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难当头走上革命道路
1913年7月,王兴让降生在安东县(今丹东市)柴草市街中富桥边一个普通市民家庭里。那时,他家同别人合伙在中富桥南侧开了个小饭馆。在高小,他的级任老师李绍芳经常给他介绍《新青年》等进步刊物。1925年王兴让考入县立中学, 1927年考入天津南开中学。1931年暑假,王兴让回到家乡,正遇“万宝山事件”,在日本帝国主义分子挑唆下,大批在朝华侨被驱赶,逃回安东的难民达四五千人。看到中国人受欺辱,他十分愤慨。加之那几年家境不佳,生意难做,王兴让认识到,在这种国家不富强、民族不独立、人民没地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条件下,单靠读书找出路是行不通的。
不久,发生了“九·一八”事变。看到家乡沦亡,王兴让逐步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民族之危亡,解民众之苦难,从而选择了跟共产党走的道路。1932年3月,中共唐山市委派人找王兴让谈话,于3月20日吸收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王兴让遇到了小学老师李绍芳(“九·一八”事变时任安东县教育局长,“九·一八”事变后逃到北平),李绍芳告诉王兴让,张新生在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工作。
王兴让很早前就认识张新生,知道他与安东缫丝工人有着广泛的联系。1925年至1930年,张新生曾在安东丝厂组办“民众夜校”,还组织了“夜校同学联盟会”,教育工人组织起来进行斗争,为1931年4月安东缫丝工人罢工斗争做了思想和组织准备。“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张新生在辽西一带参加了抗日义勇军,部队失败后来到北平。张新生和李绍芳都是国民党左派,为了把他们争取到共产党这边来,经组织同意,由王兴让对他们做工作。后来李绍芳被批准参加了党的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张新生经王兴让介绍,于1932年12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