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画大家西丁先生去世,他的画令人心情愉悦,精神振奋
在这个春天,当代书画大家——西丁老先生,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享年85岁。而下个月,就是西丁老先生的86岁诞辰。西丁先生一生涉猎国画、书法、漫画、壁画等多种艺术领域,均取得不俗的成绩。让我们再次走进他的艺术人生,欣赏他的作品,重温他的艺术理念和精神,以此表达对西丁老先生的哀思和敬意。
西丁先生
艺术家都是靠作品说话的。下面选取他生前的两件轶事,或许你能从中品味出他作品背后的意义,以及传递给人们的精神鼓舞。
有这样一则轶事,说的是我国著名的漫画家华君武先生在世时,曾一边鉴赏西丁的国画相册,一边仔细端详,投入时,还忍不住亲自模仿封面的人物形象,一边模仿,一边忍不住点头微笑,称赞西丁的绘画人物造型生动有趣。
西丁先生作品
据说,有位退休老人对西丁老先生的画非常喜爱,喜欢到什么程度呢?每天早晚都要站在他的画前看上好几次,仔细看一会,笑一会,光是欣赏这幅画就能让他高兴一整天,还能睡个好觉。
西丁的画,带给华君武先生、退休老人的观感是一致的,那就是,欣赏他的作品,令人心情愉悦,精神振奋。原来,欣赏西丁的作品还有快乐身心,强身健体的功效,这对于一位书画家来说,可谓艺术价值之外的又一件功德了。
西丁《鹿为寿》
西丁先生是谁?他是四川邛崃(qióng lái)人,原名陈懋(mào)林。他是近现代著名的书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擅长漫画、水墨画,工书法。他曾担任过中国文化部,中国美协评审委员,郑州大学新闻系教授、中国书画院顾问等职位,同时他还是陕西漫画、陕西书法家的主要创始人、组织者。作品有大型壁画《长安瑰宝》、漫画《城墙根系列》、国画画册《西丁艺术》等。
青年西丁
西丁从小热爱绘画,勤奋努力。他的漫画夸张传神,这让他漫画家的名号深入人心。《西安日报》曾刊登过西丁的漫画,给广大读者留下许多笑声和难以忘怀的印记。他的一生曾供职于报社、三线建设、文化馆、陕西美协等机构。在艺术上他扶老携幼,宋黎明在1976年拜他为师,从事漫画创作。生活中他平易近人,谦和低调,是位实打实的人民艺术家。
西丁的画室叫“寻无斋”,顾名思义,专寻他人之无。西丁座右铭是“宁过独木桥,不走阳光道”,可见他在艺术创作中追求独辟蹊径。所以我们在品味西丁先生的画时,不仅要用眼,还需用心,不断思索,细心品味,方能寻得他画里的趣味来。
西丁《掰手腕》
观西丁的画,趣味盎然。比较出名的有《城墙根》系列,人民画报曾对此做过专题报道。在这个系列作品中,像《掰手腕》》、《逗鸟》、《吊嗓子》描述的都是普通人的生活场景,人物形象有剃光头的、有留长辫子的、或着长衫,或着短衣……一幅幅简炼的画面,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让人们有种看到这些城墙根下的芸芸众生、走进那个时代的既视感。
西丁有一幅书法作品:“人生如淡茶有点味道即可;作品像浓汤追求醇厚不弃。” 道出了他的艺术作品追求醇厚,“突出味道”,所以你欣赏他的作品,觉得 “有看头”、 “有味道”,就不足为奇了。
西丁书自撰联
西丁先生不仅是位漫画家、国画家、还是位书法家。他不是专职的书法家,但楷草隶篆诸体皆能。他题字时注意整体协调,但写每个字时不断琢磨,即使两幅书法作品的同一个字,也绝不相同,他的字既庄重拙朴,又大气潇洒。看他的书法作品,有构图和留白,就像是在欣赏一幅国画作品,这是他和单纯的书法家最大的区别。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评他的水墨没骨画“很有特色”,“很有趣味”。
西丁《逗鸟》
原中国美术研究所所长毕克官说:“也许是西安的秦砖汉瓦太多了,耳濡目染,影响到西丁的画风,连他的书法在内,总感到有点砖头味道,这成为他作品的特有风格。”深以为然。
著名作家贾平凹在《西京饭店读画》一文中说:西丁是有名的漫画家,漫画家制作大型壁画(《长安瑰宝》)在国内是罕见的。但西京饭店这组壁画,漫画家的才能得到了充分体现。通过这组壁画,我同时看到了在油画、国画、水粉画诸多方面才能的西丁。
壁画《长安瑰宝》局部
西丁的书画作品被世界多国展览馆和私人收藏;他的事迹被《现代美术家辞典》、剑桥《国际名人传记辞典》等收录。西丁先生还曾在2000年应邀赴伦敦讲学。”由他主编的《美术辞林-(漫画艺术卷)》是一部经典的中国漫画百科工具书。
观西丁先生的照片、绘画、书法,仿佛他就站在你的面前;看他的作品,就如同他在跟你说话。他不曾离开,他的书画艺术将长久地滋养后人,他卓著成就也将永远激励着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