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国宝级”作曲家萧泰然去逝
用思念家乡的感情创作音乐,抚慰海内外乡亲,也让国际乐坛认同台湾美妙的音乐,萧泰然用生命热情及人文关怀创作音乐,唤起台湾人的心灵,感人至深。
萧泰然1938年出生于台湾高雄,自小受母亲启蒙习乐,从师范大学音乐系毕业之后赴日、美求学,先后就读日本武藏野音乐大学及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音乐研究所,专攻现代作曲。1967年返台后曾任教于台南家专音乐科、师范大学音乐系,出版了第一部萧泰然合唱曲集。
1977年因家庭因素移民美国,再加上创作《无通嫌台湾》一度被列为黑名单,无法返台,在美18年,也是萧泰然的黄金创作年代,1988年到1990年3年间,完成了3首最重要代表作,其中《小提琴协奏曲》1992 年由林昭亮与美国圣地牙哥交响乐团举行世界首演;《钢琴协奏曲》1994年由钢琴家汤崇生与温哥华交响乐团举行世界首演。《大提琴协奏曲》1995 年由旅美大提琴家范雅志与圣地牙哥交响乐团举行美国首演,获得极高评价。其他重要作品还包括台湾音乐史诗《1947序曲》、《无通嫌台湾》、《福尔摩沙的天使》等,后因身体状况无法创作,却依旧用脑中音符想念台湾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