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呼格吉勒图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63689243
本馆由[ 天健 ]创建于2013年11月28日

从窦娥、阿Q到呼格吉勒图

发布时间:2014-11-25 09:01:38      发布人: jackson

这几夜常常被恶梦惊醒。

一个叫呼格吉勒图的冤魂在喊冤,他的发颤嘶哑的喊冤声从遥远的地府传来,将我惊醒。

他满面鲜血,脑门上有两个弹洞。

他被政府枪决时刚满十八岁,生命刚要绽放就被摧毁。

呼格吉勒图,男,内蒙古人,原内蒙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毛纺厂职工。1996年4月,呼格吉勒图和工友闫峰夜班休息时,听到女厕内有女子呼救,便急忙赶往女厕内施救。而当他赶到时,呼救女子已经遭强奸后扼颈身亡。随后,呼格吉勒图跑到附近警亭报案,呼格吉勒图被时任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新城分局局长冯志明认定为杀人凶手。仅仅61天后,法院在没有充足证据支持的情况下,判决呼格吉勒图死刑,并予以立即执行。

认为儿子遭到错杀的呼格吉勒图父母,随后走上常年上访之路。

2005年,被媒体誉为“杀人恶魔”的内蒙系列强奸杀人案凶手赵志红在羁押期间,借来看管民警的笔向检察机关写了一封“偿命申请”。申请书中阐述了毛纺厂家属院公厕杀人案系其所为。

赵志红的偿命申请宣告呼格吉勒图是被冤杀,至此案情真相大白。

可是,当地政府和执法机采用残忍冷酷的拖延战术,不愿意为呼格吉勒图昭雪。

他们为什么要拖延?久哥推测有一下几个原因:一,销毁与此案有关的伪造证据。二,修改审判文件堵塞明显漏洞,把假案整成疑案;三,为袒护假案制造者预留充足的缓冲时间。四,商讨如何应对汹涌的舆论以及应变措施。五,最理想的结果是在拖延中让民众将此案忘却。六,在拖延中出现意外或者逆转......

但是,在舆论的持续关注之下,在中外媒体持续发酵的压力之下,他们终于开启了装模作样的复审,而且还是偷偷摸摸地复审。

我想起了元朝的窦娥。窦娥是有原型的,也就是说,关汉卿根据真实的冤案故事写成了悲剧《窦娥冤》,关汉卿通过这样一个悲剧来控诉异族统治者的罪恶,表达对现实黑暗的不满。但是,窦娥终于昭雪了。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冤案昭雪的故事特别多,这从侧面反映古代统治者制造了不少冤案。

我又想起阿Q,鲁迅笔下的阿Q。阿Q也是有原型的。在所谓万恶的旧社会,无辜的阿Q成了冤案的牺牲品,他成为黑暗社会里一个示众的材料。阿Q后来平反昭雪没有,鲁迅先生没有暗示也没有明示,我想是没有,因为阿Q是光棍一根,没有家室,也就没有亲人为他的冤情奔走呼号。

鲁迅先生告诉我们,几千年来,中国的屁民除了选择成为奴才之外,还有两个作用:一个是为统治者充当呆滞麻木的看客;一个是为统治者充当示众的材料。

时间推演到了二十一世纪,可是屁民的命运丝毫没有改变,呼格吉勒图年轻的生命沦落成为示众的材料,这就是铁的明证,谁也不能否定!

在呼格吉勒图的冤案中,更让人惊心胆寒的是:当地政府和执法机关有组织、有预谋、有程序地制造了这样一起冤案。参与办案的人员个个都知道这是一起冤案,他们心知肚明,但是,没有一个人出来阻止,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揭发,因为没有一个人有勇气有能力与组织作对。

为什么要拿一个无辜的生命制造冤案?因为任何一个屁民他们的生命是无足轻重的,他们生下来不是看客就是示众的材料!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摆脱被奴役的命运?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不当看客?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不做示众的材料?

 

                                                                                                                                           久哥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