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佳先生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708725951
本馆由[ 重大电气 ]创建于2013年11月10日

追忆往事缅怀功绩传承精神——重庆大学举行缅怀江泽佳老先生座谈会

发布时间:2013-11-22 15:24:17      发布人: 重大电气

    2013年11月15日,学校在主教学楼506会议室举办了缅怀江泽佳老先生座谈会,用简朴的形式深切缅怀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著名电工理论专家,重庆大学原校长,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第一、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泽佳同志。校党委书记欧可平、校长周绪红、校党委常务副书记舒立春、副校长刘庆,原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邓时泽,李文沅院士、电气工程学院领导、兄弟院校代表,以及老干部、老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出席了座谈会。座谈会由周绪红校长主持。

    座谈会开始前,会场播放了反映江泽佳教授生平事迹的视频短片,看着江泽佳教授的音容笑貌又一次浮现眼前,勾起了大家的无限思念。周绪红在主持词中说,根据江泽佳同志生前遗愿及其家属意见,江泽佳同志的遗体捐献给医学事业,不举行追悼会和遗体告别仪式。我们在这里举行缅怀江泽佳教授座谈会,一起追思、追忆他光辉、光荣的一生,是缅怀,是哀悼,是告慰,更是感恩和传承,望其精神永存,激励后人。

    周绪红请全体与会者起立,默哀一分钟。

    默哀仪式结束后,电气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周林宣读了江泽佳教授的夫人刘家骐的信函。刘家骐在信函中代表全家衷心感谢学校领导和各界朋友的关怀和支持,并简要回顾了江泽佳教授奋斗的一生。她满怀深情地写道:“江泽佳教授在灾难深重的抗战时期随逃难人流来到重庆并就读重庆大学,在重庆大学度过了70余年时光,见证了学校和祖国的艰难发展过程,并贡献了他的全部精力。在他离开我们的今天,重大已是一所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而中国已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相信他是带着欣慰离开的……泽佳一生都在尽力贡献,包括最后的遗体捐献,他很少接受别人的给予,但我相信今天他会真诚地接受大家的祝福。”

    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廖瑞金详细介绍了江泽佳教授的生平。

    与江泽佳教授共事过的邓时泽在发言中情真意切地回忆到,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后,老书记、老校长郑思群来到重大,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启用了一批中青年教师骨干,发动全校师生艰苦奋斗,勤俭建校,共同建设新重大。江泽佳同志当时是青年教师,风华正茂、品学兼优,已是电机系主任,挑起了重担,是新重大非常倚重的学术骨干。他突出的特点,就是治学严谨和管理严格。对教师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教学工作管理得很好,保证了教学质量;对学生有一套严格考核制度,对品行和学术要求认真,从而不断提高学习质量。同时,他多年进行的师资队伍建设,使电机系拥有了多位名师、良师,将电机系建设成为在全校名列前茅,甚至名扬社会的最好的系之一。治学严谨和要求严格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在文革中,江泽佳教授被错误地批判,受到了不公正对待,文革后得到平反,恢复了名誉,他的工作成绩得到了充分肯定。因此,1983年,江泽佳教授被任命为重庆大学校长。

    邓时泽回忆,江泽佳教授担任校长期间,在繁忙的校政管理之外,继续带头建设理论电工学科,取得了突出成绩,从而带动了全校的学科建设,为推动学校的研究生培养和科研工作作出了显著贡献。江泽佳教授担任校长期间还积极推进民主管理,并且在选拔任用干部时公正严明、任人唯贤、绝不徇私。邓时泽说,江泽佳教授不仅严格要求青年学生,更非常关心爱护青年学生。在当时校关工委发动的全校干部教师救济贫困学生的自愿捐款中,他都是捐款最多的人。离开领导岗位后,校关工委每年举行捐款,江泽佳教授都在场,有一次捐出了5万纳入该基金。

    江泽佳教授生前同事、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周守昌教授在发言中回顾了他与江泽佳教授的深厚情谊,以及江泽佳教授对他在学术上的培养指导及在生活上的照顾。特别是他在翻译编写电气教材时,江泽佳教授给予了很大帮助,说到深情处,不禁潸然泪下。

    作为江泽佳教授的学生,加拿大两院院士李文沅和大家分享了一件对他个人学术生涯影响深刻的事。80年代,李文沅从法国留学回来,在江泽佳教授指导下攻读在职博士。入学考试时,江泽佳教授亲自主持了他的综合口试。因为李文沅在专业笔试时用英文书写考卷,得到了高分,因此十分满意。殊不知在综合口试时,江泽佳教授说,光有书面英文还不能说明水平,必须要考听说能力,于是当场拿出了录音机,播放了一段讲述外国科学家故事的英文录音,并要李文沅当场回答关于这段故事的英文提问。李文沅当时完全出乎意料,十分紧张,回答得很不好。江泽佳教授让他再听一遍,但再听后他仍然不能完全准确回答。江泽佳教授语重心长地告诫他,与专业能力一样,英语能力也是博士生的基本能力之一,无论参与国际合作、拓展国际视野,还是做科学研究,都脱离不了英语这个工具。这件事对当时的李文沅震动很大。李文沅说,自己后来之所以能够在国外取得成功,江泽佳教授的那次考试是一个真正的起点。

    原国家教委高等学校工科电工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倪光正教授,原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与电气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天津大学孙雨耕教授,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高仕斌,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副院长吕林,重庆邮电大学党委书记陈流汀,重庆科技学院校长严欣平等兄弟院校代表在发言中都高度赞扬肯定了江泽佳教授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堪为楷模的师德师风,表示将深切缅怀江泽佳教授的不朽功绩,继续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不懈奋斗。

    江泽佳教授的学生,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俞集辉教授在发言中赞扬了江泽佳教授的高尚人格,以及对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重庆大学工程学部副主任周雒维教授代表电工理论课程组在发言中回顾了在江泽佳教授的带领下,电路原理成为学校第一批重点课程和我国精品课程,团队建设不断加强的往事。

    江泽佳教授生前的老同事、老下属和学生争先发言,纷纷追思江教授在事业和生活上对自己的培养和关怀。说到激动处,老同志们声音哽咽,几欲落泪。

    最后,欧可平在发言中表示,我们在这里召开缅怀江泽佳教授座谈会,以这种俭朴而隆重的方式,追思我们十分敬重的老校长江泽佳同志,回顾他为重庆大学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学习和发扬他的教育思想、优良作风和高尚品德。座谈会是俭朴的,这符合江先生一贯的生活追求;座谈会又是隆重的,这体现了重大后辈人对江先生的怀念与敬重。江先生的办学理念、包容精神、操守风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敬重。

    欧可平说,江泽佳教授是我国电机和理论电工领域的著名专家、教育家,忠于人民教育事业,从事教育工作70年,学术造诣深厚,对电工学和高等工程教育管理工作作出了杰出的、创造性的贡献。特别是1983年至1987年,任重庆大学校长期间,江泽佳校长高瞻远瞩、恪尽职守、大胆改革、锐意创新,使重庆大学各方面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突破,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博士点由1个增至10个,研究生增加近5倍。1984年,江泽佳校长提出把基础科学系分为应用数学系、应用物理系和应用化学系,新增设工业管理工程系,这些应用性较强的专业从无到有,为重庆大学成为国内知名的综合性大学奠定了基础。1985年,江泽佳校长提出成立光电精密机械系、工程力学系,使重庆大学工科的优势逐渐发挥出来。1986年3月,江泽佳校长提出“把重庆大学建成万人规模,工、理、管、文结合的,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大学”,本着“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增设文科”的要求,当年除增加一些新兴、交叉的工科专业外,又增设了英语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等文科专业,为重庆大学的发展迈出坚实的一步。

    1982~1990年,江泽佳教授先后曾担任教育部高等工业学校电工课程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国家教委工科电工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电路理论及信号分析课程教学指导小组组长,为我国高等学校电工类教材建设做了大量的组织工作,且在教材和专著编写方面成果卓著,江泽佳教授主编的《电路原理》(第二版)于1988年获国家教委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欧可平表示,江泽佳校长为重庆大学发展所做的贡献、人品学识、精神风骨,值得我们永远学习。首先,我们要学习江泽佳教授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经过多年的呕心沥血、辛苦积累,以江泽佳教授为代表的重庆大学理论电工教师受教育部的委托主持了“文革”后首届全国高校理论电工学科师资培训班,为全国的理论电工学科师资队伍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江泽佳教授担任国家教育部高等工科教育电工学科教材编审委员会(后改名为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多年,在我国高等学校电工类教材建设的组织工作中,他在教材和专著撰写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果,为重庆大学赢得了极高的声誉。据统计,在教学和科研中,江泽佳教授共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优秀教材奖)一等奖3项,国家教委、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优秀教材奖)4项,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教材、专著5种(11册),在国内外各类刊物上发表高水平论文近100篇。江泽佳教授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辛勤耕耘的钻研精神,为重大师生树立了一座丰碑,值得我们永远继承和学习。
    第二,我们要学习江泽佳教授锐意进取的改革精神。1951至1982年,江泽佳教授连续担任电机系主任32年。肩负管理和教书双重重任,他不断求索耕耘,形成了严于律己、一丝不苟的作风,对历届电机系师生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形成了电机系优良的教学传统和严谨治学的作风,培养了一大批富有影响力的学生,为学校和国家经济建设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1983年至1987年,在江泽佳教授任重庆大学校长期间,在学校党委领导下,面对当时教育部直属的13所工科院校中,基础相对薄弱,学校发展局面严峻的情况下,江泽佳校长提出以调整、整顿为中心,结合改革进行建设。牵头制定了《管理改革初步方案》,提出从管理体制改革入手,大胆进行机构改革,试行岗位责任制,教学和科研工作试行承包制,后勤扩大承包试点,加强与企业协作,开展对外技术服务,改革助学金制度等等。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发动和组织全校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精选教学内容,从1984年起,对数学、物理、化学、外语4门基础课实行全校统考。鼓励教师自编教材,著书立说,逐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教材体系。同时强调要对青年教师严格要求和积极培养,为学术造诣较深的老教师配备得力助手,把一批优秀的中年骨干教师培养成为新的学术带头人。

    江泽佳校长重视两个中心建设,强调大学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研中心,提出科学研究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发展以大中型企业为主的横向联系,积极为经济建设服务,加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和协作攻关,提出对专职科研编制实行动态管理,把科研编制和承担国家重大科研课题挂钩,没有科研课题和经费,不下达科研编制,以促进各系、所积极向外争取科研课题。1983年,我校仅有理论电工和机械制造两个博士授权点,江泽佳校长提出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牵头制定了《重点学科评选条件和办法》,组织各系竞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确定了我校13个重点学科,建立了我校学术负责人及学科负责人的“职、责、权”及奖惩制度。1986年在第三批博士学位授权申报中,我校固体力学、精密仪器及机械、机械学、工程热物理、电力系统及自动化、采矿工程、计算机科学理论、生物力学8个学科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为重庆大学今天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我们要学习江泽佳教授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从严执教、教书育人是江泽佳教授遵循的教育规律,江泽佳教授尊重、关心、爱护学生,把学生的成长、成才、成人放在首要位置。在教学工作中,江泽佳教授一丝不苟,以严谨、朴实的教风深受同行称赞和学生的爱戴。在任重庆大学校长期间,江泽佳教授任人唯贤,不拘一格,破格聘任了一批年轻学者为教授、副教授,为他们的成长和学校的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1981年1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重庆大学为首批学位授予单位,批准理论电工学科为博士学位授权点,这是重庆大学第一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批准江泽佳教授为博士生指导教师。江泽佳教授成为重庆大学历史上第一批博士生指导教师,也是国内首批博士生导师。多年来,江泽佳教授培养了研究生70多名,其中博士研究生26人,进入博士后流动站9人,有近20人是国内各高等院校的教授、副教授,多名学生已成为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在多次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中,他担任了中方主席,在国内外同行学术界中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我国理论电工领域的著名专家和教育家。1996年,电气工程学院院庆60周年,在江泽佳教授的倡议下,建立了“电气工程教育基金”,并亲自担任基金理事长。该基金不仅加强了与校友的联系,也大大促进了学院在教学科研方面的发展,为电气学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四,我们要学习江泽佳教授清正廉洁的操守风范。江泽佳教授对党和国家怀有深厚的感情,是学校“永不退休”的教授。他忠诚于自己心爱的教育事业,将自己的一生与党的教育事业紧密相连。2004年,他捧着省吃俭用积攒的5万元现金,将其作为校庆75周年的捐款,亲自送到校长的手中,表达对学校的深情关爱。他用朴实、真诚的话语道出了心声:“我的钱是重大给的,我要交给重大”。他感人至深的情怀,让许多同志都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众所周知,江泽佳教授一贯生活简朴,省吃俭用,为买便宜的家电跑遍了沙坪坝。他生病时舍不得买价格稍高的药品……走进江泽佳教授的家,最值钱的东西可能就是电脑和书柜里厚厚的书籍了。江泽佳教授从不收取不属于个人的劳动所得,家庭全部收入几乎就是他的工资所得。江泽佳教授省吃俭用,把节省下来的钱物全部捐献给了教育和困难群众,我们知道的江泽佳教授的捐款就有10多万元现金,还有很多是他通过银行账号、校外红十字会匿名捐款的。对学校、贫困学生和灾区群众,江泽佳教授留下了自己力所能及的最深切的关爱。学生们心疼江泽佳教授,一些老伙计也说他:为了节约几度电,大一点的灯泡也不愿用。这一捐就是十万八万的,够多少个大灯泡的电费了?

    严于律己,事事认真,是江泽佳教授做人的原则。他对自己要求很苛刻,无论大会小会,不管是出席隆重的场合还是小型聚会,他答应了则必到,到则必守时。即使在他80高龄时,每次的政治学习、组织生活都没迟到过。每个月他都会准时交党费,恪尽一名党员的责任和义务。江泽佳教授公私分明,奉公守法。对于私事,哪怕是一张纸一个信封都是他自己买,从不受礼,从不接受任何来历不明的财物。他是重庆大学认认真真老老实实执行国家的法令,按时交纳个人所得税的第一人。他从1989年9月开始,从不间断地交纳个人所得税,自觉地履行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欧可平说,在近一个世纪的岁月中,江泽佳教授在做人做事上一贯严格要求自己,树立了作风上求真务实、精神状态上昂扬奋进、职业态度上敬业奉献、行为准则上严谨规范的楷模形象。作为一名学者和教授,江泽佳教授在教育战线和电工理论与新技术领域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作为重庆大学校长,江泽佳教授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功不可没;作为一名德高望重的老共产党员,江泽佳教授对党和国家怀有深厚的感情,体现了优秀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其精神难能可贵,其品格令人敬佩。对江泽佳教授的成绩和贡献,重庆大学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座谈会在对江泽佳教授的无尽思念和缅怀中结束。

    社会各界惊悉江泽佳教授逝世的消息后,纷纷表达沉痛的哀悼,并向江泽佳教授的家属表示亲切的慰问。发来唁电的单位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论电工专业委员会、重庆大学成都校友会、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东方电机有限公司,以及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重庆理工大学、西华大学、东北电力大学、上海电力学院、重庆邮电大学、河海大学、重庆科技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通信学院等29所高校及院系。

    发来唁电的个人有: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武汉大学校长李晓红、吉林大学党委书记陈德文、西南大学校长张卫国、西南财经大学校长张宗益、天津工业大学校长杨庆新、西南政法大学党委书记张国林、原重庆大学常务副校长张兴民,以及江泽佳教授在海内外工作的学生等。

(文章来源:重大新闻网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