进步学生所敬仰的。如1946年中央大学联合重庆大学发起的“一·二五”反内战学生运动,1947年在南京进行的“五·二○”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游行示威,他和许多进步教授都积极参加。平时拄着手杖,细声慢语,对同学谆谆善导的金善宝教授,在学生的游行队伍里却精神抖擞,铿锵有力地呼喊着口号,给学生们以极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