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D301次列车驶出永嘉站时,车厢过道上面的显示板:时速118公里。
截至2011年7月27日,遇难人数已达40人
“7·23”动车追尾事故
已公布的三批遇难者名单
黄雨淳,女,11岁,福建福州人;
陆海天,男,20岁,安徽无为人;
金显眼,男,34岁,浙江平阳人;
曹尔星,男,籍贯福建(美籍华人);
卓煌,男,38岁,福建福州人;
金扬钟,男,8岁,浙江平阳人;
毛菲菲,女,26岁,浙江平阳人;
陈碧,女,28岁,浙江平阳人;
张秀燕,女,32岁,福建连江人;
陈跃,女,32岁,浙江瑞安人;
徐配配,女,23岁,河南上蔡人;
郝乃刚,男,58岁,天津北辰人;
陈云英,男,46岁,福建晋安人;
朱平,女,20岁,浙江鹿城人;
陈熙,女,30岁,浙江平阳人;
周仁特,男,系陈熙的儿子;
李建忠,男,43岁,浙江鹿城人;
Liguori Assunta,女,意大利人;
胡维鹏,男,33岁,福建福州人;
项余岸,男,31岁,浙江鹿城人;
金建飞,男,33岁,浙江瑞安人;
金文博,男,系金建飞的儿子;
江正通,男,42岁,浙江温岭人;
苏孝图,男,28岁,浙江平阳人;
林骁,男,40岁,福建福州人;
陈怡洁,女,11岁,杭州下城人;
温爱萍,女,51岁,浙江平阳人;
施李虹,女,29岁,浙江瓯海人;
林焱,男,28岁,籍贯福建福州;
穆立楠,女,23岁,籍贯北京顺义;
陈鸿鹏,男,15岁,籍贯福建长乐;
陈财发,男,38岁,籍贯福建长乐;
郑杭征,男,35岁,籍贯福建连江;
陈治平,男,60岁,籍贯浙江鹿城;
吕红艳,女,40岁,籍贯湖南长沙;
赵立松,男,41岁,籍贯福建。
(注: 截至7月27日下午17时,温州警方共公布三批遇难者名单。目前在39名遇难者中,通过这三份名单公布身份的共计36人,还有3名遇难者的身份尚待确认。但在这三分名单中,并没有发现38岁的D301次动车司机、福州人潘一恒。7月23日晚,他值乘的D301次列车与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他被闸把穿透胸膛,殉职。)
“天上不是5位而是40位看着我,但是我真的无能为力了,请原谅我,如果我再坚持,我将失去我最后的第六个亲人。对不起大家,我自私了,我必须要为我死去的老婆做这件事情,因为上帝留了他,就是在给我机会去照顾他,我一定要做到,再次表示对你们的歉意。”在“7·23”事故中失去了4位亲人——怀孕7个月的妻子、岳母、妻子的姐姐姐和外甥的绍兴人杨峰,在7月26晚22时08分在微博上写下了这么一段宣告“封口”,这条微博被转发5万多次、引来1.7多万条评论。
此前,他因为一身孝服质问铁道部官员而备受关注。
从杨峰7月26日20时15分开设了实名认证为“杨峰陈碧”的微博后,这个32岁的男人一共发了41条微博,其中大多数都在解释自己因“难言的苦衷”选择了沉默,并恳请公众谅解。自妻子陈碧遇难后,杨峰在25日接受了媒体的集中采访,但从26日下午开始,他却选择回避媒体。
“如果若干年后我有了新的家庭,我的第一个孩子将跟我死去的太太姓陈。不管男女叫陈洋,如果我没有自己的孩子,我将领养一个叫陈洋的,因为我和太太给她肚子里的孩子取名叫杨洋”。在妻子陈碧永远离开他的第4天,杨峰在微博上说了这么一段话。
或许不是因为这次动车事故,杨峰和妻子可以有一个非常圆满的家。 陈碧今年29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人,杨峰是绍兴人,一直在温州做生意。与大多情侣一样,他们恋爱、结婚,过着普通小夫妻应过的生活。现在,陈碧怀孕7个月了,他们为这个尚未出世的宝宝取名叫杨洋。为了迎接这个小生命的降临,这对夫妻做好了种种准备,其中就包括装修了在绍兴的房子。
因为陈碧怀孕,她的父亲和母亲温爱萍也专门从温州跑来照顾她的生活。7月22日,陈碧的姐姐陈熙也带着她3岁的儿子从温州赶到绍兴,专程探望怀孕的妹妹,顺便瞧瞧妹妹家新装修的房子。
为了更好的照顾陈碧,一家人决定将陈碧接回温州平阳鳌江的家中休养。7月23日17时30分,陈碧带着腹中的宝宝和她的父母、姐姐、外甥一起坐上了杭州开往福州的D3115次列车。细心的杨峰为了让有身孕的老婆、年迈的岳父、岳母和小姨子陈熙以及她3岁大的儿子坐得舒服些,专门买了票价最贵的一等座,座位位于该车的最后一节——16号车厢的中部。
7月23日20时11分,D3115次动车在温州永嘉火车站突然停了下来。此时,陈碧随手给在绍兴家中的杨峰发了条“这里停车了”的短信,不过当时杨峰在忙别的事,没及时回复这条短信。想不到,这竟然是妻子发给他最后的一条短信。20分钟后,D3115次列车被身后开来的D301次列车追尾,陈碧一家人所在的16号车厢受到的撞击最猛烈,被挤压后严重变形。
21时14分,还呆在D301次车厢里的乘客网友“猫小琪Indigo”又发出微博:“据说前面有四节车厢掉到桥下去了。愿平安。我打算爬出去了。” 这时,D3115次列车长蒋晓梅站在13号车厢旁,她看到15号、16号车厢已经变形、倾斜,后面一列火车车头已经插进D3115次列车的尾部。情况比预料的还要严重,她再次用对讲机,通知乘务员再组织一批青壮年旅客来救援。
原本绍兴到苍南只有3小时的动车行程,20时30分就该到站了,但在车站接车的亲戚们到21时多都没有接到人,最后,他们听到了动车出事的消息。杨峰知道这个消息后,身上的睡衣都来不及换,立刻起身赶往温州。随后,他奔波于温州各大医院,询问伤亡人员中是否有家人的消息。在问询无果的情况下,他甚至涉水溜进事发现场,试图用手扒残骸寻找家人,而他想不到也不敢想的是,此刻的陈碧已面目全非,她冰冷的遗体正躺在离杨峰咫尺之遥的车厢残骸之下。
当杨峰再次见到妻子,已是7月25日在温州市殡仪馆。这时陈碧的脸已遭到严重破坏,她的母亲、姐姐和外甥同时遇难。“虽然她的面容已经模糊,但是我可以肯定这是我妻子。就算她成为一团焦糊,我也能闻出她的气息。”杨峰无不绝望地说。之后的他,为了陈碧的遇难在殡仪馆咆哮过,也去市政府静坐抗议过,只希望为妻子一家人讨一个说法。
在见了陈碧最后一面后,杨峰在“杨峰陈碧”的微博中做出承诺,他必须为死去的妻子做这件事,好好照顾事故中幸存的岳父,“因为上帝留了他,就是在给我机会去照顾他。”同时,杨峰承诺把妻子的骨灰带回绍兴,以后和他一起的合墓,百年后能陪在自己身边。
在这场让死者痛、生者亦痛的灾难中,项炜伊让所有人都揪着心,但也是她,给人们带来莫大安慰。项炜伊年仅2岁8个月,是这次动车事故中被救出的最后一名伤员。
“人小脾气大,小宝贝,你什么时候才能长大懂事啊”——这是7月23日19时17分,一个名为“一一成长回忆录”的微博发布的一段文字。这个微博的主人是项炜伊(伊伊)的母亲施李虹,这也是她在动车上发布的最后一条微博。今年7月17日,施李虹在这个微博上写道:“从今天起,勤写微博,以后对伊伊有个交待。”这也是她对自己开微博意义的阐述。而母亲对女儿的这份关爱,随着动车上发出的这最后一条微博,就此定格、凝固,从此变为永恒。
7月15日,项余岸和施李虹带着2岁8个月的女儿伊伊到杭州外婆家玩。这是伊伊出生后第一次出远门,项余岸还专门在自己名为“闲坐不谈语文”的微博中发了“伊伊第一次出远门坐动车去杭州,纪念一下”,并附上了一张女儿身穿粉红色小裙子坐在动车座椅上喝水的可爱照片。
今年32岁的项余岸是温州人,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温州任岩松中学教语文,已教了8年。因为他教书十分认真、脾气又好,很受学生、同事喜爱。今年5月,他通过考试调到所在的瓯海区教育局工作。6月3日,项余岸在微博里无不感慨地写道:“明天下午,我将上完最后一课,从此,我,将告别教书生涯,将告别呆了将近8年的任中,心中不知会不会有一点伤感?”
伊伊的母亲施李虹,是项余岸的大学学妹,2004年到温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教书,2009年,她因为工作突出被提为院学生处学生科科长。“她(施李虹)为人低调,对人非常好,教学认真,对学生非常有耐心。还在今年入了党。”一位温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领导这样评价施李虹。
2008年11月伊伊的出生,给夫妻两人的生活带来无尽欢乐。项余岸和施李虹给她取名“炜伊”,寓意她是两人爱情的 “唯一”,而“伊”字还有淑女的意思。不过,因为早产的缘故,伊伊体质并不好,还常生病。
在杭州的那段时间,项余岸、施李虹夫妇陪伊伊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关于这一点,两人在微博中都清楚地记录着,“这家伙在她外婆家玩得挺开心地”,“手拿一块布在她舅房间窗台前来回擦,还叫嚷着:‘妈妈,小宝贝在擦地哦’”,“晚上,伊伊在床上玩手机游戏,连着数次成功,她自叹:‘哇!伊伊好厉害!’又连着几次成功,她更是感叹:‘伊伊太厉害了!’真是小屁孩!”。
7月23日晚上,原本沉浸在幸福快乐的一家三口,登上了由杭州开往福建的D3115次列车,在离温州南5公里时被后面开来的D301次列车追尾,按正常的行驶速度,这离他们到站时间不到2分钟。这也是伊伊和父母的诀别,项余岸、施李虹夫妇的尸体在事故后陆续被发现。
7月24日,在被宣布“无生命迹象”的情况下,伊伊得救,随后被送至医院急救。7月25日,被抢救后的伊伊错把护士当做自己的妈妈,喊着要妈妈抱。而现在意识稍为清晰的伊伊常在睡梦中喊道:“妈妈,你去哪里了?我还以为你不要我了”。
伊伊的生是对已经罹难的项余岸和施李虹夫妇最大的宽慰,毕竟他们两人爱情 的“唯一”见证仍能延续。只是从此以后,伊伊的父母无法再亲手更新、记录伊伊成长的每一个瞬间。
7月23日7时50分,从北京出发前往福州的D301次列车,按预定的时间从北京南站出发。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的大一女生朱平和许多回家的乘客一样,欣喜地坐上了这趟去往温州的列车。为了能早16个小时回家,看望不久前因骨折而卧病在床的80多岁老父亲,这位孝顺懂事的姑娘没有买普快车票,生平第一次买了张动车车票。
当D301次列车驶出永嘉站时,车厢过道上面的显示板:时速118公里。
20时35分,在温州方向双屿路段下岙路的一座高架桥上,朱平所乘坐的载有558名乘客的D301次列车,撞向了载有1072名乘客的D3115次列车。这天晚上,温州黄龙街道双岙村停电了,村民高圣夫来到自家阳台上乘凉。他家住在四楼,窗外不到200米就是甬温铁路。列车追尾的一幕却让高圣夫惊得张大了嘴巴:后面的动车鸣着喇叭向前面的动车撞去,伴随着巨大的撞击声,一道刺眼光芒闪过,前后两列动车的车厢瞬间拱了起来,形成人字形,然后从高架桥上轰然坠落,轨道上方的高压线就像引燃的鞭炮向远方炸开火花。
20时39分至次日凌晨1时许:报警铃声在温州公安、消防、急救中心等处急促响起。20时40许,温州消防支队鞋都中队战士郑袱接到了119调度指挥中心的报警。火速赶到现场时,眼前的场景让他惊出一身冷汗。坠落的车厢、散落的碎片,还有许多被抛出动车的受伤乘客,夹杂着遇险旅客的哭泣声和呼喊求救声,部分老百姓和脱险乘客正在救人。
在发生事故的D301次列车上,20岁的朱平被人发现,并于22时44分被送到医院,但在23时左右经抢救无效后身亡。
这个刚进大学,长着一张“苹果脸”的女孩和所有平凡女孩一样,期待着奔向未来。但这场事故,让她从此失去了能做梦的机会。
朱平很努力,大一上学期便加入了校学生会的技术部,在这个负责转播各个校级晚会、比赛的部门里,担任剪片的任务。同学们回忆说,朱平经常为此熬夜,时不时见她扛着一架大摄像机奔波于各种拍摄活动,或捧着笔记本电脑在角落里做视频剪辑,一天只睡两个钟头。
除了专业上很勤奋,朱平的业余兴趣也很广泛,她的身影总是活跃在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上,参加了象棋比赛,让“对手输得很惨”;喜欢摄影,在回家前刚刚买了“便宜又好用”的镜头,准备回家给父母多拍照片,和朋友一起在家乡采风。朱平的笔记本上留着她对未来的涂鸦,她还答应好友回来后要帮他的新家画壁画,一起吃温州小吃、海鲜大餐。此外,像所有“怀揣少女情怀”的爱美女孩一样,她会为脸上的青春痘而烦恼,把减肥当作夏天的一大课题,喜欢在二手摊上淘便宜又好看的衣服,因为第一次穿高跟鞋兴奋不已。
但在7月23日这天,这个青春刚起航的女生,揣着回家的兴奋和希望,殒落在中国这辆超速前进的时代快车上。除了从朱平的伙伴口中还原她生前支离破碎的生活片段之外,无法再了解关于她更多的故事,也无人确切知道,她生命中的最后一天,究竟坐在这辆列车第几节车厢的几号位子。
和朱平一样,陆海天也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是信息工程学院2009级的学生。7月23日6时12分,陆海天与同学在北京地铁八通线的传媒大学站挥手告别,坐上了由北京南站开往福州、途经温州南站的D301次列车。
当晚20时40分左右,追尾事件发生了。在事故发生后的一个多小时,即21时50分,陆海天被人从坠落的车厢里挖出,送往温州市鹿城区人民医院抢救。根据主治医生回忆,当时他已经因受强烈撞击,颅脑损伤、骨盆骨折、腹腔出血……几分钟后,陆海天的心跳停止,整整一个小时的心肺复苏也无法挽回这个刚刚20岁的年轻人。
陆海天是安徽人,在大二暑假里,他原本应该像许多大学生一样回老家度过一个闲适的假期,但是酷爱“剪片子”的他却早早开始规划起自己人生的事业,决定去温州电视台实习。陆海天2009年进入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因为梦想着成为一名优秀的电视记者而修读了“广播电视编导”双学位,第一学期结束时,凭借成绩优异他进入了整个学院最好的广播电视工程系,向着自己的理想又迈进了一大步。
在离开学校的前一个晚上,这个年轻人还在憧憬自己未来的事业蓝图,陆海天的朋友说他“最讨厌愤青,平时从来不骂政府”,对于新闻的理想是做一个冲在新闻最前线的记者。虽然还不知道自己具体要到电视台实习哪些工作,但是陆海天对这次去温州实习的机会期盼已久,温州本该是他事业规划中一个不错的起点。为了能更早地进电视台,他在出发前几天把已经买好的一张普快卧铺票又特地换成了这张动车的二等座票。订到车票后他在网上满足地表示:“社会进步就是好。”
可陆海天怎会知道,社会走得太快,把他们这些年轻的灵魂落在了冰冷的轨道上。如今,临行前和陆海天在车站挥手道别的朋友在得知他去世的消息后,只能默默地在网上留一句:“晚安,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