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荣芬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620935072
本馆由[ 莎翁 ]创建于2018年10月28日

1930年 母亲的旧家

发布时间:2018-10-30 21:42:36      发布人: 莎翁

   七十年后,我妈依然十分怀念她的那个旧家。潺潺流淌的河水,百花盛开的村庄。沿着一条爬满青苔的石板路走上去,便能看到那座青砖瓦房的四合院。四合院大门两边各立着一头石狮,两头石狮一旁各立着一株洋槐……登上三级石板的台阶,推开钉着金色门钉的朱红色大门,就进入了四合院的南院。南院的北边、南边各有六间房,东边、西边各有三间房。在我妈的爷爷、奶奶尚在的时候,这个院子一般闲置,只在已经出嫁的大姑、二姑回家省亲时才派上用场……登上三级石板的台阶,穿过阴冷幽深的门洞,就进入了四合院的北院。比南院要大,这个院里的北边、南边各有六间房,东边、西边各有四间房。宽敞的院里,一东一西种着两株石榴树。这两株石榴树已经年头很久了,树干有碗口粗细,树冠修剪整齐,象巨型的伞盖。大地回春的季节,满树的石榴花开了,殷红殷红的,在墨绿的枝叶映衬下,煞是好看……我妈一家便住在这座庭院深深的院子里。大伯住东屋,二伯和父母住西屋,爷爷奶奶则住在北屋。北屋居中的一间为堂屋,堂屋里放着一张方桌,方桌两边摆着两把太师椅,太师椅后边放着一张条案。在条案后边的墙上,挂着一幅山水画,山水画两边贴着一幅对联:“天意怜芳草,人间重晚晴。”

从这座四合院向四周望去:南边(石板路以西)的那座面积较小的四合院是我妈家的厨房。说是厨房,却比一般人家的院子还要大。那高朋满座的宴席,从来也没有断过。西边的那座四合院形制与我妈家相仿,也分南北两个院,北院是我妈的爷爷开的药铺,一间间药房里立着一排排带小抽屉的药柜;南院是我妈家的牲口院,十几匹高大健壮的骡子和马站在一排排的马槽后边,马槽里面盛满青草、麸子和黑豆……北边的那片面积很大的空地是我妈家的场。场周围盖着一圈盛放粮食的房舍,平时总有几名长工在这里劳作。到了收获季节,便雇佣短工,碾谷子的,摔芝麻的,扬麦子的,农家丰收的景象,好不热闹……东边的那一大片房子是我妈的二爷家的,南边(石板路以东)的那一大片房子是三爷家的。越过重重屋檐、层层屋瓦再向东边、西边和北边望去,那一片连一片的田地也是属于我妈家族的,爷爷有三百亩,二爷有三百亩,三爷有二百亩……

数座四合院,上百间房子,五、六百亩地——这片诺大的家业是我妈爷爷的父亲挣下来的。我妈爷爷的父亲是张库商道上有名的皮货商人,辛苦一生,挣下了万贯家财。他用在外经商所挣来的钱在家乡广置田产、大盖住房,临死以前,便将这些田产和住房分到了三个儿子名下。我妈的爷爷凭借祖上留下来的丰厚的家产,开设药铺,四处行医,几十年下来,所挣得的家产是越来越多。到了1930年,他已经拥有了一座四合院、一个牲口院、一个药铺、一片面积很大的场外加三百亩上好的水旱地。这年深秋的一天,他在二少爷的陪同下到他的场上查看收成。望着一间间屋里那一圈子一圈子的谷子、玉米和棉花,一大瓮一大瓮的黄豆、白豆和芝麻,他捋着花白的胡须,不禁心满意足地笑了……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