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性客家男儿一门心思回报家乡
血性客家男儿一门心思回报家乡
记者 刘丽英
厦门市龙岩商会常务副会长、厦门市上杭商会会长温玲益因与入室歹徒博斗惨遭杀害一事传开后,认识他的人无不扼腕叹息。事业成功、情系家乡、热心公益,是温玲益留给大多数人的印象。
出事前两天在慈善总会谈设立基金事宜
“8月9日,温董一大早给我打电话,说要一起去民政局谈设立慈善基金的事。”大界策略公司总监罗鑫洲怎么也不愿意相信,如此古道热心的温玲益竟然永远离开大家了。
罗鑫洲说,温玲益一向以风风火火行动快著称。此前,为了公司的事业他刚到外地出差10来天,回厦后第二天就约上罗鑫洲,因为他一直琢磨着要成立专项基金,帮助贫困准妈妈新妈妈。那天,两人到了民政局,很快把相关细节谈妥,之后又到附近的慈善总会继续“对接”项目。“已经谈到了细节,诸如如何界定贫困育龄妇女,以便把基金用到最需要帮助的人身上,并确定基金总额是300万元,分数年到位。”
一个细节让罗鑫洲难以忘怀:在市慈善总会,温玲益看到一个窗口,是为受助人员发放贵重药品的。温玲益立即上前调出名单,将上面的龙岩籍人名字抄录下来。“他一定是想帮助他们。”
“来自‘将军县’上杭,有着客家男儿的热情爽直,经历过人生的苦,所以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也特别乐意帮助贫困人士。”温玲益的同事蔡宝泰说,昨天一大早,他独自一个人坐在温玲益的办公室里,怎么也不愿相信,如大哥般的温董再也不会回到这间办公室了。“虽然他是老板,我们是为他打工的,他却没有一点老板的架子,总是像大哥哥一样关心大家。公司的员工手头紧张,找他借钱,通常都能得到满足。”
另一位员工说,每次员工聚餐,温玲益总会亲自给员工夹菜打汤。“他担心大家拘束,不敢放开吃。同时,也是客家人的节俭习惯使然,把菜分到每个人碗里,让大家把菜吃完,才不会浪费。”
在温玲益的家乡,人们同样难以接受这一残酷事实:虽然离开家乡十几年,但是温玲益从来没有忘记父老乡亲,多次资助家乡老龄群体,参与家乡修路、装灯公益活动,出资修缮家乡祠堂。去年,他还在上杭县蓝溪镇设立了奖教奖学金。
拥有裁缝手艺,曾参与翔安隧道工程建设
“如果不是身上有着客家人嫉恶如仇的血性,温玲益或许不会在歹徒的刀口下丧生。”温玲益的许多龙岩老乡告诉记者,在温玲益身上,客家人的特性体现得格外明显:热心公益、性格坚强、行动果断。
“小偷入室盗窃,如果是性格软弱的人,可能会假装不知道:东西被偷就算了,保命要紧。有些人会讲究策略,待小偷走后再报警。可温玲益是眼里容不得砂子的人,他认为这是危害社会的行为,不管不顾,先和小偷拼了再说。”龙岩人小罗这样说。
正是因为做事果敢,性格坚强,温玲益成了改革开放后从龙岩山区走向厦门特区,参与特区建设取得成功之后回报山区故乡的代表性人物。
“他10几岁就出来做事,起先当裁缝。”温玲益的一位同事告诉记者,大约是1990年,七匹狼刚成立,温玲益就凭着裁缝手艺和勤快踏实的作风,成为七匹狼的厂长。之后,他辗转做过木头生意、空调生意,于2000年成立福建山宝公司。历经十年,发展成为跨机电工程、工贸、油脂、农副产品、日化、连锁等多个行业的综合性企业,成为从龙岩走出来的“客家之星”。公司曾参与翔安隧道的工程建设。
因奔波于事业,温玲益直到三十岁才遇到意中人,并结下美满姻缘。如今,大儿子八岁了,二儿子也在两个月前刚刚出生。(这个要不要写?会不会有违反计生之嫌?)而他与几位龙岩商会领头人共同投资的天沐温泉酒店原定于八月底开业。没想到,就在生活美满、事业如日中天的当儿,凶狠的歹徒无情地夺走了他的生命。
投身油茶产业,立愿打造茶油第一品牌
几天前,温玲益前往江西新余考察,打算扩建油茶基地。原来,两年前,随着翔安隧道竣工,温玲益开始了事业转型。他曾说过,油茶是他下半生的重点事业,他希望通过自己和团队的努力,把比橄榄油还珍贵的茶籽油推向社会,通过大量种植油茶树,降低茶籽油的成本,使之成为人人享用得起的健康油,并希望能打造茶油第一品牌。
一年前,记者曾采访过温玲益。当时,他说,投资油茶产业,周期长,见效慢,但他却义无反顾选择了这一行。在他的记忆中,故乡自然生长、生命力顽强的油茶树就像客家母亲,健康、自然,默默给予子女无私的爱。一代又一代的客家母亲,吃着茶籽油,以健硕的身躯,哺育着子女。温玲益决定把油茶产业做为自己新的事业起点,回报大地母亲和客家妈妈。
“金浩”茶油事件后,茶油产业一度受到挫折。但温玲益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是对的。他在第一时间将山宝茶油送至权威部门检测,被确定各项指标均合格。另一方面,他继续加大投入,今年又与厦门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联合成立山宝油茶生物技术研发中心,对茶油功能性成分及保健、抗癌作用进行专项研究。
采访结束时,记者从福建山宝公司了解到,公司的各项业务仍正常运作。“将公司的各项业务经营好,实现温玲益回报家乡回报社会的理想,就是对他最好的纪念。”温玲益的亲人和同事告诉记者。