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航母舰载机飞行员支队的秘密,讲述卢志永不为人知的故事
赴葫芦岛访谈航母舰载机飞行员支队
在开始之前我们收集到的这一切资料,似乎都使飞行员们的身影变得更加神秘莫测。踏上这次不寻常的旅程之时,我们在心中默默构想着:这五名中国最不平凡的军人,定是有着让人肃然起敬,或许不太容易接近的面庞。然而事实,却不太一样。不,是太不一样……
沧海中的一粟
当车开进位于葫芦岛的航母训练基地时,我们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不仅是因为它的严整肃穆,更是因为它的偏僻荒凉。基地位于沿海的一个山头上,除了几座楼房和机库,方圆几百亩渺无人烟。住在这里,就像是漂流到了一个海上孤岛,与世隔离。
这就是飞行员们常年居住的地方。
走进五位飞行员之一卢志永小巧精致的复式房间,时下正热的“董小姐”的旋律传入耳朵,卢志永穿着日常的迷彩T-shirt,招呼我们坐在小小的沙发和床上。从略显尴尬的表情看出,面对我们六人的来访,他和另外四名飞行员一样有些紧张和防备,此时背后的笔记本电脑里正放着一些玉佩的图片,绿油油的,与窗外冷色的大海形成鲜明的反差。
“我喜欢看石头,和田玉的石头,”他主动打开了话题,憨厚的笑着。
“平时就是没什么事情干,然后(和妻子)两地分居嘛,这边就我一个人,就怕憋傻。”
由于日常训练环境封闭,飞行员们很少有这样和“外面世界的人”谈心的机会,所以见到我们的到来,他们多少都愿意打开话匣子倾诉。他们的亲切和质朴推翻了之前我们心中所有的形象设定,热血的爱国主义教育化为两代人之间推心置腹的交流。
五位飞行员给我们介绍的日常生活大同小异,每天都要完成训练任务,很努力也很辛苦,近两年来基本全年无休,没有周六日的概念。
我们进一步询问他们训练的相关情况,志永哥说:“前面有一段时间就是趟路子,确实不知道怎么干,看外国人的、老美的,套路都不一样,我们就摸来摸去的,有点像摸着石头过河,最好找到一条相对符合我们这个实际情况的一条路,这个过程有点累,因为你要不停摸索飞什么样的航线、数据,飞机的更改……有段时间一直都在干这个。”
而在如此长年累月的严密训练之下,他们和家人也是聚少离多。“反正每年在家呆的时间不长,孩子跟我也不亲。”孙正雄眼圈已有些泛红,我们迅速岔开了话题。飞行员们都是这样。
后来我们有幸体验了歼十五的模拟飞行。
六个队员中没有一个人成功返回“航母”。在操作的过程中,我们感觉油门和拉杆动一点点都会对飞机姿态产生很大影响,视野上跟想象中也有很大不同,不依靠仪表很难判断方向、高度和倾斜角等信息,因此同时完成查看各个仪表信息和操作飞机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更何况是在真实情况下飞行员还需要使用飞机的战斗功能,飞行员所面临的压力可见一斑。通过对舰载机模拟器的体验,我们切身地体会到飞行员训练的艰辛。这还只是没有危险的模拟飞行,不敢想象如果一旦失败就是牺牲的实际训练,我们是否还有勇气走上这架“歼十五”。
我们都很好奇,走上这么危险的一条路,到底是童年起就一直坚持的梦想,还是阴差阳错的戏剧命运?
“我们小时候跟你们不一样,我们小时候想当个兵就行了,觉得当兵能扛枪站岗蛮好的。”戴司令(中国舰载机首飞第一人)接受采访时,闭上眼睛回忆起来,“平时会有军事训练、体能训练和飞行知识的学习。我的许多同学在这样的条件下都退出了,有些人不能适应从大学生向军人的转变,或者身体不能适应这种训练,认为过于辛苦,还有因技术和学习原因退出的。”
“那是什么使你坚持下来了呢?”
“兴趣吧,感觉我和飞机特别合得来。”
除了兴趣,更多的是专注与坚持。而我们现在很多时候正缺乏这种专注与坚持。生活中有太多的诱惑,同时又有太多的因素能够成为我们放弃的理由,年轻一代的我们似乎都少了一种对梦想的执着。也许,我们能从他们身上找到未来的自己。
“虽然说部队没有那么忙,但是在这里工作杂事儿少,专心干一件事儿的感觉比较爽。我更喜欢专心地干一件事儿。”
人生中最难忘的就是第一次,而飞行员的第一次试飞是最危险的,当问到他们第一次上舰试飞成功的经历和感受时,几个人都很坦然,没那么激动,也没那么紧张。做着不平凡的工作,却有一颗平凡心。在他们看来,做好分内的事,尽自己的责任就已经无愧于心。我们也发现,责任一词,不约而同出现在他们口中。
“说大点就是不辱使命吧。我们干了两年了,这一下就算两年有了交代,有点如释重负、不辱使命。这件事情选到你了,那么多人,现场几百号人和船上几千人围着你转,总有一些沉重和责任。第二就是觉得对自己吧,干了两年总算能干成一件事。”徐汉军说。
也许更令他自豪的,是做一位能令孩子引以为豪的父亲。五位飞行员都已为人父,家庭的温暖也是他们拼搏的动力。
“他(孩子)不问我嘛,他跟我生一点,他就问我飞的是哪架飞机呀,有时候电视上播,就指着一个飞机问他妈妈这个是不是我爸爸。我给他打电话他又不说,主要跟我爱人,这在他们小孩子看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事。”说起孩子对自己稚嫩的崇拜,卢志永脸上浮起了温柔的笑容,眼睛在傍晚的阳光下闪烁出若有若无的水花。此刻在我们眼里,他就是一位平凡的慈祥的父亲。
问及对孩子们、对作为国家下一代的我们有什么期望时,我们看到他们英勇的飞行服下隐藏的质朴和热血。
“其实我(没啥要求),觉得他要能自立,在这个社会上这个孩子要是不啃老能自立的话这要求就已经够高了。做一个好人,善良,就够了,足够了。”
“我觉得你们肯定也有自己的理想,做设计也好,做工程也好,肯定有自己的理想,在向梦想前进的路上照顾好自己的家庭,然后把自己的生活也处理好,这样一路走过去,这就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过程。你就会完成你自己的梦想,你的期望就能达到。”
“其实现在我们在这个国家有一份工作,就都是为国家做贡献、报效国家,这并没有贵贱之分。还是那句话,社会在特定时期有特定的道德标准。现在难以判断以后的事,把今天的事做好,活在当下,不要忧虑未来的生活。”
共和国的脊梁
如果离开航母舰载机试验基地,他们在外界看来与平常人也并无两样。你能看得到的,是他们在小巷的大排档里喝酒,谈论起军营里的那些往事;或是他们背着大包小包,微笑着从火车站走出来迎接等候已久的老婆和孩子;他们也有可能叫上同学好友,去KTV包房里高歌一晚,唱的是那些年在隔壁女孩家楼下唱的歌……你看得到他们做着最平凡的事情,却想不到当中国的第一艘航空母舰从美丽的渤海湾乘风破浪驶向波澜壮阔的大海,当中国自主研制的航母战斗机从甲板滑跃起飞划破长空飞向一望无际的天空,正是他们冒着巨大的风险、顶着绝高的技术难度在完成这一切,正是他们真正坐在飞机的驾驶舱中为祖国军事力量的腾飞做着前线的贡献。
而这个城市中的人们并不知晓他们,这个国家中的老百姓并不了解他们出生入死的故事。
他们不出名,也不能张扬,更没有很多鲜花和掌声。没有什么人对他们的成就示以崇敬和感激,他们成为不了社会中广义“成功者”那样风光的样子。而军事震慑能力实现飞跃,中国综合实力不断强大,这些成就的背后,是他们,是他们这些先驱者在默默付出着力量。每每想到这些,我们都情不自禁地为这些外表下的平凡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他们让我们想起了老一辈的清华人。以朱自清为代表的老一辈清华人,他们以铮铮铁骨,守候民族的气节和良知。很多人都像这五名飞行员一样为了祖国的强大默默耕耘,不求名利。他们用自己的青春与汗水伴随着这个国家最初的诞生与成长。
然而,反观清华校内的现状:一些人将自己未来利益的最大化当做人生至上的目标,他们从来没有把清华当做工程师的摇篮,而是踩在脚下当做接近高薪、安逸甚至虚荣工作的踏板;一些人保持着一贯的妄自菲薄,他们认为国家的进步是那些大政治家和大科学家的事情,自己怎么样根本无法做出改变,于是轻松地混混日子,真正成为平凡的人;还有一些人从一开始心便在国外,清华之于他们只是一层荣誉的镀金。愿意真正付出的人越来越少,愿意真正踏实专注付出的人越来越少,愿意真正踏实专注为国家付出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国家将最好的资源和最好的环境给了清华,给了我们,而我们能给予祖国的回报,却在近年来愈发显得轻描淡写和苍白无力。
做不平凡的平凡人。我们从他们身上领悟到的,是那种不为名和利,以一技之长在岗位上将自己的工作做到完美、做出突破,以这种方式为国家做出最实质贡献的精神。不需要过多的光环,也不为争一时的荣耀,中国梦、强国梦的实现,需要气势如虹引吭高歌的领跑人,而更需要的,是无数像他们一样扎根于祖国建设基层岗位的虔诚的工作者。这使我们想到清华对于我们工科院系学生的期望:成为优秀的工程和技术人才,投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发挥最大的价值,做一名敢于仰望星空却又脚踏实地、能够产生影响和做出改变的工程师。他们正是我们的榜样。
后记:
平常人,包括来之前的我们,对舰载机飞行员的了解只局限于工作充满危险性和意义重大这两方面。我们把他们的生活想象成充满血泪的史诗,但是见到了他们,我们才知道即便是在刀尖上舞蹈也可以保持平和的微笑;即便身肩国家先驱的重担也可以有最质朴的心境。不需要太多的怒吼,也不需要太多的声张,只是做好自己分内的事,过好每一天、完成好每一项任务,低调却又高尚,一切就已经水到渠成。也许正是这最简单的心态,才让他们有了这最不简单的成就。
正如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最美丽,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最动听,返璞归真的一颗赤子之心,也许是最雄浑的力量。强国梦,也就是这样简简单单的一个梦。正如戴明盟说的那样,我们在这个国家里有一份工作,就都是为国家做贡献、报效祖国,这并没有贵贱之分。我们总觉得自己没有他们那样崇高,但如果我们和他们有一样最简单的心,就能和他们有一样简单又强大的梦。只要每个人脚踏实地地认真工作,就都是在为强国做一份贡献;就都是在向强国之梦迈进。强国梦,并不仅仅是飞行员们的梦想,也是每一个国人也许没有说出口,也许没有意识到,但一直在践行的梦想。而亿万国人的强国梦相汇集,就是这个时代的中国梦。
抬头仰望蓝天,在战机撕破苍穹的轰隆声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他们。我们看到中国航母舰载机飞行员,仿佛天空的脊梁一般,屹立在世界的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