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安教师王仁16日病逝生前看不清黑板仍教出满分学生
新闻回放:乾安县的王仁老师,从教32年,桃李满天下。因患眼疾看不清黑板、不能写板书,仍坚守课堂,自创教学方法,教出满分学生。任劳任怨,曾一个人教6个班级,一天最多上8节课,被查出患有肺癌期间,还回到学校代课。王仁老师曾当选本报评选的2013年度第十一届“感动吉林”十大人物。
本报松原讯(记者 王国彬) 3月16日下午,王仁老师因病抢救无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那心爱的三尺讲台,走的时候只带走了他生前上课用过的一块竹板。
留下两个未了心愿
昨日下午,乾安县天阴沉沉的,天空中飘起了雨点。王仁老师生前的同事、朋友、学生还有很多认识他的人,心情沉重,因为他们永远失去了这位好同事、好朋友、好老师。
昨日18时许,乾安县大布苏镇,王仁老师的妻子赵凤兰坐在炕上,一双儿女和几位亲人正在安慰她。
王仁老师的哥哥王铭回忆起弟弟生前的最后一段时光。春节前,王仁老师从医院回到家中休养,3月10日他病情突然加重,身体虚弱得连吐痰的力气都没有了,只能用纸擦,王仁老师还舍不得用更多的纸,把家人递给他一次用的纸,分成两次用。
由于病情加重,3月15日,家人将他送到医院治疗,到了医院他被直接推进了抢救室。
“他曾不止一次跟我说过,他还有两个心愿,一个就是治病欠下的钱一定要全还上,另一个事就是,在外打工的小儿子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说到这时,王铭开始抽噎,“我弟弟辛苦一辈子,也清苦了一辈子,从来不求人,我们一定会尽最大努力完成他的未了心愿。”
只带走一块上课用的竹板
16日,王仁老师的病情进一步恶化,打针、吃药已无法缓解病痛。“他拉着我的手说:‘哥,我走了,啥也不带走,就把我用过那块竹板给我带上吧!’”王铭说。
站在地上一直低头不语的王东东接过伯父的话说,那块竹板是他爸爸2005年做的,是他爸爸用得最多的一件东西。可以当戒尺用,还能当教鞭用。生病后,竹板就成了他的“止痛板”,胸部痛的时候,就用竹板一头顶到胸部,一头顶到床头,来缓解。
“他是舍不得他的学生,舍不得他心爱的教育事业。”王铭说。
这时,邻居齐立微过来看看赵凤兰,齐立微说:“王老师可刚强了,病那么重、那么疼,总是咬牙挺着,人也好,他生病后很多人都来看他。”
“我爸总想给别人留下最好的一面,不想让别人为他担心,即使在我们面前也如此。周末放假回家看他,他疼得躺在炕上,但总是面带微笑……”王仁老师的大女儿王珊珊说。
儿子想子承父业为孩子们尽一份力
16日14时许,王仁老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55岁。他的学生、同事、朋友得知消息后,从四面八方赶了过来。
王仁老师生前的学生葛晶磊也从事教育工作,在乾安县一中心校任教。当晚他听说王仁老师去世,23时多从松原市区赶到乾安县,“我现在用的教学方法,都是他教的,没有王仁老师,就没有我今天。”葛晶磊说。
王仁老师的追悼会,在乾安县殡仪馆举行。昨日8时许,近千人为王仁老师送最后一程。
很多在外地的学生无法赶回来,他们或是打电话,或是上网,用不同的方式来缅怀他们最为敬重的老师。
昨晚,王东东说,他不想在长春工作了,想回家照顾他的妈妈,“还想完成我爸爸遗愿,回到他生前工作过的地方工作,即使我不能给孩子们上课,只要能天天守在学校,尽一份力。”
同事为王仁老师写的悼词:
“王仁同志为人忠厚,襟怀坦白,爱校如家,爱生如子。他虽然离我们而去,但那种对教育事业的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对学生的细心呵护、无私救助;对同事的真诚相待、无声感染;对病魔的无惧无畏、顽强抗争的崇高精神,仍值得我们学习和汲取。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努力学习和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走出不平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