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哲文在李庄与建筑结缘
因为抗日战争的爆发,众多文化教育科研单位辗转来到四川,在离宜宾县城不到30公里的李庄落足,李庄一时“名家汇集,文风兴旺”,成为了中国大后方的文化中心之一。
中国营造学社也于1940年来到了李庄。古建筑研究专家梁思成和刘敦桢是营造学社的两根顶梁柱。营造学社虽然人数不多,机构也不大,却是当时全国唯一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古建筑研究团体。
来到李庄的学校与研究单位纷纷登报向社会招考。对于中国营造学社,年轻的罗哲文所知甚少。“在宜宾的一家报纸上看到一则中国营造学社招考练习生的广告……只见考题中有写字、画画等内容,对此很感兴趣,便去投考了。喜出望外,果然被录取了……从此我便学起了古建筑,那是1940年冬天的事情。”在一篇《忆中国营造学社在李庄》的文章中,罗哲文介绍了自己与建筑的结缘。
罗哲文选择营造学社的原因还包括营造学社不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