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书记的“秘密”
5月8日,开县汉丰街道党工委书记熊朝春因患肝脏腺癌医治无效逝世,享年52岁。消息传开,5月11日,当地上千名群众自发来到开县殡仪馆,送熊书记最后一程……
32年的工作生涯里,熊朝春走村串户,默默奉献。在他离世后,长久以来隐瞒的一个个“秘密”被逐一揭开。
“要是知道熊书记病得这么重,我们说什么也要让他休息!”
为了工作,熊朝春对同事隐瞒了病情“熊书记在汉丰街道干了15年,从副镇长(汉丰街道前身是汉丰镇)到街道办主任,再到党工委书记,给我们的感觉就一个字——‘忙’!”说起老领导,熊朝春的同事王安树的眼圈红了。
2005年,正是汉丰镇建设如火如荼的时候。这年的4月16日中午,作为镇长的熊朝春正在原汉丰镇大林村委办公室和村干部交流工作。
“熊镇长,你怎么啦?脸色这样差!”
“没什么,就是有点冷!”熊朝春扯了扯衣服,试图把外套裹得更紧些。时任大林村村支书的王安树急忙找来一件厚外套给他披上。
附近村民找来了两支葡萄糖,兑着温开水让熊朝春喝下去。
10多分钟后,缓过神来的熊朝春摸了摸脑门,又和大伙一起说开了。
就是从那时起,熊朝春经常感觉无缘无故地发冷,有时甚至冷得打寒颤。由于手头工作太多,熊朝春根本顾不上去医院,也没有将身体的异样告诉同事,他还特地叮嘱妻子王平凤 不要出去说。就这样,病情也就成了熊朝春不可对外透露的“秘密”。
当年4月30日,熊朝春终于被家人“逼”进了医院。检查结果并不乐观,熊朝春被诊断为肝内胆管结石,并实施了部分肝脏切除手术。
术后仅休息了10天,熊朝春便佝偻着身子,回到了单位。
“那时候,老熊上班时连腰都伸不直,我劝他回家休息,可他却说只是小毛病,没必要休息。”时任汉丰镇党委书记李宁川惋惜地说,老熊隐瞒病情坚持上班,是放心不下他分管的工作。
“老熊那个时候是挂着引流管上班的。”妻子王平凤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几次要丈夫回家休息,但她最终还是拗不过倔脾气的丈夫。
熊朝春担心别人看见他的引流管,特地吩咐儿子购买了小号的引流袋,小心翼翼地藏在兜里。而这个“秘密”足足隐瞒了同事们4个多月。
2007年8月,开县天气持续高温,热浪袭人。熊朝春仍旧没日没夜地工作,导致旧病复发,持续高烧半个月。周围同事却毫不知情,直到熊朝春昏倒在工作岗位上。
妻弟将熊朝春送往新桥医院进行了胆肠吻合手术。医生再三叮嘱他多休息,可出院第二天,熊朝春又出现在了办公室。
“熊书记是个十足的工作狂!”同事知道熊朝春身体不好,但都认为他是小毛病。因为,几乎每天上班最早的是他;晚上最晚离开办公室的也是他。
“要是知道熊书记病得这么重,我们说什么也要让他休息!”同事们望着熊朝春空荡荡的办公室几近哽咽。
2015年9月,熊朝春感觉肝部隐隐作疼。同事们劝他到医院做全面检查,可熊朝春却总是推脱说:“只是一点老毛病,喝口热水就好了。”
持续20多天的低烧与疼痛,一天天的消耗着熊朝春本就脆弱的身体。实在坚持不住了,他下班后就去家附近的药店买点止疼药,第二天继续上班。
“你不要老命啦?必须去好好检查,对症下药。”一向性情温和的妻子,这一次终于发了火。10月11日,她“押送”丈夫前往主城医院就诊。
化验结果出来后,上面赫然写着“肝脏腺癌晚期”。这无疑对王平凤来说是一个晴天霹雳。为了不让丈夫有负担,短暂痛哭之后,她向丈夫隐瞒了病情。
11月1日,熊朝春执意出院,第二天,他就又出现在了同事的眼前。
11月19日,熊朝春又累倒了,再次住进了医院。“我去住几天院就回来!”熊朝春还和以前一样和同事们摆手道别,表示很快就会回到岗位。
同事们没有想到,这一次,竟成了永别……
“熊镇长,莫往里走了,水太大,危险!”
为不让家人担心,他对家人隐瞒了工作上的艰难和危险“熊书记的病是拼出来的!”同事们都这样说。
2004年9月4日,开县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洪灾。熊朝春第一个赶到大林村,这是全镇灾情最严重的区域。
顶着大雨,冒着危险,熊朝春挨家挨户地疏散着村民。
“大林村还有几个老年人不肯走!”
“不行,必须把人救走。”熊朝春踏着齐腰的洪水,朝着最危险的大林村艰难前行。
“熊镇长,莫往里走了,水太大,危险!”村民们挥着手臂,朝熊朝春使劲喊。
熊朝春顾不到这么多,迎着浪头,直往前冲。
直到凌晨3点过,在熊朝春的指挥下,村民全部被安全转移,全村没发生一起人员伤亡事故。
而熊朝春自己却被洪水堵在了半淹的房顶上,他是从露出水面的窗户一步一步爬到房梁上的。
“当时太危险了!”王安树回忆说,由于老城的房子都很陈旧,被水浸泡久了,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我现在还记得熊镇长当时被水冲得只剩下一条短裤,手臂上到处都是血口子,直到第二天上午才被人救出来。”
“熊书记这个人,工作总是不顾危险冲在第一线。”同事陶俊屹说,近几年,城区环境综合整治中,汉丰一校附近的农贸市场,整治难度大,时常反弹。而熊书记每次都亲临一线指挥。“按理说,书记完全可以遥控指挥就行,可他不这样。”
2013年5月初,汉丰街道红光村,一处违法搭建的房屋矗立在路边,该户趁着“五一”长假期间违规修房,工作人员多次宣传教育,下发责令停建通知书,都无济于事,最后只好强制拆除。
“哪个敢来拆,老子和他同归于尽!”面对该户村民的威胁,熊朝春没有退缩。他上前去和村民耐心交谈,并帮助该户村民解决生活难题。
最后,该村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配合政府,拆除了违建房。
熊朝春的同事们说,熊书记不顾危险冲锋在前的例子还很多很多。可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他从未对妻子说过这些。直到他走了,王平凤才从丈夫同事们的口中得知一二。
每月工资5000来元,拿回家的不足一半
剩下的工资去了哪?这是连熊朝春自己都说不清楚的“秘密”
“熊叔叔,您为什么走得这样早?我都没来得及报答您……”在熊朝春追悼会现场,一位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大声哭泣,她的哭声让周围的人都忍不住直抹眼泪。
原来这个小女孩身上的故事,也是熊朝春隐藏了多年的“秘密”。
小姑娘叫黄诗琴,开县中学高二学生,家住温泉镇乐园村8组,她是熊朝春资助多年的一名贫困学生。
黄诗琴读初一的时候,熊朝春了解到她家庭的贫困后,主动资助她完成学业。每一年,熊朝春都会给她交学费,买学习用具,购置衣物;每逢寒暑假,黄诗琴都会在城里的“新家”住上几天。邻居都以为黄诗琴是熊朝春家亲戚的孩子。
“熊叔叔怕耽误我学习,一直不肯让我去医院看他,等我去看他的时候,他话都说不出来了,我没能和熊叔叔说上最后一句话……”小姑娘泪流满面。
“老熊卧床不起时,还郑重地托付我一件事情,说他走了,拜托我还要继续资助黄诗琴,帮她到大学毕业。”王平凤哽咽着说。
其实,熊朝春资助的孩子远不止黄诗琴一人。
由于对政策熟悉,敢担当、乐于为群众解决问题,熊朝春的办公室被群众赞誉为群众接访的“专家门诊”,每天都有不少群众专程找他“咨询”。看见谁家困难,他就自掏腰包资助两三百块钱,时间长了,没人知道熊朝春到底资助了多少人,花了多少钱。
“老熊每月工资收入总计5000元左右,可拿回家的不足一半,有时还只有1000来元。”王平凤知道熊朝春生活简朴从不挥霍,对于丈夫工资的去向,王平凤心知肚明,却从来没有过问。
熊朝春还有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